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海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基因
  • 1篇弹力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亚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藻红蛋白
  • 1篇启动子
  • 1篇桥本甲状腺炎
  • 1篇肿瘤
  • 1篇重组PCR
  • 1篇柱层析
  • 1篇温度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4篇邵海刚
  • 3篇张洪勤
  • 3篇应俊
  • 2篇潘若望
  • 2篇李佩珍
  • 2篇侯亚文
  • 1篇姚蔚
  • 1篇任凭
  • 1篇应俊林
  • 1篇曾兴业
  • 1篇吴争胜
  • 1篇李侠
  • 1篇刘奕彦
  • 1篇张莹
  • 1篇许海峰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龙须菜藻红蛋白亚基分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藻红蛋白不同亚基对人直肠癌SW-480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盐析和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从龙须菜中获得高纯度藻红蛋白,然后通过脲变性、CM-Sepharose F F阳离子交换层析与透析复性,获得具活性的PE亚基,采用MTT法检测藻红蛋白亚基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藻红蛋白亚基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E亚基对SW-480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以β亚基最为显著,当β亚基剂量为20μg/mL,作用时间48 h时,其对SW-480细胞的抑制率达72.64%。结论藻红蛋白及其亚基对SW-480细胞株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β亚基效果最好,预示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潜力。
应俊任凭邵海刚李侠应俊林张洪勤姚蔚潘若望李佩珍
关键词:柱层析藻红蛋白亚基
TEG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6月老年冠心病患者245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至少≥30 d,血栓弹力图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水平,并进行生化、同型半胱氨酸、CRP等相关检测。结果用血栓弹力图检测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组较阿司匹林敏感组CRP及GPⅡb/Ⅲa水平均升高(P<0.05)。阿司匹林抵抗与性别、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无关。结论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其伴有较高CRP及GPⅡb/Ⅲa水平。
吴争胜邵海刚侯亚文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血栓弹力图
CTLA-4、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CTLA-4外显子1+49A>G位点(rs231775)、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rs2488457)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SASP)比较150例桥本甲状腺炎组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HT组和对照组CTLA-4外显子1+49位点和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TLA-4外显子1+49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1.616倍(OR=1.616,95%CI:1.142~2.285),PTPN22启动子-1123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459倍(OR=1.459,95%CI:1.034~2.059)。结论:CTLA-4外显子1+49A>G、PTPN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HT的发生有相关性,CTLA-4外显子1+49G、PTPN22启动子-1123 C基因是HT的易感基因。
应俊邵海刚潘若望李佩珍张洪勤曾兴业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桥本甲状腺炎
温度对大肠埃希菌Mn-SOD基因启动子调控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BL21 Mn-SOD-RFP报告基因载体,并探讨温度对大肠埃希菌Mn-SOD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方法利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以Mn-SOD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载体,将融合基因与T载体连接导入大肠埃希菌中,在不同温度(20、37、40和45℃)培养不同时间(13、20、30、37、44和54 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度计观察大肠埃希菌表达RFP的情况。结果正确构建Mn-SOD-RFP融合基因,重组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诱导后,Mn-SOD启动子在37℃,培养30~37 h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最多。结论成功构建该报告基因载体,并完成温度、时间对其调控的优化,为更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SOD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邵海刚侯亚文张莹刘奕彦许海峰张洪勤应俊
关键词:启动子重组PCR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