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宗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动脉
  • 5篇细胞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蛋白
  • 4篇内皮
  • 4篇冠脉
  • 3篇心肌
  • 3篇血小板
  • 3篇造影
  • 3篇他汀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血管

机构

  • 21篇贵阳市第一人...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1篇熊宗华
  • 15篇鲁玉明
  • 14篇毛华
  • 12篇文美
  • 11篇朱晋坤
  • 11篇杜峰
  • 9篇刘廷筑
  • 8篇董文
  • 8篇唐艳
  • 7篇李羚
  • 6篇周文汀
  • 3篇邓梦扬
  • 3篇尹扬光
  • 2篇张敏
  • 2篇陈玲玲
  • 2篇杨建昌
  • 1篇刘庭筑
  • 1篇杨静
  • 1篇杜锋
  • 1篇谭青

传媒

  • 8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
  • 1篇贵州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c DNA 3.1(+)空载(空载组)、pc DNA 3.1(+)-PDGF-透明质酸(HA)(PPH组)和pc DNA 3.1(+)-PD-ECGF-HA(PPEH组)质粒,分别转染入EAHY926和T/G HA-VSMC中,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伤痕实验观察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迁移速度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3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18,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EH组(P<0.05);空载组与PPE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3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9,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P<0.05);PPEH组低于空载组(P<0.05)。MTT法检测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L-PPEH)对PPH诱导的EAHY926和T/G HA-VSMC增殖的影响,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2.89,P=0.183)。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40,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H+L-PPEH组(P<0.05)。细胞伤痕实验证实,转染PPEH质粒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PEH组EAHY926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56.1%±2.2%)较空载组(27.8%±3.4%)升高(t=-15.08,P<0.001);PPEH组T/G HA-VSMC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69.1%±2.3%)较空载组(43.6%±5.8%)升高(t=-33.64,P<0.001)。用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培养EAHY926、T/G HA-VSMC发现,外源性PD-ECGF处理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转染PDGF质粒,模拟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PDGF和/或PD-ECGF刺激,发现PDGF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
朱晋坤毛华尹扬光董文杜峰鲁玉明熊宗华邓梦扬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内皮细胞
重组血管紧张素(1-7)基因转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 1-7,Ang(1-7)]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心肌梗死组(MI)、报告基因组(MI+EGFP)和Ang(1-7)组[MI+Ang(1-7)],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AMI模型,MI+EGFP与MI+Ang(1-7)两组于心肌梗死周边区各选取5个点心肌内注射EGFP和Ang(1-7),SHAM组和MI组不予注射。术后4周测量心室质量/体质量、血流动力学;组织学方法评价心肌组织结构变化与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检测Ang(1-7),Ⅰ、Ⅲ型胶原水平变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MMP-2及TⅠMP-2的变化。结果①MI+Ang(1-7)组Ang(1-7)高效稳定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②与SHAM组相比,MI与MI+EGFP两组心室质量/体质量,左室舒张末压,梗死周边区Ang(1-7),MMP-2,TIMP-2,Ⅰ、Ⅲ型胶原表达量及Ⅰ/Ⅲ型胶原比例均增加,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in)显著下降(P<0.05)。③与MI及MI+EGFP组相比,MI+Ang(1-7)组Ang(1-7)、TIMP-2表达量及dp/dtmax、dp/dtmin明显增加,MMP-2,Ⅰ、Ⅲ型胶原表达量及Ⅰ/Ⅲ型胶原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 Ang(1-7)显著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细胞外基质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TIMP-2,下调MMP-2蛋白表达相关。
朱晋坤毛华尹扬光董文邓梦扬鲁玉明熊宗华杜峰文美刘廷筑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血管紧张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酒对大鼠心肌凋亡基因bcl-2、caspas-3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凋亡基因bcl-2、Caspas-3表达的影响。方法140只2~3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白酒灌胃模型A组(0.8mL/kg.d)、B组(1.6mL/kg.d)、C组(2.4mL/kg.d)、D组(3.2mL/kg.d)、E组(4.0mL/kg.d)和F组(4.8mL/kg.d),每组20只。对照组每日给予10mL/kg.d生理盐水灌胃,其余模型组分别给予53度白酒灌胃,每周灌胃6次,称重一次,连续灌胃16周。16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取大鼠心肌组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bcl-2、caspase-3在对照组、模型A、B、C组心肌细胞浆中呈低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D、E、F组与对照组比较bcl-2、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D、E、F组与A、B、C组相比bcl-2、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白酒不会引起大鼠凋亡基因bcl-2、Caspas-3表达变化,但过量白酒(大于3.2mL/kg.d)摄入可导致bcl-2、caspase-3表达上调,加速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杜峰毛华鲁玉明周文汀熊宗华
关键词:白酒BCL-2CASPASE-3SD大鼠
PD-ECGF基因上调在PCI术后血管内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在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转染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基因使其上调,探讨该基因在预防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36只新西兰白兔(体质量2.5~3.0 kg)建立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使用病毒进行 PD-ECGF基因转染;对照组采用交付剂处理。3周后,采用 Evans蓝染色和 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内皮覆盖率及新生内膜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颈动脉组织中 PD-EC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内皮覆盖率[(72.8±4.0)%]显著高于对照组[(33.6±7.4)%];HE染色可见实验组内膜及中层平滑肌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结果均表明实验组颈动脉组织中 PD-EC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上调PD-ECGF基因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促进内皮细胞生长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
