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东红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血肿
  • 3篇引流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血肿钻孔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致残
  • 2篇致残率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钻孔引流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硬膜下
  • 2篇慢性硬膜下血...
  • 2篇膜下

机构

  • 7篇浙江省浦江县...

作者

  • 7篇郑东红
  • 3篇张能强
  • 1篇周红建
  • 1篇张锦贤
  • 1篇陈丽青

传媒

  • 4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诊治分析
2007年
张能强芮女芳郑东红
关键词:脑出血脑出血患者致残率脑病开颅手术
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脑溢血合并脑疝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与传统单纯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死亡率及伤残程度。结果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组死亡率15.0%(6/40),传统单纯开颅组死亡率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既能迅速降低颅压,又能用以最小的创伤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能降低脑溢血合并脑疝的死亡率,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较好方法。
孙坚钧郑东红郭雷光
关键词:显微镜脑溢血脑疝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210例分析
2004年
张能强付昌海芮女芳郑东红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颅脑损伤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2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张能强付昌海芮女芳郑东红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颅脑损伤手术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基底节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 分析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2)。两组均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脱水、稳压、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并根据颅内压数值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及判断病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颅内压水平、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48 h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研究组术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可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颅内压力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理想的监测方法。
郑东红楼永锋陈丽青
关键词:有创颅内压监测基底节脑出血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额叶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体会
2008年
额叶血肿存临床上较为常见.一旦脑疝很快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死亡率极高.手术治疗应强调快速彻底减压,解除脑疝。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额叶血肿合并脑疝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孙坚钧郑东红张锦贤楼永锋郭雷光
关键词:改良翼点入路脑疝血肿额叶心跳停止
高血压脑出血20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报告并评价200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单纯脑室引流治疗、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大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结果200例高血压脑出血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痊愈率为30.5%,单纯脑室引流治疗的痊愈率为73.3%,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痊愈率为40%,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的痊愈率为51.3%,大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的痊愈率为36%。结论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郑东红周红建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痊愈率致残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