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龙生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竹红菌甲素
  • 6篇甲素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膜
  • 5篇红细胞膜
  • 2篇失活
  • 2篇失活作用
  • 2篇光敏损伤
  • 1篇胆碱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脂双层
  • 1篇内脂
  • 1篇人红细胞膜
  • 1篇自由基
  • 1篇微扰
  • 1篇细胞膜蛋白
  • 1篇磷脂
  • 1篇流动性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程龙生
  • 3篇杜健
  • 3篇秦静芬
  • 2篇孙继山
  • 1篇卢景雰
  • 1篇郑建华

传媒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内脂双层的微扰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以荧光探针为手段,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测量了膜偏振度的改变,荧光探针能量转移,荧光峰的蓝移和甲素激发峰的分裂。结果表明在有竹红菌甲素存在时,红细胞膜偏振度增加,探针荧光强度减小,荧光峰蓝移。甲素浓度增加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即它们之间有正的相关关系。同时,甲素激发光谱的a带发生分裂。据此,我们认为甲素对红细胞膜内脂双层产生明显微扰,甲素与红细胞膜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甲素浓度较大时,它主要是渗入到红细胞膜脂双层的深层部位(膜脂肪酸链的12—16位)。
杜健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红细胞膜脂双层
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蛋白及膜磷脂的光敏损伤被引量:24
1990年
本文以红细胞膜为材料,通过测量磷脂过氧化荧光产物的产生,磷脂组分的损伤以及膜蛋白二级结构的破坏,内源荧光的下降和蛋白SDS-凝胶电泳分析,探讨了甲素光敏作用中蛋白和磷脂的损伤。结果表明:甲素存在时红细胞膜样品照光,使磷脂产生过氧化荧光产物和丙二醛,磷脂组分受到破坏(其中PE与PS较敏感),在膜状态的磷脂比提取的磷脂脂质体中的损伤来得剧烈。同时,膜蛋白二级结构遭到破坏,内源荧光下降。在膜状态中spectrin的损伤比提取出的spectrin的损伤来得严重。据此,我们认为,在甲素光敏作用产生的蛋白和磷脂的损伤过程中,蛋白与磷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损伤加剧。
杜健秦静芬张秀珍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红细胞膜光敏损伤
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竹红菌甲素敏化的人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的光失活作用的影响
1989年
本文以人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力作用对象,研究了甲素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甲素致敏的酶光失活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酶失活速率常数.甲素与某些光敏化剂相比,有以下特点:(1)甲素光敏化效率随着pH降低而增加,(2)光强指数α>1,(3)甲素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均有较大的光敏化作用.后性氧清除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乙酰胆碱酯酶的光失活主要是单线态氧的作用,其它活性氧也有一定作用.
孙继山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乙酰胆碱酯酶
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和几种磷脂脂质体膜的流动性的光敏损伤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以荧光探针为手段,通过测量膜偏振度的变化,探讨了竹红菌甲素光敏作用对红细胞膜和几种磷脂脂质体膜的流动性的损伤。结果表明,甲素光敏作用使不同种类的磷脂(DPPC,DPPC/DPPE,红细胞膜磷脂)脂质体的流动性增加,其对光敏作用的敏感程度为红细胞膜磷脂脂质体显著小于DPPC/DPPE脂质体及DPPC脂质体。对红细胞膜来说,甲素光敏作用使其流动性呈现先降低而后增加的现象。去除膜上的spectrin以及用胰蛋白酶处理可使这种流动性变化的幅度受到抑制。据此,我们认为,膜磷脂,膜蛋白对甲素光敏作用中膜流动性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膜蛋白,特别是spectrin,是其中极重要的因素。
杜健秦静芬张秀珍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红细胞膜光敏损伤
光激发竹红菌甲素产生自由基的自旋捕捉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以DMPO为自旋捕捉剂,研究竹红菌甲素的光敏机理。实验测得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波谱。根据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叠氮化钠和乙醇对上述波谱的抑制效应,证实竹红菌甲素有较强的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在光敏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依赖于基质和溶剂与其相互作用的反应速率的竞争状况。
卢景雰郑建华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自由基
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上几种酶光敏失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1989年
本文比较了竹红菌甲素对人红细胞膜AchE,GPDH,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光敏失活能力,结果表明甲素对Ca^(2+)-Mg^(2+)ATPase作用最强,Na^+-K^+ATPase次之,GPDH再次之,AchE最不敏感,甲素还引起膜蛋白巯基氧化,膜脂质过氧化。其中,巯基氧化可能是ATPase光敏失活的主要原因,而脂质过氧化对ATPase活力损伤作用不大。游离GPDH不如与膜结合的GPDH敏感。GSH,NAD分别对ATPase,GPDH有保护作用。膜蛋白的电泳及内源荧光证据表明:在GPDH活力受到严重损伤时,酶结构并未发生剧烈改变。
孙继山程龙生秦静芬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红细胞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