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福萍

作品数:104 被引量:1,336H指数:2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6篇锆石
  • 35篇地球化
  • 35篇地球化学
  • 35篇岩石
  • 34篇年代学
  • 22篇中生代
  • 18篇岩石圈
  • 18篇火山
  • 17篇同位素
  • 16篇定年
  • 16篇锆石U-PB...
  • 14篇山岩
  • 14篇火成岩
  • 14篇火山岩
  • 14篇古生代
  • 13篇地质
  • 13篇地幔
  • 13篇东段
  • 10篇碎屑
  • 10篇碎屑锆石

机构

  • 104篇吉林大学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吉林省地质资...
  • 2篇吉林省区域地...
  • 2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吉林省国土资...
  • 1篇吉林地勘局区...
  • 1篇吉林省地质调...
  • 1篇吉林省第三地...
  • 1篇中化地质矿山...

作者

  • 104篇裴福萍
  • 83篇许文良
  • 52篇杨德彬
  • 23篇王清海
  • 17篇王枫
  • 15篇纪伟强
  • 14篇王志伟
  • 12篇曹花花
  • 12篇孟恩
  • 9篇于洋
  • 7篇周群君
  • 7篇王冬艳
  • 7篇王微
  • 7篇周皓
  • 6篇王子进
  • 6篇赵全国
  • 5篇靳克
  • 5篇路思明
  • 4篇高福红
  • 4篇杨承海

