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雷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多药
  • 7篇多药耐药
  • 7篇耐药
  • 5篇肠癌
  • 5篇大肠
  • 5篇大肠癌
  • 4篇多药耐药性
  • 4篇细胞
  • 4篇耐药性
  • 4篇防己
  • 4篇粉防己
  • 4篇粉防己碱
  • 3篇蛋白
  • 3篇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逆转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发夹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3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10篇王开雷
  • 6篇靖昌庆
  • 6篇李乐平
  • 2篇张广东
  • 1篇王金申
  • 1篇卜广波
  • 1篇郝怀勇
  • 1篇马丽娜
  • 1篇孔帅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4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人大肠癌多药耐药株的建立及耐药性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恒定药物质量浓度周期作用两种方法建立的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方法用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恒定药物质量浓度周期作用方式分别建立人大肠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多药耐药细胞亚系L2和L3,MTT检测两种细胞株的耐药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法诱导8个月后,细胞可以在含2.5μg/mL 5-Fu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对5-Fu的耐药指数为26.53,对该细胞亚系命名为L2;以含2.5μg/mL 5-Fu的培养液进行筛选,6个月后细胞能稳定生长,所得细胞亚系命名为L3,其对5-Fu的耐药指数为13.78。与L2相比,G1期细胞数量较少,细胞凋亡较多,MDR1 mRNA转录水平和P-gp表达相对较低。结论大肠癌LOVO细胞株经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恒定药物质量浓度周期作用两种诱导方式作用后,成功建立的人大肠癌5-Fu多药耐药细胞亚系L2和L3均可产生MDR;其耐药机制可能与MDR1 mRNA和P-gp的过表达有关。两种方法建立的肿瘤多药耐药模型在耐药性上有一定差异。
王开雷李乐平靖昌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多药耐药性P-GP蛋白
短发夹RNA干扰质粒与粉防己碱对结肠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短发夹RNA干扰质粒与粉防己碱对结肠癌LoVo/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方法用粉防己碱和靶向MDRl的短发夹RNA干扰质粒分别对结肠癌LoVo/5-FU耐药细胞进行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粉防己碱组和转染组(短发夹RNA干扰质粒)。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情况及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RT-PCR法检测MDRl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多组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3±0.3)、(4.4±0.7)、(2.4±0.4)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7,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67,P〈0.05)。(2)细胞周期的变化: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G.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38.13%±3.75%、51.36%±2.76%、59.24%±4.31%和20.46%±2.23%、14.32%±1.91%、9.40%±1.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3,24.37,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67,4.35,P〈0.05)。(3)细胞凋亡情况: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0.47%、3.24%±0.26%、5.88%±0.4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26,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1.48,P〈0.05)。(4)P一糖蛋白的表达: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细胞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9%±2.3%、61.6%±4.9%、76.6%±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3,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
王开雷李乐平靖昌庆马丽娜
关键词:短发夹RNA粉防己碱多药耐药基因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人工肛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可调节人工肛门控制器,包括:固定腹带,所述固定腹带的表面设置有套囊且套囊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的表面设置有调节阀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置有气囊且通过气囊对调节圈进行充气,所述套囊的...
张广东郝怀勇王开雷赵磊于斐
食管胃交界处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处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胃交界处癌患者120例,均行食管胃交界处癌根治性切除术,分析TNM不同分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中TNMⅠ~Ⅳ期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6个月~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病灶长径、是否接受化疗、复发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TNM分期(OR=2.013、1.917、1.968、2.042、1.986、1.785、1.635、1.422,P<0.05)。结论:食管胃交界处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自身、病灶、治疗情况相关,制定特征性个体防护方案,有可能改善预后。
卜广波张广东王开雷樊辉于斐
关键词: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复发
短发夹RNA干扰表达质粒与防粉已碱对大肠癌细胞LOVO//5-Fu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比较
目的大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大肠癌病死率在西方国家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在我国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5位,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早、中期大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及术后复发患者,其主要治疗手段则为...
王开雷
关键词:粉防己碱短发夹RNA多药耐药基因
文献传递
短发夹RNA干扰表达质粒逆转人大肠癌细胞LOVO/5-Fu多药耐药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沉默多药耐药MDR)基因对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转染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情况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MDR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相比,转染含shRNA干扰质粒细胞的实验组IC50明显降低,为(2.304±0.232)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3.8%;凋亡率明显升高为(5.767±0.694)%(P<0.05);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g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有效抑制了MDR1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从而增强了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有可能为临床上克服大肠癌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治疗途径。
王开雷李乐平靖昌庆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
粉防己碱逆转大肠癌LOVO/5--Fu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大肠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癌症,每年大约有639000人因大肠癌而死亡。近年来,我国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一种显著上升的趋势,而且很多大肠癌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经为中晚期,其治疗效果较差。寻找一...
王开雷
关键词:粉防己碱大肠癌多药耐药性P糖蛋白
大肠癌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多药耐药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其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极其重要。目前针对其多药耐药逆转机制的研究主要有针对P-糖蛋白的逆转、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肠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实现多药耐药的逆转,将有助于预测和改善化疗疗效、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综合疗效,并最终克服多药耐药这一难题。
王开雷李乐平靖昌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化学治疗逆转
粉防己碱逆转大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5-Fu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逆转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LOVO/5-Fu的多药耐药性(muhidrugresistance,MDR)及其机制。方法Tet作用于LOVO/5-Fu细胞48h后,用噻唑蓝法检测LOVO/5-Fu细胞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变化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DR1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Tet作用48h后,大肠癌LOVO/5-Fu细胞株的IC50降低为(4.15±0.31)μg/ml(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为(3.44%±0.28%)(P〈0.05),MDR1 mRNA转录水平降低为(570±85)(P〈0.05),P-gP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Tet能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LOVO/5-Fu的MDR,其机制可能是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从而增强了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王开雷李乐平靖昌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P糖蛋白
XELOX和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比较XELOX和FOLFOX4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由多学科协作小组评定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XELOX组(36例)和FOLFOX4组(失访3例,最终纳入本研究33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XELOX方案和FOLFOX4方案化疗6周.6周后根据复查结果由多学科协作小组评估疗效,对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胃癌细胞周期各指数先采用Levene检验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方差齐采用t检验.结果 XELOX组和FOLFOX4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3%(19/36)和52%(1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XELOX组和FOLFOX4组中患者恶心呕吐、静脉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5%(9/36)、6%(2/36)、19%(7/36)和55%(18/33)、39%(13/33)、3%(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11.59,4.53,P<0.05).XELOX组化疗有效的19例患者和FOLFOX4组化疗有效的17例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新辅助化疗后,XELOX组胃癌细胞的S期细胞比率(SPF)、增殖指数(PI)、G2/M分别为5.89%±0.79%、9.22%±1.99%、5.19%±1.66%,低于新辅助化疗前的6.76%±1.21%、10.44%±2.12%、6.04%±0.57%,而新辅助化疗后G0/G1为90.39%±4.78%,高于新辅助化疗前的87.54%±6.34%(x2=3.61,2.52,2.15,2.91,P<0.05);FOLFOX4组新辅助化疗后的SPF、PI、G2/M分别为6.09%±0.96%、10.65%±2.47%、4.88%±0.87%,低于新辅助化疗前的7.15%±1.45%、11.87%±2.33%、5.67%±1.03%,而新辅助化疗后G0/G1为91.45%±5.22%,高于新辅助化疗前的88.01%±4.23%(x2=3.50,2.06,3.37,2.94,P<0.05).新辅助化疗后两组P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靖昌庆李乐平王金申孔帅王开雷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