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维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诱导分化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
  • 3篇分化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样
  • 2篇细胞
  • 2篇脊髓
  • 2篇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成鼠
  • 1篇蛋白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英文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第八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铁煤集团总医...

作者

  • 7篇袁维
  • 5篇路磊
  • 3篇刘宏志
  • 1篇孔令强
  • 1篇陈云丰
  • 1篇芮刚
  • 1篇唐娜
  • 1篇徐建广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0月对2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扩大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自体骨填塞Cage行椎间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应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方法,它可同时进行神经根减压及重建腰椎稳定性。
袁维徐建广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脊柱融合术
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可能性。方法:MSC原代培养、传代后在细胞因子和氧化剂作用下进行诱导。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电生理检查。结果:MSC体外可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后有表面抗原nestin表达,5h分化率49.8%,同时具有早期神经干细胞电流特性。结论:骨髓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成为可能。
刘宏志袁维路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神经前体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成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利用细胞转染技术让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便于在动物模型体内跟踪观察。目的: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拟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标志物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内追踪做准备。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6/2007-06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32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取大鼠两侧股骨及胫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90%融合后消化传代扩增。由脂质体介导,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cDNA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按0.4×109L-1接种,加入含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预诱导24h,更换培养液后再以含BHA、DMSO的无血清DMEM诱导5h~6d。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转染细胞诱导后神经元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旺盛,转染24h后在细胞核中就可见弥散绿色荧光,转染48h后绿色荧光更加集中,在细胞核中聚集成团块、颗粒状,体外培养3个月后仍能够高水平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未转染细胞比较,转染细胞诱导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巢蛋白阳性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能稳定、高效和持久地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生物学性状未发生改变,体外在细胞因子和氧化剂的诱导作用下仍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袁维路磊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诱导分化
局部低温程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的相关性(英文)被引量:8
2004年
背景:脊髓的局部低温保护减轻了创伤性脊髓损伤后的二次损伤,但是低温深度与保护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局部低温的程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的相关性。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中国医科大学普外三科实验室完成,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干预:模拟制作大鼠脊髓缺血动物模型,对L5~L10行逆行蛛网膜下腔低温生理盐水灌注,控制脊髓核心温度在38℃,34℃,30℃,18℃4个水平,近端动脉压控制在5.3~6.6kPa,阻断时间分别为12,16min。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动物截瘫数及截瘫指数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的截瘫数及截瘫指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38℃,34℃,30℃,18℃各组阻断12min后,截瘫数分别为6,3,0,0;阻断16min后分别为8,6,5,0。截瘫指数0-4评定结果为,阻断12min,38℃分别为2,1,2,3,0;34℃分别为4,1,2,1,0;30℃和18℃8只截瘫指数均为0;阻断16min,38℃分别为0,0,1,4,3只;34℃分别为2,1,3,2,0只;30℃分别为4,2,2,0,0只;18℃8只截瘫指数均为0。组织学检查显示随着温度降低,脊髓缺血损伤逐渐减轻。结论:与轻、中度低温相比,深度低温对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呈正相关。
袁维刘宏志路磊唐娜
关键词:脊髓缺血损伤创伤截瘫
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体外培养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利用Percoll分离液 (1.0 73× 10 3 g/L)梯度分离成年大鼠MSCs,采用 3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诱导分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 (GFAP)和神经前体细胞(Nestin)的表达。结果 :成功进行了成年大鼠MSCs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3种诱导方法均能使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都能表达NSE、NF和Nestin ,而不表达GFAP。结论 :MSCs能在体外分离、扩增、传代 ,并能向非间充类细胞分化。
袁维路磊刘宏志芮刚孔令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5
2004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 ,除了胚胎干细胞 ,机体内还存在一些组织干细胞 ,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在骨髓中存在一种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 ,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在特定的条件下向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脂肪细胞 ,神经细胞等方面分化。与其它的干细胞相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分离和培养扩增 ,还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 ,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骨髓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 。
路磊袁维
关键词:自体骨髓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MSCS体外诱导
严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9例严重跖跗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采用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分别评价足术后功能状况及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29例随访1~5年(平均2年),感染1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结论通过解剖及功能复位,给予内或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使严重跖跗关节损伤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了病残率。
袁维陈云丰
关键词:跖跗关节内固定外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