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权
- 作品数:6 被引量:1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肝癌瘤内穿刺高温化学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高温化疗是非常有效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目前普遍的模式是将温度调节在41℃~45℃间,高温主要是提高化学药物的疗效,直接灭瘤作用不明显。肿瘤局部治疗对癌灶加热可远远超过一般高温化疗时的温度,从而可有效地利用高温本身杀癌。
- 吕明德申权吕伽林任斌黎曙霞
- 关键词:实验性肝癌高温化学卡铂瘤内注射恶性肿瘤治疗
- 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癌——微波与射频的比较被引量:50
- 2002年
-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和射频两种肝癌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采用经皮微波固化治疗 (PMCT) 67例肝癌共 14 1个结节 ,直径 0 .8~ 6.4cm [(2 .5± 1.1)cm]。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又采用经皮多电极射频 (PRF)治疗 2 3例肝癌共 41个结节 ,直径 0 .7~ 5 .0cm[(2 .5± 1.0 )cm]。总结上述两个阶段的临床研究结果 ,并结合复习文献 ,对PMCT和PRF的局部消融作用和侵袭性等作初步比较。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PMCT为 90 .1% (12 7/ 14 1个结节 ) ,PRF为 87.8% (3 6/ 41个结节 )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7,P =0 .68)。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亦无差异。结论 微波和射频都是现时比较理想的介入超声治疗肝癌的手段。PMCT费用相对低廉 ,易被接受 。
- 吕明德谢晓燕陈俊伟申权殷晓煜黄蓓
- 关键词:超声检查导管消融术肝癌
- 超声引导肝癌消融治疗
- <正>超声引导肝癌穿刺消融治疗和无水酒精等注射疗法相比,能够更确切可靠地毁灭肿瘤组织,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现在消融疗法的主流是微波(MCT)和射频(RF)技术,两者均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前者主要在日本和我国开...
- 吕明德谢晓燕陈俊伟申权殷晓煜黄蓓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被引量:8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温控式多电极技术对 47例肝癌患者 6 7个结节行PRFA ,肿瘤直径 2 6± 1 1cm( 1 0~ 5 5cm)。 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 (completedablation ,CA)率 :全组 80 6 % ,其中肿瘤≤ 3cm者 91 7% ,3 1~ 4 0cm者 75 0 % ,4cm以上者 14 3%。消融开始后 2min内达到 70℃的结节CA率显著高于 2min以上者 (P <0 0 5 ) ,治疗中维持温度达到 80℃以上者CA率也明显高于 70℃~ 80℃者 (P <0 0 1)。治疗后局部复发率 9 3% ( 5 / 5 4)。平均随访期间 11 3个月 ,远处复发 18例 ( 38 3% ) ,1年累计生存率82 1%。 结论 肿瘤大小、消融中局部组织的升温时间和维持的温度对PRFA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 谢晓燕吕明德殷晓煜陈俊伟申权徐辉雄黄蓓黄洁夫
- 关键词:肝肿瘤透热疗法射频超声引导
- 沸腾卡铂溶液瘤内注射治疗实验性肝癌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索肿瘤局部注射高温化学药物治疗肝癌的新方法。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卡铂溶液加热至60℃、80℃和100℃,检测加热前后其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建立BALB/c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沸腾卡铂溶液(A组)、室温卡铂溶液(B组)、沸腾蒸馏水(C组)和室温蒸馏水(对照组),观测肿瘤生长曲线、瘤灶消失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卡铂溶液加热至上述温度持续20min后,含量、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基本无变化。注射沸腾液体时瘤体中心温度超过80℃,边缘为53℃。注射后A组肿瘤100%(16/16)消失,无复发,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肿瘤曾一度全部消失,但75%复发(12/16)。B组无瘤灶消失,但肿瘤倍增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组织学检查见A、C组在注射后早期瘤灶大片坏死,边缘残存变性瘤细胞。21天后A组瘤灶细胞全部坏死,C组复发者大量癌细胞增长。B组瘤灶呈灶性坏死,残存瘤细胞较多。结论:卡铂溶液在沸腾状态下仍可保持化学性质稳定,瘤内注射通过高温直接杀癌和热效应增强卡铂杀伤效果的双重作用,能够完全灭活肝癌组织。
- 吕明德申权吕伽林任斌黎曙霞
- 关键词:肝肿瘤瘤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