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 作品数:99 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芎嗪对心室快速起搏心力衰竭实验犬心房颤动及心房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 methyl pyrazine,TMP)对心室快速起搏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实验犬心房颤动及心房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2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HF模型组和TMP治疗组。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建立实验犬CHF模型。Burst刺激诱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实验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Mallory’s三色法染色检测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浓度,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amino-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Ⅲ procollagen,PⅢNP)、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水平。结果:CHF模型组LVE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AF发生率、持续性AF发生率及AF持续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左右心房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增加(P<0.01);AF持续时间与左心房纤维化程度呈密切正相关(r=0.84,P=0.018);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清PⅢNP、H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LN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醛固酮水平呈密切正相关(r=0.759,P=0.048)。TMP治疗组LVEF较CHF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持续性AF发生率较CHF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左右心房纤维化程度较CHF模型组有明显减轻(P<0.01)。结论:TMP可减轻CHF时心房纤维化的程度,这可能是其减少CHF时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的机制之一。
- 林亚洲许春萱邓玉莲陈林黄海杜建
- 关键词:川芎嗪心力衰竭充血性心房颤动
- 右心耳房性心动过速冷冻球囊消融1例
- 2017年
- 起源于心耳的房性心动过速极其少见,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射频消融成功率高,但心耳解剖结构特殊,射频消融有穿孔、血栓形成风险,少数病例手术不成功或术后易复发,无休止发作易发展成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而只能外科切除心耳。
- 连亮华林亚洲陈林张建成杨志平陈建泉吴梅琼
- 关键词:心耳房性心动过速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氯通道基因表达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氯通道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比较窦性心律(SR)组(n=31)、阵发性房颤(PAF)组(n=7)和慢性房颤(CAF)组(n=33)患者心房组织CFTR氯通道基因的表达。结果与SR组相比,PAF组CFTR的mRNA表达有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CAF组的表达明显增加,CAF组较PAF组亦明显增加(1.20±0.12 vs1.08±0.18,P<0.05)。CFTR的mRNA表达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r=0.312,P=0.008)。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房颤心房电重构中起作用。
- 张建成吴家斌许春萱陈林邓玉莲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氯通道
- 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引起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诊断和处理
- 2003年
- 目的 报告 15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均由右侧股动脉穿刺 ,插入 7F鞘管 ,消融导管逆行插管至左心室二尖瓣环下行射频消融术。结果 15例患者可快速出现严重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经用阿托品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快速静滴 ,严重者静脉注射或滴注多巴胺后患者多在数分钟内心率、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无一例死亡。结论 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可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 ,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为其主要的发生机制 。
- 杨柳青陈林许春萱吴卫
- 关键词: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地尔硫卓对心房急性电重构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探讨地尔硫卓对心房快速激动诱发心房急性电重构的影响。将 31例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1例、地尔硫卓组 10例 ,以 15 0~ 2 0 0ms起搏周长 (PCL)诱发急性心房颤动 (AF)。以4 0 0msPCL分别在高位右房 (HRA)、低位右房 (LRA)、His束区 (HIS)等部位进行S1S2 扫描 ,测定基础状态、干预后和心房快速激动后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 ;以三种不同PCL (35 0 ,4 0 0和 4 5 0ms)随机对右心耳 (RAA)进行S1S2 扫描 ,观察AERP频率自适应性的变化。对照组心房快速激动后HRA、LRA、HIS和RAA的AERP较基础状态、给盐水后有明显缩短 ;而地尔硫卓组心房快速激动后上述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将RAA处AERP与相应PCL进行曲线拟合 ,对照组基础状态下斜率为 0 .0 5 8、给盐水后斜率为 0 .0 6 8和心房快速激动后斜率为 0 .0 15。地尔硫卓组则分别为0 .0 30 ,0 .0 7和 0 .0 6 0。对照组诱发继发AF 13例 (13/2 1,6 1.9% ) ,明显高于地尔硫卓组 3例 (3/10 ,30 .0 % ) ,继发AF平均时限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 张建成黄从新邓玉莲陈林许春萱吴卫胡锡衷
- 关键词:电重构地尔硫卓心房
- 预激综合征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 1993年
- 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显著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无手术死亡。
- 陈同谢维泉张珍治刘文林林乌拉陈林许春萱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外科手术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按术前心脏节律分为窦性心律组(n=34),阵发性房颤组(n=11),持续性房颤组(n=30);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Ⅰ型胶原(Col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均<0.05)。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与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窦性心律组比较,ColⅠ、bFGF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上调,持续性房颤组相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亦明显增高(P均<0.05)。同时ColⅠ、bFGF的mRNA、蛋白表达均与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内径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中bFGF和TGFβ-1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胶原增加和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林亚洲张建成蔡金明陈林杨志平陈建泉吴卫许春萱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增殖心房纤维化
-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分子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许春萱黄明方柯丹林亚洲张建成陈林邓玉莲胡锡衷
- 该研究为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分子机制的临床研究。受试对象分为风心病窦性心律组;风心病阵发性房颤组;风心病持续性房颤组。手术前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国内率先以不同时间谱AF病人及心衰房颤的动物模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分子机制
- 多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治疗
- 1999年
- 目的对多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6例,其中心电图呈显性预激综合征12例,正常4例。治疗采用先消融显性旁道,后消融隐匿性旁道的方法。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共33条旁道,其中双旁道15例,三旁道1例。消融阻断所有旁道,成功率100%。结论多房室旁道大多数是在心腔电生理检查和消融术中被诊断,心电图可提供某些诊断线索。逐条消融旁道是避免漏诊的可靠方法。
- 陈林许春萱邓玉莲
- 关键词: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
- 左束支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初步应用经验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在需要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12-2019-11有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例,因CS电极植入失败或有备用插孔,所有患者均植入左束支电极。术后心室为单纯LBBP起搏。观察植入时LBBP和RV起搏参数,包括阈值、阻抗、感知,评价LBBP和RV的起搏参数;比较植入时LBBP、自身QRS、RV和BIV起搏的QRS时限。术前、术后检查心脏彩超,观察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植入时LBBP与RV的起搏参数相当,LBBP起搏的QRS时限明显短于BIV(P<0.05);LBBP纠正6例患者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6.1±0.26)cm∶(5.7±0.25)cm,P<0.05]。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38±3.0)%∶(44±2.8)%,P<0.05],随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LBBP安全有效,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为传统CRT治疗无效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 吴梅琼林亚洲陈林张建成杨志平彭一鸣林伟
-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心脏再同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