传媒

  • 12篇岩石学报
  • 9篇世界地质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地球科学(中...
  • 4篇科学通报
  • 3篇矿物岩石
  • 3篇2007'全...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通报
  • 2篇2012年全...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前任屯角闪岩形成的时代——锆石SHRIMP U-Pb定年证据被引量:2
2005年
辽东前任屯角闪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具均匀的吸收条带,具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锆石的特征。锆石的SHRIMPU_Pb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谐和线上117~143Ma之间,206Pb/238U的平均年龄值为128.6±5.1Ma(204Pb校正的结果),表明前任屯角闪岩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研究区内早白垩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和花岗质岩石的共存,即双峰式岩浆作用的存在,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时期强烈伸展环境的存在,同时暗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减薄达到了峰期。
许文良杨德彬裴福萍纪伟强
关键词:角闪岩锆石U-PB定年
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距离:来自松嫩-张广才岭-佳木斯-兴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制约被引量:18
2016年
敦化-密山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北段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大规模左行走滑发生的时限以及平移距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佳木斯地块以及兴凯地块之上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的锆石U-Pb年代学资料,结合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时限及距离提供了制约。研究表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与兴凯地块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具有类似的岩浆活动历史,两个地块之上该时期的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8个主要期次:中-晚寒武世(ca.500-516Ma)、早奥陶世(ca.480-486Ma)、晚奥陶世(ca.450-456Ma)、中志留世(ca.426-430Ma)、早二叠世(ca.285-292Ma)、晚二叠世(ca.255-260Ma)、晚三叠世(ca.202-210Ma)和早侏罗世(ca.185-186Ma)。相比之下,佳木斯地块中的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岩浆事件则集中在晚寒武世(-492Ma)、晚泥盆世(-388Ma)、早二叠世(-288Ma)、晚二叠世(-259Ma)和早侏罗世(-176Ma),而晚奥陶世-志留纪和晚三叠世的岩浆活动在佳木斯地块未见报道。早白垩世晚期(ca.105-110Ma)和晚白垩世(ca.90-94Ma)的岩浆活动在三个地块均存在。上述结果表明兴凯地块东缘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在早古生代经历了共同的地质演化历史,而中生代早期,兴凯地块西缘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经历了同样的岩浆作用历史。上述结果暗示,敦化-密山断裂可能经历了至少两次平移,分别发生在中-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和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推测其总的平移距离约400km。结合研究区中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历史,敦化-密山断裂中生代的左行平移应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板块)的斜向俯冲相联系。
王枫许文良葛文春杨浩裴福萍吴韦
关键词:岩浆作用同位素年代学
蚌埠隆起区五河杂岩的形成时代:锆石LA-ICP-MSU-Pb定年证据被引量:42
2006年
本文对蚌埠隆起区五河杂岩中的石榴斜长辉石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采自凤阳独山石榴斜长辉石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出3种结构特征,一种为均匀吸收的自形锆石;另一种为内部结构清晰,具有典型核边结构的锆石;第三种为具有典型生长环带的自形锆石。对锆石吸收程度不同部位测定的U-Pb定年结果表明,207Pb/206Pb年龄介于(1783±8)Ma ̄(1895±8)Ma,49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833±8)Ma。这一结果表明,蚌埠隆起区五河杂岩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这与华北克拉通中央造山带的形成时间及胶东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相吻合,进而暗示五河杂岩应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基底。
许文良杨德彬裴福萍杨承海柳小明胡兆初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蚌埠隆起
蚌埠隆起区古元古代钾长花岗岩的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58
2009年
对蚌埠隆起区庄子里和磨盘山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进行约束.研究结果表明,庄子里和磨盘山钾长花岗岩中锆石发育震荡生长环带,且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13~1.47),反映了岩浆成因特征.对庄子里和磨盘山钾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进行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上交点年龄)分别为2104±20Ma和2196±190Ma,这表明蚌埠隆起区钾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钾长花岗岩的SiO2和K2O含量分别介于69.65%~77.95%和4.98%~5.17%之间;该类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Zr、Hf、Rb、Th、U等元素,明显亏损Ba、Sr、Eu、P和Ti等元素;它们的εNd(t)值变化于-3.4~+3.2之间,Nd的模式年龄变化于2.31~2.79Ga之间;钾长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和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介于-5.1~+7.8和2.26~2.83G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蚌埠隆起区钾长花岗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涉入的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庄子里和磨盘山钾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
杨德彬许文良裴福萍王清海
关键词:古元古代钾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蚌埠隆起
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碱性岩的岩石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南段,区内出露大量中生代酸性-中性-碱性岩,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对花岗质岩石和富闪侵入岩的研究程度较高,而对于碱性岩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文简要论述了该区代表性的碱性岩体、河南安阳水冶岩体(22...
杨德彬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裴福萍
关键词:岩石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徐州-宿州地区榴辉岩类捕虏体中角闪石的结构、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被引量:10
2005年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或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3)位于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周边的退变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质和阳起石质普通角闪石;4)沿单斜辉石解理分布的出溶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浅闪石质角闪石和含亚铁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不同产状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和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类捕虏体经历了一个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进而反映了中生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作用的存在。
纪伟强许文良王清海裴福萍杨德彬
关键词:角闪石矿物化学
延边开山屯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时代及构造属性:火成岩及碎屑锆石证据
延边开山屯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该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构造属性问题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争议的焦点在于它们是否为史密斯地层,形成于何种构造环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具有正常的沉积层序,...
魏敬洋裴福萍周皓王奕朋焦骥
关键词:火成岩碎屑锆石
文献传递
吉林省中部地区石咀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被引量:2
2019年
东北地区先后经历了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和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与叠加。研究表明,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闭合。而吉林中部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古生代成矿作用的有利地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晚古生代矿床在吉林东部延吉地区陆续被识别出来,而吉林中部地区的古生代矿床却未见报道。
杨群任云生孙新浩李京谋裴福萍吕刚
关键词:矽卡岩早二叠世
安徽蚌埠荆山晚侏罗世花岗岩岩体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26
2006年
本文对蚌埠隆起晚侏罗世荆山花岗岩和晚期花岗质脉体进行了主要元素、痕量元素、Sr-Nd-Pb 同位素和锆石 Hf 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iO_2介于72.82%~75.07%之间,K_2O/Na_2O 比值介于0.75~0.98之间,A/CNK 值介于0.96~1.06之间。主体岩石中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LREE/HREE 比值介于1.33~11.57之间,(La/Yb)_N 介于0.71~10.17之间),具有明显铕的正异常(Eu/Eu~*介于1.23~2.54之间);微量元素富集 Rb、Ba、U、Sr,亏损 Th、Nd、Sm;具高的 I_(Sr)值(0.7082~0.7090)和低的ε_(Nd)(t)值(-15.30~-16.20);Pb 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206)Pb/^(204)Pb介于17.030~17.095之间、^(207)Pb/^(204)Pb 介于15.404~15.443之间、^(208)Pb/^(204)Pb 介于37.399~37.535之间);继承锆石和岩浆锆石显示低的ε_(H)(t)值(-0.71~-7.33、-15.05~-18.39)。以上特征表明,荆山花岗岩为弱过铝质系列,具有"Ⅰ"型花岗岩的成因特征。岩浆源区为扬子克拉通下地壳物质。蚌埠隆起区深部地壳中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存在暗示扬子克拉通可能沿着郯庐断裂带于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
杨德彬许文良王清海裴福萍纪伟强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HF同位素
锆石中钛温度计在鲁西—苏北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锆石中钛地质温度计对鲁西—苏北地区出露的8个中生代侵入杂岩的岩浆岩结晶温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斑井岩体的平均岩浆结晶温度为715~716℃,蔡山岩体为653℃,丰山岩体为697℃,夹沟岩体为711℃,利国岩体为737℃,铁铜沟岩体为766℃,上峪岩体为889℃,金岭岩体为770℃。岩体的岩浆结晶温度沿侵入杂岩带展布方向,从S到N依次增高,暗示其岩浆起源深度逐渐加大。岩浆结晶温度计算结果大致限定了各岩体的岩浆源区深度范围,结合锆石寄主岩石和寄主岩石中的深源包体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体的母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或下地壳。
王清海许文良杨德彬裴福萍
关键词:侵入杂岩中生代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