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文良

作品数:266 被引量:2,229H指数:3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4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3篇岩石
  • 73篇年代学
  • 69篇锆石
  • 68篇地球化
  • 68篇地球化学
  • 65篇中生代
  • 34篇同位素
  • 33篇岩石圈
  • 32篇地幔
  • 30篇地质
  • 30篇锆石U-PB...
  • 28篇火山
  • 27篇岩浆
  • 22篇定年
  • 21篇山岩
  • 21篇火山岩
  • 21篇俯冲
  • 20篇火成岩
  • 17篇花岗岩
  • 15篇闪长岩

机构

  • 249篇吉林大学
  • 18篇西北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长春科技大学
  • 6篇长春地质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地质...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核工业二四三...
  • 2篇吉林省国土资...
  • 2篇吉林省地质资...
  • 2篇吉林地勘局区...
  • 2篇吉林省地质调...

作者

  • 266篇许文良
  • 83篇裴福萍
  • 81篇杨德彬
  • 77篇王枫
  • 40篇王清海
  • 38篇唐杰
  • 24篇王冬艳
  • 22篇李宇
  • 19篇林景仟
  • 18篇赵硕
  • 17篇孟恩
  • 16篇高福红
  • 15篇王志伟
  • 15篇曹花花
  • 15篇纪伟强
  • 13篇高山
  • 11篇周群君
  • 11篇于洋
  • 10篇葛文春
  • 10篇郭鹏