朱晋坤毛华尹扬光董文邓梦扬鲁玉明熊宗华杜峰文美刘廷筑
关键词: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冠状动脉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AMI成功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银杏达莫干预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分别在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前和再通治疗后1、5、10d做12导联心电图描记,计算QTd。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8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QTd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延长[(76±8)ms比(36±5)ms,P〈0.05]。2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各时间点QTd较再通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再通治疗后1、5、10d分别为(56±6)、(58±5)、(46±6)ms比(76±8)ms;银杏达莫干预组分别为(56±7)、(47±5)、(36±4)ms比(77±9)ms,均P〈0.05]。常规治疗组再通治疗后10dQTd明显低于再通治疗后1、5d(均P〈0.05)。银杏达莫干预组再通治疗后5dQTd低于再通治疗后1d,再通治疗后10d低于再通治疗后5d(均P〈0.05)。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5、10d,银杏达莫干预组QTd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降低AMI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的QTd,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晋坤董文鲁玉明周文汀杜峰杨静熊宗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银杏达莫冠状动脉再通QT离散度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CHD)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6例冠心病接受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干预组112例,常规治疗组10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10d的QTd。同时测定对照者QTd。结果 (1)冠心病患者QTd较对照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PCI术后QT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治疗组QTd术后10d较术后1d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杏达莫干预组术后10d较术后1d QT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10d,银杏达莫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QT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QTd,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朱晋坤董文鲁玉明熊宗华杜峰周文汀李羚唐艳须五平张敏
关键词:银杏达莫冠心病QT离散度
大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培养及鉴定
2011年
目的培养、鉴定大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方法机械损伤大鼠脾脏,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富含胎牛血清EMDM培养液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将培养第7天内皮祖细胞与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37℃孵育4 h,以检测内皮祖细胞对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再用20 g/L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 min,固定后用PBS浸洗,将FITC标记的凝集素Ⅰ加入上述标本,37℃孵育1 h,PBS浸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凝集素Ⅰ和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贴壁细胞呈现类圆形、纺锤形或多边形,7~14 d可见部分贴壁细胞生长呈"铺路石"样外观。胞浆摄取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显示红色,胞膜结合FITC-凝集素Ⅰ显示绿色,双染色阳性细胞为黄色,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论大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分离、培养简单、可行。
朱晋坤毛华董文文美刘庭筑鲁玉明熊宗华杜锋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培养细胞鉴定
他汀类药物预用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2010年
熊宗华朱晋坤陈玲玲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他汀类药物蛋白水平非心血管疾病血清粥样硬化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含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s-CRP、TNF-α、sICAM-1含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s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Hs-CRP、TNF-α、sICAM-1含量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文美杨建昌熊宗华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大鼠糖、脂代谢与白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的白酒对大鼠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寻求既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又不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白酒剂量。方法选择140只2~3个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6个依次递增剂量的白酒灌胃模型组(A、B、C、D、E、F组)。16周后每组大鼠禁食12h取颈总静脉血,酶法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放免法测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模型D、E、F组的FBG明显升高(P<0.05),模型A、B、C组的F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C、D、E、F组的HOMA-IR与对照组、A组及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组不同剂量白酒灌胃模型组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L-C、TG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与对照组比较,TC无明显差异,模型C、D、E、F组的TC明显高于A、B组(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0.8~1.6mL/(kg.d)]饮酒可能提高大鼠HDL-C,且不产生胰岛素抵抗;中到大剂量酒精[2.4~4.8mL/(kg.d)]摄入可致血脂紊乱、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毛华杜峰刘廷筑文美朱晋坤李羚鲁玉明唐艳熊宗华
关键词:白酒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SD大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