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直肠
  • 18篇肠癌
  • 17篇直肠癌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10篇肿瘤
  • 10篇肠肿瘤
  • 9篇直肠肿瘤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低位直肠
  • 7篇低位直肠癌
  • 6篇系膜
  • 5篇膜切除术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4篇中低位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并发

机构

  • 22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2篇陈伟平
  • 18篇李德川
  • 9篇楼荣灿
  • 9篇李其肯
  • 7篇范永田
  • 6篇黄新
  • 5篇刘勇
  • 5篇鞠海星
  • 5篇陈万源
  • 3篇钱俊
  • 3篇陈贵平
  • 3篇陈贤贵
  • 2篇孙爱武
  • 2篇朱玉萍
  • 2篇鲁志诚
  • 2篇张云利
  • 2篇冯海洋
  • 1篇赵振刚
  • 1篇陈寅波
  • 1篇曹浩明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浙江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浙江肿瘤
  • 1篇2011年浙...
  • 1篇2010年浙...
  • 1篇浙江省第二十...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性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随机选取同期30例开腹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和手术切除范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为(153.0±46.9)ml,开腹组为(350.0±190.0)ml,腹腔镜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0.5)d,对照组为(3.5±1.3)d,腹腔镜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20.0%(6/30例),开腹组为50.3%(16/30例),腹腔镜组明显降低(P<0.01)。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切除肠段长度分别为(27.0±4.3)cm和(24.5±4.0)cm,清除淋巴结数分别为(21.0±7.9)枚和(21.7±9.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陈伟平滕理送李德川范永田李其肯楼荣灿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浙江省肿瘤医院近20年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近20年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近20年三个不同时间段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例,分别为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A组),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B组)和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C组),三组结直肠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20年结直肠癌的男女比例逐渐增高,直肠癌发病比例明显下降,从78.1%下降至57.7%;发病年龄逐渐后延,平均年龄从49.5岁上升至58.1岁。组织学分型中分化、高分化腺癌比例较高,A、B和C组中分别为54.8%、54.7%和61.1%,DukesA^B期比例均高于DukesC^D期,其中DukesD期比例明显下降。[结论]浙江省肿瘤医院近20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逐渐增高,直肠癌比例明显下降,同时,DukesD期比例明显下降。
陈万源范永田刘勇李德川陈伟平陈贵平冯海洋钱俊陈寅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
超声小探头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超声小探头ultrasonicminiprobeUMP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50例结、直肠癌患者做UMP检查,对准病灶进行全瘤扫描,择最佳影像冻结、摄片。退出UMP,最后做活组织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根治术,癌周淋巴结分组编号、装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UMP对50例结、直肠浸润深度(T分期)与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比,其准确率T1~T4期分别为75%,80%,88%及67%,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4%(P<0.01),过高分期5例(10%),过低分期3例(6%);N分期:UMP诊断阳性淋巴结(n=22),术后病理(n=28),准确率79%,UMP诊断阴性淋巴结(n=20),术后病理(n=22),准确率91%。总准确率84%(42/50),敏感性79%,特异性为91%(P<0.01)。结论(1)UMP是当前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最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之一,肿瘤狭窄患者适应术前分期检查。(2)UMP系高频超声探头,由于超声穿透深度的限制,对远处转移的M分期是不可能的。(3)UMP对浸润深度及近处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应结合其它影像检查如腹部B超、CT等,扬长弃短、相辅相成,以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鲁志诚陈伟平吕桂泉孙爱武张奕荫赵振刚黄宣封月圆
关键词:超声小探头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特殊情况下结肠造口的体会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总结特殊病人肠造口的经验。〔方法〕对1990年3月至1998年3月本院收治的伴有特殊情况如高龄,肥胖,极度虚弱等的结直肠癌手术行结肠造口的63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造口缺血坏死2例,造口回缩4例,造口旁皮肤湿疹7例,无手术死亡、造口旁疝及狭窄、脱垂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结论〕特殊病人的肠造口应个体化,术前充分准备及合理选择术式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李德川陈贤贵张云利楼荣灿陈伟平陈万源刘勇黄平
关键词:肠造口术并发症结肠肿瘤外科手术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比较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6年5月同期收治的57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传统开腹组(36例)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1例中转开腹(4.8%),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无局部复发病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0.5±45.8)min和(120.8±32.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6.3±36.7)ml和(186.6±55.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9.4±6.5)h和(78.7±13.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9±5.8)d和(12.3±7.6)d,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7±7.1)枚和(17.2±6.4)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和5.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相比开腹手术有一定优势。
李其肯李德川陈贵平陈伟平范永田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超声微型探头在大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评价超声微型探头 (mini- probe-sonography ,MPS)对大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 0例大肠癌病人进行前瞻性的术前肠镜下MPS检查 ,全部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将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PS对肿瘤浸润程度 (T)的符合率T1、T2、T3、T4分别为 75 %、80 %、88%、6 7% ,总符合率为84% (P <0 0 1)。区域淋巴结受累程度 (N)的敏感性为 79% ,特异性为 91% ,阳性预测值为 92 % ,阴性预测值为77% ,总符合率为 84% (P <0 0 1)。结论 MPS对大肠癌提供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 ,提示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 ,对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陈伟平鲁志诚李德川陈贤贵孙爱武楼荣灿
关键词:大肠癌内镜超声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74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病人作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另选取同期82例作为对照组在开腹条件下完成相同手术,对两组临床...
陈伟平李德川李其肯楼荣灿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Smad^4蛋白和TGF-β及其Ⅱ型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和TGF-β及其Ⅱ型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Smad4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5%和61.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mad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GF-β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和42.1%,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ⅡR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8.4%和21.1%,差异无显著性(P>0.05);Smad4、TGF-β、TGF-βⅡR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有无瘤栓、组织类型、大体类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Smad4、TGF-β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且Smad4低表达的结直肠癌大多分期较迟、淋巴结转移较多,而TGF-β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ⅡR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亦无显著性。
陈伟平李德川范永田楼荣灿朱玉萍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发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发肝转移(同时性无法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伴无法切除肝脏转移患者60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行腹腔镜原发病灶切除治疗,B组30例,行传统开腹原发病灶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化疗时间,与化疗半个月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行腹腔镜切除患者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化疗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行腹腔镜切除患者组的手术时间大于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半个月的临床疗效评估显示,A组的有效缓解率(40.0%)和稳定率(90.0%)显著高于B组的有效缓解率(26.67%)和稳定率(7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同时性无法切除的肝脏转移病灶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其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低,可有效缩短术后的恢复时间和接受化疗治疗时间,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有利条件。
王鸿陈伟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传统开腹
女性后盆腔清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清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4年至2002年我们对8例女性后盆腔清除术者采用带血管蒂回肠作阴道后壁重建.[结果]全组阴道重建成功.随访10个月~7年,2例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后盆腔清除术后作阴道后壁重建,可保留正常的性功能和肛门功能,能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李德川陈贤贵楼荣灿曹浩明冯海洋刘勇陈万源陈伟平钱俊
关键词:回肠阴道成形术直肠肿瘤女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