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莉萍
作品数:
4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赵晓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管贤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肖剑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细胞
2篇
基因
1篇
蛋白
1篇
蛋白治疗
1篇
血管
1篇
血管炎
1篇
造血
1篇
造血干
1篇
造血干细胞
1篇
造血干细胞移...
1篇
造血干细胞移...
1篇
支气管
1篇
支气管炎
1篇
逆转
1篇
逆转录
1篇
逆转录病毒
1篇
气管
1篇
气管炎
1篇
球蛋白
1篇
球蛋白治疗
机构
4篇
重庆医科大学
1篇
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4篇
蒋莉萍
4篇
杨锡强
2篇
赵晓东
1篇
刘筱梅
1篇
刘雅丽
1篇
苏庸春
1篇
于洁
1篇
李成荣
1篇
宪莹
1篇
戴碧涛
1篇
肖剑文
1篇
徐酉华
1篇
管贤敏
1篇
王莉佳
1篇
魏钰书
1篇
黄贵清
传媒
2篇
中华儿科杂志
1篇
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1篇
2009
1篇
2006
1篇
2004
1篇
1999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川崎病发病及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免疫学机制
皮光环
魏钰书
蒋莉萍
杨锡强
钟斌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被认为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成人冠状动脉病的高危因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近年发现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较单...
关键词: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科病
全身血管炎
免疫学机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同胞骨髓移植成功治疗1例,特此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WAS蛋白(WASP)表达和基因分析确诊WAS。患儿姐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骨髓供者,所采集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4.38×10^8/kg,CD34^+细胞3.78×10^6/kg患儿体重。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全清髓的预处理方案,环孢菌素单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检测WASP表达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植入证据。结果患儿诊断:WAS,WASP(-IVS9+2T〉C,WASP阴性)。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后骨髓回输;移植13d中性粒细胞(ANC)绝对值0.8×10^9/L,移植15d起血小板〉50×10^9/L,1个月后正常。移植50d起患儿WASP表达阳性,STR显示为供者DNA完全嵌合;随访至移植后510d,患儿健康,WASP稳定表达。结论结合病例和文献复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治疗典型WAS近期预后较好。
于洁
管贤敏
戴碧涛
蒋莉萍
苏庸春
肖剑文
刘筱梅
宪莹
徐酉华
杨锡强
赵晓东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
卡介苗、干扰素γ及维生素A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或联用干扰素γ(IFN γ) /维生素A(VitA)预防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患儿发生喘息的效果。方法 4 4例毛支患儿予单独BCG或联用IFN γ/VitA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进行PPD皮试 ,并随访 ,平均 1年时间 ,观察喘息发作情况。 19例未接受BCG接种的毛支患儿 ,作为疾病对照组。结果 BCG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恢复期 ,以联合IFN γ/VitA治疗组更突出。BCG单用或联用IFN γ/VitA组 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期 ,单用或联用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BCG可促进毛支患儿PPD皮试阳转 ,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降低 ,可预防毛支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IFN γ/VitA与BCG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刘雅丽
杨锡强
王莉佳
蒋莉萍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卡介苗
干扰素Γ
维生素A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重组B7-1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1999年
目的探索转B71基因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性。方法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键反应(RTPCR)获得人B71cDNA,经酶切后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其导入包装细胞PA317,获高效表达B71的重组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获得稳定表达B71分子的肿瘤细胞,将其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混合培养,检测3HTdR掺入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NFγ)的表达。结果B7+K562、B7+1HL60较载体修饰K562(neoK562)、野生型K562(WildK562)和ncoHL60、WildHL60组HTdR掺入明显增强,B7+K562组为3680cpm、neoK562组为645cpm、WildK562组为866cpm、B7+HL60组为3980cpm、neoHL60组为486cpm、WildHL60组为742cpm。转B71基因的白血病细胞能诱导PBMC产生IL2及IFNγ。结论转B71基因的肿瘤细胞能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推测可能进一步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为在临床开展转B71基因治疗小?
黄贵清
李成荣
赵晓东
杨锡强
蒋莉萍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白血病
T细胞
B7-1基因
基因治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