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锆石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2篇定年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圈
  • 2篇年代学
  • 2篇盆地
  • 2篇锆石U-PB...
  • 2篇花岗岩
  • 1篇地块北缘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球动力学背...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年代
  • 1篇地质年代学
  • 1篇地质遗迹
  • 1篇地质遗迹保护

机构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1篇王世明
  • 11篇马昌前
  • 6篇佘振兵
  • 4篇王连训
  • 3篇张金阳
  • 2篇王琳燕
  • 2篇杨颖
  • 1篇刘劲松
  • 1篇张丽娟
  • 1篇陈玲
  • 1篇续海金
  • 1篇钟玉芳
  • 1篇张超
  • 1篇李民
  • 1篇陈志勇
  • 1篇刘园园
  • 1篇孙洋
  • 1篇杨颖
  • 1篇张林生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2007'全...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西新生代沉积源区及盆地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西岔沟剖面10件新生代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分析和年龄一温度热演化史的模拟,研究了柴西新生代碎屑沉积岩源区及盆地的热历史。磷灰石样品大多未退火,来自不同的物源区。裂变径迹颗粒年龄分组显示,盆地经历了23.5,29.6,35.8Ma3次构造热事件;沉积物源区在42.0~40.5,39.0~37.5,14.0~11.5,6.0~4.5Ma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源区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12Ma左右的构造活动,导致下油砂山组顶部物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40.5~39.0,16-14,11.5~6.0Ma沉积物的源区发生了明显的升降运动,导致剥蚀速率加快;平均围限径迹长度为9.4~11.7μm,总体来看,干柴沟地区及周缘山系在37-15Ma近22Ma的地质时期内一直比较稳定,30Ma左右的热事件在盆地或周缘山系都有较明显的反映。
王世明马昌前佘振兵陈志勇杨颖
关键词: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沉积物源
周口店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2
2007年
周口店地区地质遗迹丰富,在考古界和地质界都拥有极高的地位。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目前的保护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山采石破坏了有价值的地质遗迹、众多水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空气等,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保护第一、积极开发、充分发挥其旅游文化价值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对比较典型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希望以此唤起社会的进一步重视,以更好保护这一人类共有的财富。
王世明马昌前张林生
关键词:地质遗迹北京猿人遗址
北淮阳金寨暗色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正>大量研究表明,碱性岩脉和基性岩脉形成于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包含丰富的幔源信息,是大陆裂解、伸展作用的标志。我们对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金寨地区有代表性的六条暗色岩脉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
王世明马昌前王琳燕佘振兵张金阳
文献传递
扬子地块北缘古元古代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0
2011年
湖北省钟祥市华山观环斑花岗岩是在扬子地块上发现的第一例元古宙环斑花岗岩体.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表明,华山观岩体北部发育典型的环斑结构,钾长石核呈卵球形,且多数具斜长石环边,碱性长石和石英分为两期甚至多期.样品的主量元素富硅、碱(尤其富钾)和铁,贫钙、镁.微量元素富Th,U,La,Ga,Ce和Sm,贫Sr,Nb和Y;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铕负异常,并显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851±18)Ma,代表了该环斑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U-Pb下交点年龄为(803±170)Ma,代表岩体后期可能遭受了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改造的时代.扬子地块北缘古元古代环斑花岗岩的发现,表明在1850Ma时扬子地块应处于大陆裂解或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中,可能与古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张丽娟马昌前王连训佘振兵王世明
关键词:扬子地块环斑花岗岩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本文简要论述了采用LA-ICPMS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剖面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合上新统狮子沟组三件砂岩样品中的153颗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
王世明马昌前佘振兵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中扬子宜昌黄花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内出露多层钾质斑脱岩,斑脱岩以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为主,同时含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磷灰石及铁质微球粒等,地球化学成分具有高钾、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五峰组底部第一层斑脱岩εNd(t)为-3.83,锆石U-Pb年龄445.4±2.0Ma,锆石εHf(t)介于2.7~7.3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67±0.89,tDM2值965~1249Ma,加权平均为1127±55Ma。五峰组中第八层斑脱岩εNd(t)为-7.92,锆石U-Pb年龄444.1±2.2Ma,锆石εHf(t)介于-6.6^-11.2之间,加权平均值为-8.74±0.88,tDM2值1840~2130Ma,加权平均为1973±55Ma。斑脱岩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来自于早古生代扬子北缘秦岭地区的火山爆发,同时也限定了临湘组和五峰组界限年龄为(445.4±2.0)Ma,这些斑脱岩的频繁出现预示着晚奥陶世生物灭绝更替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开端。
杨颖马昌前王世明
关键词:中扬子区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
东秦岭早白垩世晚期准铝质A型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正>大别山-桐柏山-秦岭东部一线存在早白垩世巨量岩浆侵入活动。该时期花岗岩类主要以含角闪石和黑云母的I型花岗岩为主。最近我们在河南省方城县东部首次发现早白垩世晚期含榴花岗岩,其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并出现大量石榴子石。...
