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志才

作品数:185 被引量:1,195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6篇颈椎
  • 49篇手术
  • 49篇脊髓
  • 48篇脊柱
  • 32篇腰椎
  • 29篇前路
  • 25篇颈椎病
  • 23篇内固定
  • 22篇外科
  • 21篇术后
  • 20篇融合术
  • 17篇手术治疗
  • 17篇椎间盘
  • 17篇脊髓损伤
  • 16篇后路
  • 15篇骨折
  • 14篇椎体
  • 14篇综合征
  • 13篇外科手术
  • 12篇脊髓栓系

机构

  • 181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3篇海门市人民医...
  • 2篇江苏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江苏总队...
  • 2篇姜堰市人民医...
  • 2篇武警上海总队...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泉州市中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83篇石志才
  • 74篇李明
  • 63篇侯铁胜
  • 41篇贾连顺
  • 38篇傅强
  • 33篇李家顺
  • 27篇袁文
  • 26篇毛宁方
  • 21篇张晔
  • 21篇赵杰
  • 20篇朱晓东
  • 19篇贺石生
  • 17篇章筛林
  • 17篇白玉树
  • 15篇栗景峰
  • 15篇倪斌
  • 11篇陈雄生
  • 11篇鲁凯伍
  • 10篇余科炜
  • 10篇何大为

传媒

  • 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2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6篇中国矫形外科...
  • 14篇中国脊柱脊髓...
  • 9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颈腰痛杂志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第八届全国颈...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伤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海军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9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与非融合杂交技术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颈椎病多节段前路减压手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技术组合使用的应用指证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颈椎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杂交技术治疗涉及多个节段的颈椎病18 例,其中男11 例,女7 例,年龄28~52 岁,平均36.7 岁.18 例中,脊髓型颈椎病8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 例,混合型颈椎病7 例.非融合间隙均为1个,其中采用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16 例,颈椎动态稳定器2 例.单间隙融合5 例(椎间盘摘除cage植入),2间隙融合11 例,3间隙融合2 例.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按Odom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18 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2.9个月(15~42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未出现钛网下沉、假体松动、颈椎反屈、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及二次手术.融合节段术后融合时间平均5.2个月(3~9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8分(7~12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4.9分(12~17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Odo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 例,良5 例,尚可3 例,优良率83.5%.结论 颈椎病多节段融合手术中选择性组合使用非融合技术,能够减少融合节段,降低长节段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应力,为预防邻近节段退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
牛云飞何大为石志才安晓飞白玉树李明
关键词:非融合技术邻近节段退变
陈旧性青少年下颈椎单侧小关节突脱位诊断和治疗(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小儿颈椎小关节突单侧脱位的临床表现,比较小儿与成人小关节脱位的不同之处。 方法:报告1例9岁男童因车祸之C2-3左侧小关节突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经过和影像学检查。对相关损伤进行...
白玉树石志才章筛林张晔李明
关键词:青少年患者三维CT重建手术复位
文献传递
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破裂保肢成功一例报告
2001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枪伤致左窝肿痛1个月逐渐加重伴高热、出血2 d于1999年12月13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个月前因不慎手枪走火,击中左侧大腿下段内侧,子弹从左小腿上段内侧穿出,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因膝关节持续肿胀、疼痛并渐进性加重,入院前2 d出现高热(39℃)、肿胀部位皮肤溃烂出血故来我院就诊.……
张少成张秋林石志才禹宝庆
关键词:动脉腿损伤
神经节苷脂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重度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组 (n =15 )。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 2 0 μl或神经节苷脂 30 μg。观察体重变化、局部血流量、凋亡细胞原位标记、神经功能评价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局部血流量 2组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存活率、体重、神经功能评分和残余神经组织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作用的。
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石志才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脊髓损伤凋亡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bax和bcl-2的表达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以探讨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 ,分别在 30min、2h、4h、8h、2 4h、48h和 72h处死取材 (n =6 )。主要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 ,以检测bcl 2和bax的表达。结果 :损伤 4h后bax蛋白大量表达 ,而bcl 2蛋白仅有少量表达 ,bcl 2mRNA未见表达。结论 :脊髓损伤后凋亡基因bax大量表达 ,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贺石生石志才
关键词:凋亡BAXBCL-2脊髓损伤
三维融合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评价三维融合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3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12~17岁,平均14.4岁。采用前路松解,后路矫正同时有效植骨的方法使脊柱达到三维融合。结果:31例均经过1年~4年8个月的随访,平均2.5年。患者脊柱均达到永久性融合,1°丢失4例,2°、3°丢失各1例。其余均保持原有角度,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脊柱的三维融合可使脊柱侧凸矫形水平得到良好保持,是防止畸形有效方法。
陆晓文李明侯铁胜徐杰石志才倪春鸿张子峰羊国民陈步俊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严重并发症前路松解后路矫正永久性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随访3年的观察
目的本文报告一组应用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3年随访观察结果。临床资料自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共有5 例患者接受了前路椎间盘切除、单枚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73个月...
朱晓东李明傅强石志才顾苏熙赵永飞方秀统杨晓明王静杰倪建强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文献传递
经验交PCB系统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探讨PCB系统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PCB系统置入融合术,术后进行5~17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者7例;症状显著缓解,神经功能显著恢复者4例;优良率92%(11/12)。术后6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100%。钢板和螺丝钉无松动和断裂现象。结论:应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PCB系统置入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植骨融合率高。
侯铁胜赵杰傅强石志才李明何大为
关键词:颈椎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
成人卧位状态下枕高的测量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社会的老龄化和长期伏案工作,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3]。研究发现:引起颈椎病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睡眠时枕头使用不科学,使颈椎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4-5]。每个人一生中超过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贺石生郜玉军侯铁胜李明赵杰石志才
关键词:成人枕头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合并重症马尾神经综合征五例报告被引量:2
2000年
史建刚贾连顺贾宁阳陈雄生石志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马尾神经综合征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