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庆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视神经
  • 4篇瞳孔
  • 4篇病变
  • 3篇眼科
  • 3篇神经病
  • 3篇视神经病
  • 3篇视神经病变
  • 3篇瞳孔温热疗法
  • 3篇热疗
  • 3篇热疗法
  • 3篇温热疗法
  • 3篇疗法
  • 3篇经瞳孔温热疗...
  • 2篇动脉炎
  • 2篇血管发生
  • 2篇血管新生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性
  • 2篇炎性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杭州市滨江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云南省中医医...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肖庆
  • 7篇孙传宾
  • 5篇曾军
  • 3篇唐罗生
  • 3篇赵屹女
  • 2篇魏世辉
  • 2篇徐全刚
  • 2篇周欢粉
  • 2篇孙红晶
  • 1篇刘丹岩
  • 1篇周清华
  • 1篇申战省
  • 1篇杨金润
  • 1篇孙莉
  • 1篇董玉
  • 1篇周娜磊
  • 1篇王影
  • 1篇高玲
  • 1篇张文芳
  • 1篇朱小华

传媒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是运用810激光,经瞳孔传输热量至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主要用手后极部多种体积较小的脉络膜视网膜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外已开始用于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等眼底肿瘤。近年来,TTT试图以阈下反应来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文中就TTT在眼科临床应用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肖庆曾军
关键词:经瞳孔温热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和眼科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Kucia研究小组从小鼠骨髓和人脐带血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多潜能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外表——细胞形态及表面标志、以及相似的内在——多分化潜能决定了VSELs一出现就被细胞替代疗法视为最有潜力的种子细胞,本文就VSELs的研究历程及在眼科干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肖庆高玲唐罗生赵屹女孙红晶
感染性及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总结并报告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原学和眼科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眼科门诊确诊为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且随访时间≥2个月的患者,按照病原学和眼科临床表现特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的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39例234眼,其中感染性视神经病变90例153眼,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49例81眼。病原微生物构成为:梅毒82例140眼(59.8%),结核5例9眼(3.8%),单纯疱疹病毒1型15例28眼(12.0%),2型2例3眼(1.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2例21眼(9.0%),巨细胞病毒4例5眼(2.1%),乙型肝炎病毒11例19眼(8.1%),丙型肝炎病毒3例4眼(1.7%),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2例2眼(0.9%),巴尔通体感染2例2眼(0.9%),曲霉菌感染1例1眼(0.4%)。所有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眼科临床表现为视乳头炎87例153眼(65.4%),球后视神经炎14例23眼(9.8%),视神经视网膜炎9例13眼(5.6%),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0例15眼(6.4%),原因不明的视神经萎缩19例30眼(12.8%)。本研究中,大多数活动期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经积极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继发于感染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即使经规范抗感染治疗,视力也无明显改善。结论:感染性视神经病变主要与梅毒和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主要与疱疹病毒感染、乙型肝炎和结核病相关。眼科临床工作中诊断特发性视神经炎之前,应注意排除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病变。
孙传宾肖庆白海霞许丹妮唐文博
关键词:梅毒结核疱疹病毒
SDF-1/CXCR4轴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与它的特异性受体CXCR4作用形成的反应轴在调节免疫,调控造血, 血管形成,神经发育,肿瘤发生发展,防治HIV感染及精子游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DF—1/CXCR4轴的新作...
肖庆曾军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文献传递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杨沫宋宏鲁周欢粉周欢粉徐全刚徐全刚范珂范珂王海燕金鑫孙传宾孙传宾肖庆王影赵子德常永业陈梦平陈梦平申战省杨晖徐晓宇邢东军董玉董玉杨金润李丽李丽张文芳孙莉李甦雁刘丹岩刘丹岩周娜磊刘亚东魏世辉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致单眼视盘水肿1例
2022年
患者女,3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阵发性视物模糊,伴频繁一过性黑曚2个月(每天4~6次,每次持续约10 s),偶尔双眼复视及头痛,于2018年8月19日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患者否认眼部疾病史。轻度肥胖,体重75 kg,体重指数(BMI)29.3。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8,矫正不能提高。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0、13.5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颜色红,边界清楚,黄斑反光可见;左眼视盘边界欠清,轻度充血水肿,黄斑无明显异常(图1A,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左眼早期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图1C),晚期荧光素渗漏(图1D)。B型超声检查,左眼视盘隆起,降低增益未见强回声影(图2A,2B)。视野检查,左眼颞侧周边弧形视野相对性缺损(图2C)。右眼FFA、B型超声及视野检查均正常。头部及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部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右侧横窦纤细(图3A),左侧局限性横窦狭窄(图3B)。眼科诊断:左眼视盘水肿。未予治疗。
肖庆孙传宾
