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博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C
  • 1篇牙菌斑
  • 1篇球菌
  • 1篇菌斑
  • 1篇儿童
  • 1篇DGGE
  • 1篇变形链球菌
  • 1篇OME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篇黄博
  • 2篇郭丽宏
  • 2篇刘筱娣
  • 1篇王帅
  • 1篇彭磊
  • 1篇吴丹
  • 1篇杜宁

传媒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变形链球菌反应调控蛋白ComE结合序列的初步筛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从变形链球菌基因组中筛选反应调控蛋白ComE结合的核酸序列。方法:⑴提取变形链球菌UA159基因组,进行超声剪切处理。以基因组片段为模板,用随机引物进行延伸,切胶纯化和PCR扩增后获得基因组文库。⑵应用基因组SELEX技术,以ComE蛋白为靶物质,与变形链球菌基因组文库共同孵育,循环筛选8轮。筛选产物TA克隆后送去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⑶将分析得到的2个序列分别克隆入pFW5-luc载体中,然后分别重组到变形链球菌UA159野生株和comE突变株的基因组中,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luc片段的表达。结果:⑴获得了变形链球菌UA159的基因组文库,片段范围约为100~300bp。⑵随机挑取54个克隆送去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PCR初步验证,最终获得1个ComE蛋白可能的结合序列。结论:采用基因组SELEX技术,筛选反应调控蛋白ComE可能的结合序列,并进行了初步验证,为后续进行变形链球菌反应调控蛋白ComE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彭磊吴丹黄博刘筱娣郭丽宏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利用DGGE分析无龋和有龋儿童牙菌斑细菌组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无龋(caries free,CF)儿童和重型早期婴幼儿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儿童集合牙菌斑内细菌多样性的差异。方法:无龋儿童和SECC儿童各34例,牙菌斑基因组DNA等量混合后,制备无龋和SECC儿童牙菌斑基因组库,进行全基因组放大。分别以放大前后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的V2-V3区,DGGE分析,切取SECC样本的特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核酸序列比对。结果:基因组在放大前后DGGE图谱一致,SECC组样本的条带数多于CF组的条带数。切取的SECC样本的4条特异条带测序后证实为3种未培养微生物和嗜沫嗜血杆菌。结论:利用DGGE技术发现了SECC儿童菌斑与CF儿童菌斑细菌组成的差异,并在SECC样本中发现了区别于CF样本的未培养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致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待研究。
王帅黄博杜宁刘筱娣郭丽宏
关键词:DG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