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芸诗

作品数:340 被引量:2,905H指数:3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4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9篇内镜
  • 98篇直肠
  • 87篇肿瘤
  • 81篇黏膜
  • 76篇膜下
  • 76篇结直肠
  • 75篇黏膜下
  • 72篇肠癌
  • 60篇内镜黏膜
  • 58篇内镜黏膜下
  • 56篇直肠癌
  • 56篇剥离术
  • 53篇黏膜下剥离术
  • 53篇内镜黏膜下剥...
  • 53篇内镜黏膜下剥...
  • 50篇手术
  • 50篇结直肠癌
  • 48篇切除
  • 42篇肠肿瘤
  • 35篇直肠肿瘤

机构

  • 334篇复旦大学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丽水市人民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嵊州市人民医...
  • 2篇骏实生物科技...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晋江市医院
  • 1篇杭州市第二人...
  • 1篇启东市中医院

作者

  • 337篇钟芸诗
  • 213篇姚礼庆
  • 146篇周平红
  • 119篇徐美东
  • 70篇陈巍峰
  • 66篇许剑民
  • 56篇张轶群
  • 55篇秦新裕
  • 52篇时强
  • 43篇马丽黎
  • 35篇韦烨
  • 35篇任黎
  • 30篇高卫东
  • 28篇何国杰
  • 27篇任重
  • 21篇秦文政
  • 20篇王萍
  • 18篇胡健卫
  • 18篇颜波
  • 17篇李全林

传媒

  • 53篇中华胃肠外科...
  • 46篇中华消化内镜...
  • 25篇中国实用外科...
  • 16篇中国临床医学
  • 13篇中华结直肠疾...
  • 1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1篇家庭医药(就...
  • 10篇中国内镜杂志
  • 7篇中华消化杂志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家庭健康(医...
  • 5篇家庭用药
  • 5篇中国消化内镜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8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24篇2014
  • 19篇2013
  • 42篇2012
  • 23篇2011
  • 17篇2010
  • 20篇2009
  • 27篇2008
  • 27篇2007
  • 26篇2006
  • 16篇2005
3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附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通过研究PPARδ在不同类型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 ,明确PPARδ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 0 2年 5~ 11月该院普外科收治手术的大肠癌病例 80例 ,以同期普外科收治的行PPH术病例的正常直肠黏膜为对照 ,对它们的冰冻病理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IMSDNA/彩色图像分析系统作图形分析 ,以阳性细胞面积占视野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PPARδ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入选大肠癌病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PARδ在细胞内的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呈现棕黄色。正常大肠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较少 ,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主要是增生或恶变的大肠腺细胞 ;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的PPARδ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35± 3.4 2 ) %和 (30 .5 5± 8.81) % (P <0 .0 1) ,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在大肠癌标本中 :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肿瘤的Dukes分期与PPARδ的表达阳性率有关 (P <0 .0 5 )。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肝转移情况与PPARδ的表达无关 (P >0 .0 5 )。结论 PPARδ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有关 ,与大肠癌的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肝转移情况无关。
钟芸诗姚礼庆孙益红
关键词:PPARΔ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大肠良性狭窄的临床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大肠良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大肠良性狭窄 ,采用电子肠镜下球囊导管扩张治疗 ,其中 9例吻合口狭窄、2例克罗恩病、2例PPH(吻合器痔疮切除术 )术后狭窄、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梅毒性狭窄。结果 :15例良性狭窄病变经过 2~ 5次球囊扩张治疗后 ,均解除梗阻症状 ,无一例需手术治疗。结论 :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大肠良性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
徐美东姚礼庆高卫东周平红钟芸诗王萍顾赛花李和平
关键词:大肠
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ERA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59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被前瞻性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299例)和对照组(298例)。ERA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包括一系列被证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指标、应激指标及临床恢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患者术后营养代谢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ERAS组患者术后第1天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患者(3.31±2.92比6.58±3.86,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1),而ERAS组患者直至术后第5天才较术前升高(P〈0.01)。ERA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5.7±1.6)d比(6.6±2.4)d,P〈0.01]和住院费用[(15998±2655)元比(17763±3059)元,P〈0.01]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9/299)比9.4%(28/298),P〉0.05]。结论ERAS方案可减轻手术应激,加快术后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朱德祥韦烨任黎潘向鸥梁立翟升永许剑民钟芸诗薛张纲金玲牛伟新秦新裕吴肇汉吴肇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应激
结肠癌患者术后怎么吃
2004年
合理摄入脂肪、牛奶和膳食纤维,是术后结肠癌患者在饮食调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姚礼庆钟芸诗
关键词:结肠癌患者结肠肿瘤猪大肠肠道肿瘤不饱和脂肪酸促癌作用
食管克罗恩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从1950年Franklin等报道第1例食管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仅报道了不足150例。食管CD少见,在成年人CD患者中占O.3%~2.0%.而在儿童CD患者中占6.5%。
任于晗时强钟芸诗姚礼庆
关键词:食管克罗恩病
一种可伸缩旋转的内镜镜头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旋转的内镜镜头清洁装置,包括连接杆,其中,连接杆的一端与可伸缩清洁刷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尾部按键相连接,尾部按键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可旋转的按钮。与现有技...
徐恩盼蔡世伦钟芸诗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拓展临床应用评价--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应用体会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中关于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扩大后安全性和对病人生存的影响。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530例行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病人,按采用的肝转移灶手术指征不同将病人分为2000-2004年和2005-2010年两组,回顾性评价和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状况。结果 2005-2010年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扩大后,手术切除率从2000-2004年的25.1%升至35.1%(P<0.05);病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升高;围手术期病死率(2.2%vs.0.9%)和并发症发生率(20.9%vs.2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升高趋势。两组病人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7.5%和36.7%,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43%和4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7个月和55.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中关于肝转移灶的手术指征安全可行,显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使更多病人获得了治愈的希望,值得推广。
钟芸诗朱德祥韦烨任黎梁立潘向欧翟升永樊嘉叶青海许剑民秦新裕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适应证
胸腔镜辅助下隧道内镜切除食管固有肌层肿瘤被引量:6
2012年
近年来.在内镜诊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e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逐渐在我同开展.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等.患者避免了常规开腹和开胸手术的创伤。但该手术的技术难度大.且内镜所见局限于腔内.故对于消化道壁巨大的或者向腔外生长的SMT,治疗价值有限。
钟芸诗时强郭卫刚任重陈涛姚礼庆
关键词:食管肿瘤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术胸腔镜
结直肠肿瘤切除内镜治疗术式应用现状被引量:5
2014年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都具有侵袭小、术后疼痛轻微、康复快等特点,可用于早期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微创治疗。EMR一般不适用于病灶直径〉20mm的病变,研究表明其整块切除率为42.9%,完全切除率为32.9%。ESD对于较大病灶可完全整块剥离,且复发率低,但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在ESD与EMR的基础上出现了改进,如ESD-S(ESD with snare,ESD联合圈套器法)、EMR—P(EMR with precutting,预环切EMR法)。
蔡世伦钟芸诗周平红许剑民姚礼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内镜诊治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发热、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而经B超、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或怀疑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ERCP检查,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结果: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96.4%(108/112)。85例证实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79例(92.9%)取石治疗成功;6例因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4.5%,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3例。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ERCP是理想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高卫东姚礼庆何国杰周平红徐美东钟芸诗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