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刘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带鱼
  • 4篇系统进化
  • 4篇进化
  • 2篇中国近海
  • 2篇近海
  • 2篇分类学
  • 2篇JAPONI...
  • 1篇系统进化关系
  • 1篇线粒体16S
  • 1篇进化关系
  • 1篇分子系统
  • 1篇RRNA
  • 1篇RRNA基因
  • 1篇RRNA序列
  • 1篇SP
  • 1篇16S_RR...

机构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4篇郭刘军
  • 4篇吴仁协
  • 3篇刘静
  • 1篇庄志猛
  • 1篇柳淑芳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命名和分类学地位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体共计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物种与中国近海其他3种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比较该种带鱼与世界其他带鱼属有效种的形态差异,综合探讨其命名、分类地位及系统进化过程。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带鱼(Tsp-CH)与台湾(Tj-WT)及日本(Tj-JP)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组间净遗传距离(0.000 7-0.002 1)远低于带鱼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65 6-0.082 0),也明显低于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0-0.016);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FST分析均表明这三组带鱼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与来自台湾及日本的带鱼(T.japonicus)的遗传分化处于种内水平。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带鱼(T.japonicus)(即包括Tsp-CH,Tj-WT,Tj-JP)与高鳍带鱼(T.lepturus)、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等3种带鱼属鱼类互为单系,在属内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数据和形态学比较研究资料,本研究确认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是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它在种的分化、形成、分布及形态上与世界其他带鱼属鱼类存在系列差异。
吴仁协张浩冉郭刘军孙贝刘静庄志猛柳淑芳牛素芳梁镇邦
关键词:带鱼中国近海RRNA基因系统进化
珠带鱼和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 sp.2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南海大型带鱼新种——珠带鱼(Trichiurus margarites Li,1992)与日本产带鱼未定种T.sp.2(sensu Nakabo,2002)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及分类地位不明确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岛西岸珠带鱼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T.sp.2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海南岛西岸珠带鱼与日本九州、海南岛东岸及印度洋T.sp.2间的净遗传距离(0.000~0.006)远低于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37~0.061),表明二者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种内水平。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珠带鱼与T.sp.2以极高的置信度(NJ 100%,ML 96%)聚为一支单系,并与其他带鱼形成姐妹群。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资料,可以确定日本产带鱼未定种即是珠带鱼,它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综合3种带鱼属鱼类在西北太平洋的种间分化事件,对珠带鱼的起源及演化进行了初步推测。
郭刘军吴仁协刘静
关键词:RRNA序列系统进化
高鳍带鱼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1758分布广泛、形态多变,与近缘种间辨别困难,在其种群鉴别、物种分类及系统进化上争议较大。本项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三亚外海高鳍带鱼疑似种11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该物种其它地理种群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采用生物软件对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进行分析,计算Kimura双参数净遗传距离和分歧时间,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分化固定指数(FST)计算,并以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为外群构建NJ、ML系统树,综合探讨世界范围内高鳍带鱼的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采自海南三亚外海的带鱼是高鳍带鱼T.lepturusLinnaeus,1758,该物种在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有分布;2)海南三亚外海、非洲西岸和大西洋西岸的高鳍带鱼是同一个物种的3个地理种群,彼此间遗传分化显著;3)高鳍带鱼是带鱼属中最新演化的种类,与日本带鱼T.japonicus、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sp.2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短带鱼T.brevis则是比它们原始的种类。
吴仁协郭刘军刘静
关键词:线粒体16SRRNA系统进化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命名和分类学地位研究
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的14个群体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并比较分析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和形态差异,综合探讨中国近海带鱼的系统分类问题。基于K-2P模型计...
吴仁协张浩冉郭刘军孙贝
关键词:带鱼中国近海系统进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