张金阳马昌前佘振兵王世明王连训曹运诚
文献传递
大别山早白垩世基性脉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2010年
研究大别山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北淮阳金寨银沙畈辉长脉岩年龄为125.8±2.7Ma,西大别大悟东新乡闪斜煌斑脉岩年龄为129.6±2.5Ma;大别山不同区块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SiO2介于46.13%~54.42%,Mg#在42~72之间,大多属碱性系列;LREE富集,HREE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Zr、Ti亏损;ISr在0.7055~0.7094之间,低εNd(t)(-12.04~-18.84)值,Nd模式年龄(TDM)为1.60~2.62Ga.大别山早白垩世的地壳伸展、大规模岩浆活动开始于130Ma,属于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的一部分.基性脉岩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主要为扬子俯冲陆壳同华北岩石圈地幔混合产物,有部分软流圈地幔物质的加入.
王世明马昌前王琳燕张金阳杨颖
关键词:基性脉岩锆石U-PB年龄早白垩世富集岩石圈地幔
赣西北蒙山岩体的锆石U-Pb-Hf、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6
2011年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存在较大的争议,赣西北印支期岩浆活动的规模及该次岩浆活动是否与基性岩浆的底侵有关,仍缺乏可靠的资料.过去认为赣西北蒙山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而本次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蒙山3次花岗质岩浆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36±3 Ma,220±3 Ma和217±1 Ma.蒙山花岗岩属准铝-过铝质,高硅、富钾,K2O+Na2O为7.53%~8.86%;稀土总量为213.09~380.75μg/g,轻稀土元素富集,δEu=0.07~0.4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弱亏损,P、Ti亏损.大部分花岗岩的εNd(t)值为-9.9^-6.1,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5~1.8 Ga.第1次形成的灰白色粗粒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大部分集中在1.10~2.65,Hf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集中分布于782~866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分布在1 096~1 186 Ma,说明其物源主要为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地壳;第3次形成的细粒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集中分布于1.71~4.98,tDM1为671~832 Ma,tDM2集中在932~1 139 Ma.蒙山细粒花岗岩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成岩过程中有基性岩浆加入,为华南部分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与基性岩浆底侵有关的关系提供了证据.蒙山花岗岩的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出现了解耦现象,解耦原因可能与花岗岩的物源主要为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具有Nd-Hf解耦特征的弧源地壳有关.根据目前获得的有关华南印支期火成岩的资料,总结了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讨论了华南印支期的动力学背景和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华南印支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西北向俯冲于华南板块之下有关.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续海金王世明王连训
关键词:地质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印支期
麻江古油藏原生水晶中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在麻江古油藏坝固地区,产于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储层晶洞中的大部分水晶中均含有固体沥青包裹体,其中一类为水晶生长过程中捕获白云岩晶洞中的储层沥青,可能代表了传统上认为的在加里东期被破坏的麻江古油藏。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该类固体沥青包裹体与白云岩晶洞中的储层沥青都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埋藏史分析,认为麻江古油藏存在印支期成藏的油气,结合流体包裹体与水晶中原生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共生关系,为传统认为的麻江古油藏在加里东期被破坏提供了新证据,此外,还对印支期成藏油气的来源做了初步分析。
刘劲松马昌前王世明陈玲李民
关键词:固体沥青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油气成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