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焰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心血管反应
  • 6篇血管反应
  • 5篇女性
  • 4篇心率
  • 4篇血压
  • 4篇女性人群
  • 3篇头低位
  • 3篇空间站
  • 3篇航天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航天员
  • 1篇电活动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
  • 1篇选拔
  • 1篇血流
  • 1篇训练后
  • 1篇眼动
  • 1篇眼球运动

机构

  • 13篇中国航天员科...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王焰磊
  • 9篇吴斌
  • 6篇黄伟芬
  • 5篇吴萍
  • 3篇刘敏
  • 3篇谷志明
  • 3篇刘兴华
  • 3篇宫献文
  • 2篇鲁力立
  • 2篇张相
  • 2篇唐芸
  • 2篇田立平
  • 2篇赵静
  • 1篇姚志
  • 1篇王萌
  • 1篇姜世忠
  • 1篇唐志忠
  • 1篇薛月英
  • 1篇张宜静
  • 1篇仝飞舟

传媒

  • 4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军事体育学报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控交会对接中动态失误与眼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究完成不同难度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时志愿者的动态失误和眼动差异以及动态失误与眼动间的相关关系,为相关航天任务和航天员训练方法的设计以及类似航天任务中潜在人为失误的预测与预防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方法 以空间站手控交会对接操作为主任务开展试验研究.15名志愿者,每名志愿者在桌面式手控交会对接训练台上完成6次手控交会对接操作,包括3次同等低难度不同科目和3次同等高难度不同科目的操作.利用手控交会对接动态失误捕捉软件对操作者的动态失误进行实时捕捉和记录.同时利用遥测式眼动仪采集眼动数据.利用Excel和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操作者的姿态角控制失误数、平移速度控制失误数、多通道控制失误数和失误总数均显著增加(F=16.692~118.049,P<0.01);②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操作者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降低(F=12.072,P<0.01),眨眼频率和总眼跳宽度显著提高(F=10.013、71.660,P<0.01);③平均注视时间、瞳孔大小和总眼跳宽度与某些类型失误数和失误总数之间存在中度或显著相关关系. 结论 眼动指标可以作为评价任务难度的指标之一,并可以对手控交会对接中动态失误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王萌张宜静王焰磊张相吴斌
关键词:宇宙飞行眼球运动
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在轨舱内维修能力分析及训练设计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在轨维修能力要求,介绍了国外空间站维修情况,基于中国空间站舱内维修设计要求,利用职业教育理论,分析了航天员在轨舱内维修能力要素构成、元能力及其生成路径,并结合以往任务训练经验,设计了航天员维修专项的训练体系,包括训练原则、训练课程和训练方法。
赵静黄伟芬田立平张贵平王焰磊马广田勇
关键词:空间站航天员训练
不同体能的健康女性对下体负压的心血管反应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能健康女性对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的反应特点。方法1)用运动平板测最大耗氧量;2)采用逐渐递增负压的方法,最大负压-50mmHg。被试者为21名30岁年龄组女性健康志愿者,分为惯于久坐的女职业组(A组:Vo2 max33.69±4.50mL·kg^-1·min^-1)11人,经常锻炼的女飞行组(B组:Vo2 max39.61±3.84mL·kg^-1·min^-1)10人。结果两组HR均随LBNP的负荷增加而增加(P〈0.01~0.001)。B组SBP明显降低(P〈0.01)。A组DBP明显增高(P〈0.05)。B组MBP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女职业组相比,女飞行组对LBNP心血管反应不良,表明体能对LBNP有影响。
鲁力立吴斌黄伟芬谷志明王焰磊刘兴华唐芸莫言
关键词:心率血压下体负压健康女性
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队伍规模模型及选拔策略研究
2019年
目的建立空间站航天员队伍规模需求数学模型和单批次选拔人数模型,为后续我国航天员选拔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航天员选拔训练经验及空间站任务特点,分阶段建立空间站航天员队伍规模需求模型、单批次航天员选拔人数等数学模型,对航天员选拔训练中的多个求解因素采用量化设计,进行优化与求解,并根据求解提出选拔策略。结果建设期队伍规模需求模型结果为15人,运营期队伍规模需求模型结果为30人,现有两批航天员已不能满足建设期需要,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最少人数为11人,空间站运营I期最优求解每6年选拔1次,每次7~8人。结论模型为后续任务航天员选拔人数及周期提出了建议,并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论证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刘敏黄伟芬王焰磊宫献文范继荣吴萍田立平吴斌
关键词:空间站航天员数学模型
不同职业健康女性与男性对-30°头低位的反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职业男女人群在头低位倾斜实验中的反应,比较其异同点。方法被试者42名,分为4组:女职业组(A组)11人、女飞行组(B组)10人、男特飞组(C组)14人和男职业组(D组)7人。观察他们在-30°45min头低位期间心率(HR)、血压(BP)和症状的变化。结果男女4组心率均随头低位倾斜(HDT)时间延长而下降,以男职业组和女飞行组的降低明显(P<0.05);男特飞组SBP、MBP显著高于女性两组(P<0.05),DBP明显高于女飞行组(P<0.05);男职业组HR、BP均显著高于女职业组(P<0.05)。女职业组DBP、MBP显著高于对照值(P<0.01),DBP两女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组对HDT的症状反应较男性组轻。结论女性组心率对HDT的反应趋势与男性一致;血压的调节在女性与男性间,女性不同职业间存在差异,症状是判断HDT耐力的因素之一。
