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庆曼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葡萄膜
  • 6篇葡萄膜炎
  • 6篇膜炎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3篇实验性葡萄膜...
  • 2篇毒素诱导
  • 2篇因子抗体
  • 2篇抗体
  • 2篇抗肿瘤坏死因...
  • 2篇抗肿瘤坏死因...
  • 2篇坏死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原田病
  • 1篇特发性
  • 1篇全葡萄膜炎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小柳

机构

  • 6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7篇葛庆曼
  • 6篇郑曰忠
  • 5篇王少程
  • 3篇林锦镛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0对内毒素诱导的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诱导的实验性葡萄膜炎(EIU)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IL-10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各24只,正常对照组8只.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用LPS诱导EIU模型,治疗组24只大鼠在注射LPS前4.0、0.5 h分别按1μg/kg的剂量经尾静脉注射重组IL-10各1次,正常对照组大鼠同一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用于对比观察.注射LPS后观察大鼠的发病开始时间和眼部表现,分别在注射LPS后4、24 h和3 d等3个时间点分批处理8只大鼠后取血和房水,检测血清和房水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10水平,并进行病理检查和分级.结果 阳性对照组24只大鼠全部出现葡萄膜炎反应,平均发病开始时间为(3.81±1.05)h,平均炎症评分为3.67±1.97,平均组织病理学分级为3.08±1.77.治疗组24只大鼠也全部出现轻度葡萄膜炎反应,平均发病开始时间为(5.63±1.02)h,平均炎症评分为2.00±1.25,平均组织病理学分级为1.67±1.17.治疗组大鼠的发病开始时间明显迟于阳性对照组大鼠(t=4.95,P=0.00),炎症评分(t=3.50,P=0.00)和组织病理学分级(t=3.28,P=0.00)也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8只大鼠始终无阳性体征及病理改变.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房水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F=15.34,57.65,67.59,8.42;P=0.00),治疗组大鼠血清和房水IL-10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F=17.84,7.76;P=0.00).房水TNF-α、房水和血清IL-6与眼部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眼部表现评分r=0.58,0.31,0.81;组织病理学分级r=0.56,0.31,0.74;P=0.00);血清IL-10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眼部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分级分别为r=-0.54,-0.55;P=0.00),与发病开始时间呈正相关(r=0.73,P=0.00);血清及房水TNF-α和IL-6水平与发病开始时间呈负相关(r=-0.47,-0.59,-
王少程葛庆曼林锦镛郑曰忠
关键词:内毒素类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对大鼠内毒素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抗 TNF-α McAb)阻断大鼠体内 TNF-α,评价其对大鼠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EIU)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并观察阻断 TNF-α后大鼠血清和眼组织中 TNF-α、I...
郑曰忠葛庆曼王少程林锦镛
文献传递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对大鼠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由于对人类葡萄膜炎的研究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主要通过动物模型进行广泛的研究。目前有多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本文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对Wistar大鼠...
葛庆曼
关键词:葡萄膜炎抗肿瘤坏死因子大肠杆菌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0
文献传递
Behcet病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Behcet病(B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受到关注。IFN-γ、白介素(IL-1,IL-12,IL-8,IL-18等)、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在BD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促进了BD进展和持续,而IL-4和IL-10则有助于BD患者病情恢复。本文就上述几种细胞因子在BD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葛庆曼郑曰忠
关键词:BEHCET病细胞因子
特发性全葡萄膜炎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致盲原因。方法连续收集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全葡萄膜炎患者32例(47只眼),对其发病年龄、眼部表现、治疗、致盲原因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8岁。32例患者中,双眼受累15例,单眼受累17例。就诊时以视力下降为主诉者83.0%,以眼前黑影和视物变形就诊者17.0%。经局部及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主要致盲原因是严重的玻璃体混浊和并发性白内障。结论特发性全葡萄膜炎多见于青壮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致盲率高,积极控制眼部炎症是提高视力预后的关键。
葛庆曼王少程郑曰忠
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问题。方法连续收集近两年间在我院就诊的VKH患者45例,对其眼部表现、全身症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男女比例是1:1.4,平均年龄39.3岁。发病前有前驱症状者37例(82.2%),主要为头痛。就诊时有眼外症状和体征者39例(86.7%),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听力障碍、白发脱发和白癜风。发病后2周内就诊者11例,表现为双眼脉络膜炎、视盘及视网膜水肿;发病后2周至3个月内就诊者24例,主要表现为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病程3个月以上)10例,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晚霞状眼底改变和Dalen-Fuchs结节。FFA检查表现为斑驳状高荧光、视盘染色和多湖样染料积存。所有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为3~18个月。初发组94.3%患者葡萄膜炎完全控制,视力显著提高。10例复发者中炎症完全控制7例(70%),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前驱症状、临床病程、眼外表现及FFA等有助于VKH的诊断,早期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控制炎症,改善视力。
王少程葛庆曼郑曰忠
关键词:VOGT-小柳-原田病葡萄膜炎
白介素—10对大鼠内毒素诱导的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葡萄膜炎是一类病因复杂的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过程。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作为一种抗炎物质,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其活性,在多种炎症中发挥重要保护...
郑曰忠王少程葛庆曼林锦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