传媒

  • 29篇岩石学报
  • 14篇吉林大学学报...
  • 11篇世界地质
  • 11篇地球科学(中...
  • 9篇科学通报
  • 8篇中国科学:地...
  • 7篇地球科学
  • 6篇矿物岩石地球...
  • 6篇中国矿物岩石...
  • 5篇2012年全...
  • 5篇中国矿物岩石...
  • 4篇大地构造与成...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4篇吉林地质
  • 4篇地质通报
  • 4篇长春科技大学...
  • 4篇2007'全...
  • 4篇2010年全...
  • 4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21篇2015
  • 14篇2014
  • 22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7篇2008
  • 7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 15篇2004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三门峡市曲里石英闪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河南省三门峡市曲里石英闪长斑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具有两种类型,即具有细微震荡环带的自形锆石和具有继承核与生长边的浑圆状锆石。具有细微震荡环带岩浆锆石的SHRIMPU-Pb年龄(117.7±1.6Ma)显示该石英闪长斑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浑圆状锆石核部SHRIMPU-Pb谐和年龄为620Ma和219Ma,这表明该石英闪长斑岩的母岩浆可能起源于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改造的华南地块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
杨德彬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裴福萍
关键词:锆石斑岩SHRIMP微震U-PB定年地质意义
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3
2016年
本文拟在研究区确定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期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岩浆活动的角度制约额尔古纳地块的构造属性,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区内6个代表性侵入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呈自形一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的特点,暗示其为岩浆成因。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文测年结果,可将额尔古纳地块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七期:①~927Ma的碱长花岗岩;②~890Ma的二长花岗岩;③~851Ma的正长花岗岩;④~830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⑤~790Ma的双峰式火成岩(包括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⑥~762Ma的花岗闪长岩;⑦~737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这些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发现表明额尔古纳地块上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结合全球岩浆构造热事件,可以判定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应是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响应,并且这些岩浆事件可以同图瓦一蒙古地块和中蒙古地块上发育的同期岩浆事件相对比,这暗示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这些微陆块具有亲缘性。
赵硕许文良王枫王伟唐杰张一涵
关键词: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龄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
东北地区及其邻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端,区域构造上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热演化。前中生代时期受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控制,经历了诸多微板块的拼接、与华北板块碰撞拼接和古亚...
刘永江吴琳娜金巍马志红张兴洲王成文迟效国许文良温泉波韩国卿
关键词:晚古生代中生代地质特征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正>前人对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的演化历史以及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拼贴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拼合时间主要有晚志留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以及三叠纪等不同观点。本文对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
张影裴福萍王志伟许文良李宇王枫
文献传递
张广才岭福兴屯组的形成时代、物源及构造背景被引量:8
2019年
前人对张广才岭福兴屯组研究程度较低,限制了对区域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认识.福兴屯组凝灰岩锆石30个测点加权平均年龄为392±3 Ma,砂岩碎屑锆石最小一组年龄为393 Ma,指示福兴屯组形成于中泥盆世.Al2O3/TiO2平均值为19.58,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稳定和负Eu异常特征,结合碎屑锆石年龄峰值,确定福兴屯组物源主要为晚古生代中酸性火成岩和早古生代花岗质岩.地球化学和区域火山岩特征共同揭示福兴屯组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早期地层均广泛分布有489~551 Ma的碎屑锆石,暗示两地块在福兴屯组沉积之前已完成拼合,为两地块于早古生代晚期拼合提供了新的证据.
何雨思高福红修铭许文良
关键词: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岩石学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深源橄榄岩类包体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鲁西中生代侵入岩依次生成辉长岩系列、二辉石闪长岩系列、角闪闪长岩系列、二长岩系列和正长岩系列(林景仟等,1989)。近年来,我们在属于二辉石闪长岩系列的莱芜铁铜沟岩体、矿山岩体和邹平茶叶山岩体中发现了大量不同成因类型的橄榄岩类包体。这些包体为认识鲁西地区中生代岩浆起源、岩石圈结构及上地幔中的超镁铁质岩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包体成因类型及岩石学特征所发现的橄榄岩类包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橄辉岩;以前两类为主,与二辉岩、单辉辉石岩、辉闪岩和角闪岩包体相伴生。根据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特征,这些包体可划分为亏损型上地幔纯橄榄岩。
迟效国许文良袁朝王微
关键词:闪长岩深源包体
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学与矿物地球化学证据:以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为例
<正>熔体-橄榄岩反应不仅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对某些具有特殊地球化学属性熔体(如高镁安山岩和adakitic岩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Liu etal.,2005)。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中生代高镁闪长岩和...
许文良杨德彬裴福萍王春光
文献传递
小兴安岭中部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4
2013年
本文对小兴安岭中部3个花岗岩和1个黑云母二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了解其形成时代、成因以及它们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4个代表性岩石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显示出典型的岩浆震荡生长环带,暗示其为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所讨论的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岩均为早侏罗世(175~185Ma)岩浆事件的产物。这些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7.32%~75.61%,Al2O3含量为12.76%~16.71%,全碱(Na2O+K2O)值为8.07%~10.40%,Na2O/K2O值为0.94~1.67,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此外,该期花岗岩的A/CNK值均小于1.1,且A/NK均大于1,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点;且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为特征。锆石εHf(183~185Ma)=+6.3~+10.8,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754~1092Ma,显示它们的岩浆起源于新增生陆壳的部分熔融。该期花岗岩与区域上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组成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揭示该区在早侏罗世处于一种伸展环境。结合区域早侏罗世火山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小兴安岭中部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形成应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地块之下俯冲作用——即双向俯冲作用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对应。
徐美君许文良王枫高福红于介江
关键词: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
辽东中生代晚期和古近纪玄武岩及深源捕虏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制约被引量:25
2006年
辽东地区玄武岩的KAr定年结果表明,曲家屯玄武岩形成于晚白垩世,KAr年龄为81.58±2.46Ma;乱石山子玄武岩形成于古近纪,KAr年龄为58.36±1.64Ma。本区玄武岩含有丰富的橄榄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捕虏晶。乱石山子玄武岩中橄榄石捕虏晶的Mg#值(79.5~88.5之间,平均值为84)较曲家屯玄武岩中橄榄石捕虏晶Mg#值(77.0~79.8之间,平均值为78.4)偏高;单斜辉石捕虏晶为透辉石,其从核部到边部的Mg#等变化趋势与橄榄石类似;斜方辉石捕虏晶为古铜辉石,其Mg#值介于85.2~87.6之间,平均值为86.4。捕虏晶发育的环状裂隙、扭折带、矿物成分环带以及捕虏晶与主岩Mg#值之间的不平衡均暗示它们为玄武质岩浆上升捕获的早期岩浆晶出矿物的堆晶体。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它们属于碱性系列,为碱性玄武岩,曲家屯玄武岩较乱石山子玄武岩贫硅、镁,富钙、铝,它们均具有原始岩浆的特征;(2)二者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但曲家屯玄武岩轻稀土元素总量更高,且轻重稀土元素分离程度高;(3)二者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和εNd(t)值分别介于0.7039~0.7045和+1.60~+3.69,反映了亏损的岩石圈地幔特征。
王微许文良纪伟强杨德彬裴福萍
关键词:中生代晚期古近纪玄武岩捕虏晶
苏北-辽南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的物源——对郯庐断裂带构造属性的制约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一条巨型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两侧苏北和辽南新元古界的可比性是前人确定郯庐断裂带存在740 km左行平移的证据之一。假定如此,苏北和辽南新元古界应具有类似的物源。鉴于此,本文在2009年工作的基...
杨德彬许文良徐义刚王清海裴福萍
文献传递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