鲁力立吴斌吴萍谷志明王焰磊刘兴华唐芸
关键词:心血管反应心率血压症状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率、血压、颈部血流等主客观指标。结果:①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的反应得到了改善,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HDT中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得分1.00±0.63vs6.00±3.79,P<0.05),心率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4.4±3.6vs-0.6±2.5,P<0.01);②训练前,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明显减少(P<0.01),初期颈内动脉血流明显增加(P<0.01),颈总动脉血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无显著差别,颈内动脉血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颈总动脉血流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血液头向转移得到抑制是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头低位耐力的主要机制。
吴斌吴萍薛月英刘兴华王焰磊姜世忠
关键词:头低位颈动脉颈内静脉血流
影响空间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
2023年
为研究影响空间机械臂操作的关键因素,面向空间站背景下的机械臂遥操作任务,融合情境意识理论,从操作过程和结果中提出6项客观绩效指标:失误率、操作效率、有效操作比率、复合操作比率、位置操作精度及姿态操作精度。招募24名志愿者平均分为2组,通过有差别培训区分为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实验组和操作技能水平低的对照组;基于机械臂遥操作三维仿真平台,开展了指令、手柄、参数3种控制方法和低、中、高3种任务难度的机械臂末端操作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指令控制方法适合机械臂在局部范围内的精细调整时使用;手柄控制方法适合熟练操作者在机械臂较大范围转移时使用;参数控制方法适合熟练操作者在各维度偏差较大时使用。操作精度结果呈现个体差异,与任务难度关联不显著(P>0.05);操作技能水平对机械臂操作有效性有显著影响(P<0.01)。
周晓艳黄伟芬冯静达刘峰王焰磊张相姚志郑剑赵静
关键词:空间站机械臂遥操作
短期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后人体超重耐力变化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连续5天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超重耐力的影响。方法 6名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进行连续5天的头低位/头高位(HDT/HUT)模式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中监测主观感觉与体征、心电图和血压等。在训练开始前7天和训练后1天分别进行1次超重耐力测试,监测受试者超重耐力测试过程中的主观感觉、眼水平脉搏波、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与训练前超重耐力测试相比,受试者在训练后超重耐受情况有一定的提高。在"+3.0 Gz, 30 s"测试时,眼水平脉搏波上升段显著升高(P=0.03),平台初段显著降低(P=0.015);心率在上升段未见显著变化(P=0.292),平台初段显著降低(P=0.019)。在"+3.5 Gz, 30 s"测试时,眼水平脉搏波上升段显著升高(P=0.02),平台初段显著降低(P<0.01);心率在上升段显著降低(P<0.01),平台初段显著降低(P<0.01)。在"+3.8 Gz, 30 s"测试时,眼水平脉搏波在上升段和平台初段均未见显著改变(P=0.52和P=0.80);心率在上升段显著降低(P<0.01),平台初段显著降低(P<0.01)。结论短期的HDT/HUT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能够提高人体+Gz超重耐力水平。
宫献文刘敏李乃良吴萍赵东明谷志明王焰磊
关键词:+GZ
不同体能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的心血管反应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体能女性人群在血液重新分布实验中的心血管反应,比较其异同点。方法被试者24名,先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按照最大耗氧量的高低分为A、B两组,每组12人,A组明显高于B组(P<0.01);之后进行血液重新分布实验...
王焰磊吴斌吴萍谷志明周越
关键词:心血管反应心率血压
太极拳对密闭狭小环境72 h睡眠剥夺受试者脑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太极拳练习对密闭狭小环境72 h睡眠剥夺男性受试者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28~37岁健康中青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进行密闭狭小环境72 h的睡眠剥夺,在试验的前1天、第1天、第2天、第3天同一时段分别进行10 min的太极拳练习,每次练习前后记录额叶安静脑电2 min,进行脑电功率谱的比较分析。结果:1)密闭狭小环境72 h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前额叶δ波、θ波、α1波、α2波、β1波和β1波均值都升高,与睡眠剥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太极拳练习之后(干预后),睡眠剥夺受试者δ波、θ波、α1波、α2波、β1波和β2波均值降低,和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些波段甚至恢复到了最初的基线水平;γ1波和γ2波均值在太极拳练习后开始(第1天)减低,后2天升高。结论:在密闭狭小环境72 h睡眠剥夺条件下进行太极拳练习,可以引起脑电尤其是低频成分活动的降低,提示在此条件下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受试者的困倦程度和警觉性,使之趋向于一种放松、清醒的协调工作状态。
仝飞舟吴斌黄伟芬尤田景晓路胡勇王焰磊
关键词:太极拳睡眠剥夺脑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