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蕙宁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诱导培养基
  • 2篇生根培养基
  • 2篇培养基
  • 2篇切分
  • 2篇外植体
  • 2篇快速繁殖
  • 2篇发育
  • 2篇繁殖方法
  • 1篇野菜
  • 1篇山野菜
  • 1篇生殖发育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配子
  • 1篇配子体
  • 1篇器官发生
  • 1篇孢子
  • 1篇孢子体
  • 1篇维管束
  • 1篇系统学

机构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篇贾蕙宁
  • 3篇石雷
  • 2篇邢全
  • 2篇陈维伦
  • 2篇李扬
  • 2篇郭东红
  • 2篇刘保东
  • 1篇檀龙云
  • 1篇王欣
  • 1篇莫日根高娃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
石雷贾蕙宁陈维伦郭东红邢全李扬
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以华北鳞毛蕨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以鳞毛蕨科的华北鳞毛蕨为材料,在模拟自然条件下人工培养配子体世代,用石蜡切片详细观察记录了胚胎发育全过程,以建立更详细的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为探讨薄囊蕨与其它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及生殖生物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鳞毛蕨的胚胎发育垂直于配子体平面和背腹轴,符合俯卧型发育模式,合子第一次分裂平行于颈卵器的长轴方向;胚胎在16细胞时期才能够确定器官发生的原始细胞,且第一叶原基的产生先于第一根原基;海马胚时期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突破帽状体形成具有明显维管束结构的第一叶和第一根;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游离核的存在。(2)该文绘制了从合子到第一叶和第一根成熟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早期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核及其核仁的特征、器官的发生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等14个点线图,总结出薄囊蕨胚胎发育的详细模式;该模式支持Nayar的"根叶学说",并主张薄囊蕨和种子植物的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二者是平行发展的两个类群。
莫日根高娃王欣贾蕙宁檀龙云刘保东
关键词:胚胎发育器官发生模式图
山野菜荚果蕨颈卵器发育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荚果蕨有性生殖方式的研究,有利于保持和培育该野生物种资源。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详细观察和记录了荚果蕨颈卵器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颈卵器是由原叶体表面细胞中颈卵器原始细胞发生,颈部由4~6层细胞组成;卵细胞的形成经历2次不均等分裂,腹沟细胞解体标志着卵细胞的成熟;顶端细胞打开,成熟的卵细胞进行受精;当颈卵器的腹沟细胞浓缩成为略扁的半球形结构而不解体,促使颈卵器败育。本研究首次阐明荚果蕨颈卵器内细胞的发育顺序和特征,为开发应用山野菜荚果蕨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贾蕙宁檀龙云石雷刘保东
关键词:山野菜荚果蕨颈卵器发育
球子蕨(Onoclea sensibilis L.) 及其近缘种生殖发育的系统学意义
国内外许多学者始终坚持球子蕨科(Onocleaceae)植物是归属于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植物范畴,由于鳞毛蕨科种类繁杂,系统分类难度较大,因此,球子蕨科与鳞毛蕨科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而难以区分。随...
贾蕙宁
关键词:配子体维管束孢子体
文献传递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
石雷贾蕙宁陈维伦郭东红邢全李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