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苹

作品数:71 被引量:2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传染
  • 40篇传染性
  • 38篇病毒
  • 26篇鸡传染性
  • 23篇法氏囊
  • 23篇传染性法氏囊
  • 19篇克隆
  • 19篇法氏囊病
  • 19篇传染性法氏囊...
  • 16篇传染性支气管...
  • 15篇鸡传染性法氏...
  • 14篇抗体
  • 13篇支气管炎病毒
  • 13篇传染性支气管...
  • 11篇单克隆
  • 11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鸡传染性法氏...
  • 11篇鸡传染性支气...
  • 10篇杂交
  • 8篇杂交瘤

机构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农学院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71篇陆苹
  • 38篇孙建和
  • 15篇王欣
  • 11篇胡志贤
  • 9篇孙涛
  • 9篇李晖
  • 9篇赵渝
  • 7篇王国丰
  • 7篇严亚贤
  • 7篇王欣
  • 6篇王国丰
  • 6篇赵冰
  • 5篇周培
  • 5篇朱建国
  • 5篇蒋静
  • 4篇陆承平
  • 4篇孙涛
  • 4篇李晖
  • 4篇张斌
  • 3篇华修国

传媒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农学院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上海免疫学杂...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中国病毒学
  • 3篇动物科学与动...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家禽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23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生物基因组上药物作用靶位的识别被引量:3
2003年
在基因组时代 ,开发抗微生物的新药离不开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微生物基因组上药物作用靶位的识别成为可能 ,并将使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过去。
孙建和陆苹
关键词:微生物基因组药物靶位DNA微阵列抗生素
一步法扩增克隆IBDV上海超强毒VP2-4-3基因被引量:2
2002年
分离、纯化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IBDV)上海株SH95的病毒核酸dsRNA ,应用随机引物将RNA反转录成cDNA ,以此为模板一步扩增出A片段前体融合蛋白基因即VP2 4 3基因 ,将其克隆入 pGEM T载体 ,并进行序列分析 ,其与超强毒株HK4 6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 98% ,整个基因有 5个氨基酸差异 ,同源性达99.5 1% (10 0 7/ 10 12 )。
孙建和蒋静陆苹赵渝
关键词:克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海超强毒株NH99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0
2002年
通过对上海近郊某鸡场数群 10日龄左右的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纯化、动物回归、血清学检测及病毒核酸纯化、VP2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确认上海地区以发病日龄早 ,发病率、死亡率高为特征的鸡传染病为超强毒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原具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IBDV)的分子特征 ,为vvIBDV。
孙建和陆苹李晖赵渝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抗Spodoptera f.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初步研制
1987年
本文介绍了 Spodoptera frugiperda 病毒多角体及病毒粒子的提纯方法。粗提材料先通过40%蔗糖,在10000r/min 下离心15分钟,随后悬浮于0.01M Tris 缓冲液,25~65%蔗糖的连续梯度中,于40000 r/min 下离心30分钟。取出多角体的条带,洗除游离残存的蔗糖,透析过夜。将多角体在4℃,0.01MNa_2CO_3,0.01MEDTA,0.17M NaCl,pH=1下,作用1小时,随后调节 pH 到8.5~8.9,2000g,离心10分钟。该制剂在4℃下,25~60%蔗糖梯度中,24000r/min,离心2小时。随后取出病毒粒子,重新悬浮于蒸馏水中,于—70℃下贮藏备用。每个 BALB/C 小白鼠免疫4~5次,最后一次注射是在融合前4~7天。将2×10~8脾细胞与2×10~7P_3×63或 SP-2骨髓瘤细胞混合,并用50%PEG(Sigma)融合,用间接酶联免疫法进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强阳性者进行克隆化。以多角体及病毒粒子为抗原者,均建立了10株能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体的效价较高,并进行了血清学的分类。
陆苹Michael Ma
关键词:SPODOPTERA多角体单克隆抗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上海株SH95基因组B片段的克隆与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分离、纯化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IBDV)上海株(SH95)的病毒核酸dsRNA,应用随机引物将RNA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一步扩增出全长基因组B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克隆的B片段全长2827个核苷酸,其编码的氨基酸与超强毒株HK46的同源性达98 18%(863/879)。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H95超强毒株与美国变异株E的亲缘关系最近,但与基于基因组A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完全不同,表明该毒株在发生过程中基因重配比基因重组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4株IBDV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推测B片段上11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可能与毒力相关。
孙建和陆苹蒋静赵渝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克隆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构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应用SDS -PAGE对病毒的结构蛋白研究结果显示 :T株病毒与M4 1和H52 的结构蛋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均具有分子量为 90KD、84KD、6 7KD和 4 3KD的蛋白带 ,但T株病毒还具有一条分子量为 6 1KD的条带 ,而且它相对含量很高 ,肾型传支上海地区野毒株与T株相似 ,也主要具有这条 6 1KD的条带 ,应用兔抗IBV -T血清转印 ,显示 6 1KD结构蛋白均具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
陆苹孙建和李晖王欣孙涛张红燕王国丰
关键词:结构蛋白SDS-PAGEIBV肾型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的研制
2000年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X株接种 10日龄鸡胚尿囊腔 ,收集尿囊液 ,经甲醛灭活后 ,按一定的比例 ,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苗 ,免疫鸡 30d后 ,保护率达 10 0 % ,并呈现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血凝抑制抗体效价达 2 11,病毒中和效价达 1∶10 6 ,疫苗在 4℃保存 7个月后用来免疫鸡 ,其对同源毒株的攻击仍呈现较好的保护作用 ,保护率达 95%。该疫苗安全、可靠 ,稳定性高 ,4℃放置 1年不分层 。
陆苹孙建和李晖王欣孙涛张红燕王国丰
关键词:免疫保护抗体应答肾型油乳剂灭活苗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997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自1957年在美国首先发现后已逐渐成为全球性感染.为诊断治疗此病打基础,我们研制了相应的单克隆抗体(用抗),现简述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IBDV的提纯 将购自北京中监所的IBDV标准每株接种8~9日龄鸡胚尿囊,孵化24h后取尿囊液经预离心,再作20%~50%蔗糖梯度离心,收集梯度液中间乳白色带经透析浓缩后,进行1.36~1.285g/ml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4℃ 3800r/min 18h.分部收集并测定,将含病毒组分以PBS透析、PEG20000浓缩后分装冻存.用于小鼠免疫、间接ELISA的固相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
张进平陆苹周光炎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单克隆抗体
谷氨酰胺对JAL1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的酰胺对JAL1 杂交瘤细胞生长、葡萄糖消耗、乳酸及氨生成等代谢过程的影响。在细胞培养箱中 ,用含不同浓度谷氨酰胺的培养液培养细胞 ,培养条件为pH 7 0~ 7 5 ,温度 37℃ ,5 %CO2 。实验表明 ,适宜于该株杂交瘤细胞生长的谷氨酰胺浓度为 2mmol/L ,谷氨酰胺浓度与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呈反比 ,与乳酸生成浓度呈反比 。
陆苹赵冰李晖
关键词:谷氨酰胺细胞生长代谢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片段的RT-PCR扩增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根据 IBV病毒的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可扩增 N基因片段的引物 ,并得到了预期的 43 8bp长的扩增产物 ;将目的条带纯化并回收以后 ,克隆到 p MD1 8-T质粒载体中 ,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已发表的 IBV 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证明扩增产物是正确的 ,从而建立起了一种准确、实用的检测、鉴定 IBV方法。
孙涛陆苹
关键词:N基因RT-PCR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