关键词:颅内压视乳头水肿病例报告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及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EO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视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病房诊治的EON患者24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6只眼,女性10例20只眼;男女性别比为1.4∶1。平均年龄(42.79±15.13)岁,平均体重(62.46±12.31)kg。自开始用药至发病的平均时间(9.94±16.49)个月。乙胺丁醇平均使用时间(7.06±11.68)个月,平均累计剂量(156.70±1779.00)g,日均剂量(15.07±8.95)mg/(kg·d)。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色觉、OCT、视野、VEP及眼眶增强MRI等眼部检查;同时行OPA1和mtDNA基因检测。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立即停药,并给予全身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2周。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较好眼视力是否>0.1将患者分为视力较好组和视力较差组。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lincox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视力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6只眼中,初次发病视力≤0.1者30只眼(65.2%),>0.1但<0.5者11只眼(23.9%),≥0.5者5只眼(10.9%);末次随访视力≤0.1者20只眼(43.5%),>0.1但<0.5者17只眼(36.9%),≥0.5者9只眼(19.6%)。眼底检查发现,伴视盘水肿7只眼(15.3%)。OCT检查发现,患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明显丢失,主要以视盘颞侧RNFL丢失为主。所有患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色觉损害,以红绿为主。视野损害类型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52.2%),其他依次为弥漫性视敏度下降(30.4%)、颞侧偏盲(17.4%)。眼眶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中,视神经长T2信号12例(50.0%),其中视神经同时伴有T1强化6例(25.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中,基因异常4例(16.7%)。其中,检测出OPA1基因突变2例,mtDNA14340、11778位点突变各1例。24例患者中,视力较好组13例,视力较差组11例。两组患者伴有基因突变例数及乙胺�
肖庆肖庆孙明明孙传宾魏世辉徐全刚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疾病特征预后
不同病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眼视盘血流密度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连续病程不同阶段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流密度变化特征。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20年1~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29例2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18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平均年龄为(53.62±6.67)岁。所有患眼均行视野检查获取视野平均缺损(MD)值。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测量患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以及整体视盘血流密度(wiVD)、视盘内血流密度(diVD)、视盘周围RPC血流密度、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将病程≤3周定义为急性期;4~12周定义为亚急性期;>12周定义为慢性期。观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程(12~24、>24周)时患眼视野MD值、视盘RPC血流密度、pRNFL厚度和黄斑GCC厚度变化。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程视野MD值、RPC血流密度及黄斑GCC、pRNFL厚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RNFL厚度、黄斑GCC厚度、视野MD值变化与视盘周围RPC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病程(12~24周、>24周)患眼wiVD分别为(44.96±2.76)%、(41.50±3.49)%、(39.08±5.43)%、(38.56±6.48)%。不同病程患眼wi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9,P<0.001)。慢性期病程12~24周、>24周患眼之间wiVD平均值差值为-0.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眼di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9,P=0.365)。患眼视盘周围RPC血流密度除下方外,鼻侧、颞侧、上方象限血流密度均随病程进展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6、6.069、8.943,P<0.05)。慢性期病程12~24周、>24周患眼之间鼻侧、颞侧、上方血流密度的平均值差值为-0.984、-0.230、-0.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眼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7,P=0.842);整体pRNFL厚度
肖庆白海霞胡江华叶点孙传宾
关键词:局部血流
眼科手术室耗材管理的经验探讨
周清华肖庆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耗材
应与视神经炎鉴别诊断的视神经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2023年
目的探讨需与视神经炎鉴别诊断的视神经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视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眼部和影像检查表现类似视神经炎或视神经周围炎的患者29例(39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视神经鞘脑膜瘤(ONSM)15例(17只眼)、视神经胶质瘤(ONG)4例(5只眼)、浸润性视神经病变(ION)10例(17只眼)。患者均接受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和眼底、视野、眼眶或颅脑MRI检查。观察并分析患者的眼部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记录患者治疗和随访情况,与视神经炎或视神经周围炎对比,总结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29例视神经肿瘤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9例;年龄为(43.3±13.8)岁,范围为11~72岁;随访时间为6.8(2.0,11.0)个月,范围为1~33个月。16例(21只眼)患者曾被误诊为急性视神经炎,且均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包括9例(11只眼)ONSM患者、4例(6只眼)ION患者、3例(4只眼)ONG患者。患者诊断延误时间为7.1(1.5,12.0)个月,范围为1~24个月。全部患眼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视力急性下降(23只眼)、视力缓慢下降(5只眼)、反复一过性黑矇(4只眼)、无明显视觉症状(7只眼)。全部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位数为0.1,范围为无光感至1.0。眼底检查结果显示,39只视神经肿瘤患眼中,视盘水肿34只眼、视盘正常5只眼。共27例(33只眼)患者完成视野检查,其中生理盲点扩大11只眼,视野向心性收缩或管状视野8只眼,弥漫性光敏感度降低7只眼,弓形暗点4只眼,视野正常3只眼。全部患眼均完成眼眶或颅脑MRI检查,结果显示视神经轻度增粗22只眼,明显增粗6只眼,高度增粗伴扭曲5只眼,视神经无明显增粗6只眼。MRI造影剂增强T1加权成像(T1WI)检查结果显示,视神经实质增粗5只眼,均为ONG,其中2只眼伴有视神经实质强化;视神经鞘膜增厚、强
孙传宾姜波刘庚昊肖庆
关键词:视神经肿瘤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炎视神经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