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仙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术前
  • 2篇无复流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术
  • 2篇护理
  • 2篇急诊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复流
  • 2篇负荷量
  • 1篇导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6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黄仙霞
  • 5篇林巧芬
  • 4篇吴朝晖
  • 3篇韩志远
  • 2篇雷晓敏
  • 2篇谢振宏
  • 2篇李海苗
  • 2篇雷奕祺
  • 1篇王晓丽
  • 1篇李如良
  • 1篇曾科学
  • 1篇袁明远
  • 1篇霍红燕
  • 1篇郑晶
  • 1篇郭艳春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60)和氯吡格雷组(n=60)。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无复流。观察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IRA TIMI3级血流、TMPG 3级明显增加(均P<0.05),CTFC明显改善(P<0.01),无再流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20.0%(P<0.01)。术后2 h STR、CK-MB峰值及酶峰值时间均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术前高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可减少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
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林巧芬谢振宏黄仙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
87例战士紧张性头痛病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1
2010年
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又称精神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为常见中的一种,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两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胀痛、压痛或紧缩性疼痛,常合并失眠、头昏、乏力、焦虑或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部队的日常工作与训练,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雷晓敏黄仙霞林巧芬王晓丽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纤酶)、对照组30例(降纤酶),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用降纤酶可显著改善神经和运动功能,治疗ACI有效、安全。
徐瑞雷晓敏黄仙霞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纤酶
拔除颈内静脉导管致迷走神经反射一例护理体会
2009年
霍红燕黄仙霞郭艳春
关键词:颈内静脉迷走神经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嚼服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60例)和氯吡格雷组(60例)。分别于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mg或氯吡格雷600mg嚼服。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PCI后无复流、住院期间及术后18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并观察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TIMI无显著差异。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术后IRA TIMI 3级血流、TMPG 3级明显增加(分别为93.3%︰78.3%,88.3%︰71.7%,均P<0.05),CTFC明显改善[(20.6±4.5)︰(30.2±5.1),P<0.01],无复流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20.0%(P<0.01)。术后2h,STR、CK-MB峰值及酶峰值时间均优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88.3%︰71.7%,(77.6±35.5)U/L︰(117.5±46.7)U/L,(12±3)h︰(16±4)h;均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80d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降低6.7%(P<0.05)。主要出血两组无明显差异(5.0%︰3.3%,P>0.05),无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在STEMI急诊PCI术前,给予高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嚼服,可减少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
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林巧芬谢振宏黄仙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安全性
成人硬肿病合并脑梗死、糖尿病1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男,60岁,因“颈、肩背皮肤肿胀、发硬1年余,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3h”于2007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皮肤肿胀、增厚、发硬,并逐渐向肩背部蔓延,无瘙痒、疼痛,对称性分布,颈部活动轻微受限,未予治疗。既往有糖尿病(2型)近11年,长期口服消渴丸治疗;发现血压增高1年余,口服珍菊颗粒降压。无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否认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无输血史。
林巧芬雷奕祺黄仙霞袁明远吴朝晖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硬肿病皮肤肿胀肢体麻木血压增高
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78例临床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回顾总结我院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等处理。结果8例发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例Ⅱ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复律。42例室性早搏、14例短暂性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者由于AMI后泵功能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的同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提示急诊PCI术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黄仙霞郑晶
关键词:急诊PCI再灌注心律失常护理
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65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因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65)和对照组(n=65),针刺组采用曾氏太极针法结合功能训练,选用太极八卦针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针刺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随访,两组积分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与康复训练配合,共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雷奕祺李如良林巧芬韩志远吴朝晖黄仙霞曾科学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