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国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诊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诊
  • 2篇病后
  • 1篇滴度
  • 1篇心肌梗死治疗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镜
  • 1篇血凝
  • 1篇血凝抑制
  • 1篇血凝抑制试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体

机构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急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黄国华
  • 3篇陈正贤
  • 3篇何楷然
  • 3篇曾红科
  • 3篇叶珩
  • 3篇方明
  • 3篇陈纯波
  • 2篇柳学
  • 2篇郭纪全
  • 2篇詹伟锋
  • 2篇廖洪涛
  • 2篇胡北
  • 2篇孙诚
  • 2篇林晓军
  • 1篇林晓军
  • 1篇涂海燕
  • 1篇赖欣
  • 1篇何碧芳
  • 1篇黄俊伟
  • 1篇陈娉娉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120-三甲医院CCU和120-二甲医院两种分流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方法由广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供资料,纳入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分流广州市三甲医院进入CCU和分流到广州市二甲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在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记录其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主要干预手段、死亡、再梗死、卒中等预后情况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情况,用SF-36量表量化其健康状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短期预后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差别。结果相对120-二甲医院模式组(成功随访101例,住院费用为18943元±893元,病死率18/101,卒中率12/101),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成功随访137例)的住院费用(33965元±963元)较高(P=0.012),出院后病死率(11/137)、卒中发生率(5/137)均较低(P=0.022,0.01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的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方面较高(P〈0.05)。躯体角色、肌体疼痛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的出院后的专科门诊随访次数、戒烟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较高,P值分别为0.017,0.016,0.03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0-三甲医院CCU模式能为AMI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率,值得120急救指挥中心借鉴。
曾红科方明叶珩赖欣陈纯波何楷然詹伟峰黄国华林晓军陆大祥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成本-效益
内科胸腔镜在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最佳指征。方法:对34例经过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Cope胸膜活检术仍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结果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其中10例为肺癌,2例为恶性间皮瘤,4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对其余未明确诊断的14例患者进行最少9个月的随访,14例患者在出院后均未出现病情恶化,亦未找到任何恶性肿瘤及结核的证据。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诊断方法,假阴性率极低;对于同时有慢性病程、气促、吸烟、大量胸水、恶性肿瘤影像学证据的患者,高度怀疑恶性胸腔积液,而对于同时有发热、体重下降、血性胸水表现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结核性胸腔积液,这些应是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最佳指征。
涂海燕杨嘉雯陈正贤郭纪全李静高平高平孙元亮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镜
2010年广东省某医院职工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在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季节里,医护人员的甲流血清抗体水平以及接种甲流疫苗的效果,为制定医护人员防控流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某医院医护人员体检时所采集的血清标本,按有无接种甲流疫苗分为疫苗组(61人,在抽血2周前完成疫苗接种)、非疫苗组(329人),采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H I试验)检测其甲流抗体滴度,分析2组之间血清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390人,检出甲流抗体阳性者共73例,阳性率为18.72%;其中疫苗组检出抗体阳性32例,阳性率为52.45%(32/61),非疫苗组检出抗体阳性41例,阳性率为12.46%(41/329);疫苗组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非疫苗组(P<0.01)。甲流抗体保护率达13.59%(53/390),其中疫苗组保护率为45.90%(28/61),非疫苗组保护率为7.60%(25/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可以提高疫苗接种者的血清抗体水平,对于高暴露于甲流病毒的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十分必要。
黄禹陈正贤黄国华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滴度医护人员
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急诊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
叶珩廖洪涛陈纯波曾红科方明何楷然黄国华詹伟锋胡北柳学林晓军孙诚
文献传递
气道球囊扩张术在良性声门下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声门下气道狭窄是一种高位的气管狭窄,由于狭窄部位紧邻声门,目前治疗比较棘手,大多数病例必须气管切开或持续气管插管.本文主要评价局部麻醉下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良性声门下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200...
郭纪全黄国华陈娉娉叶广林黄俊伟何碧芳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思维程序被引量:4
2007年
黄国华陈正贤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急诊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筛选出影响AMI患者生存质量的急诊相关因素。结果SF-36量表总评分和躯体功能、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与年龄呈负线性关系(P<0.05)。总评分和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与平均动脉压有正线性关系(P<0.05)。社会功能评分与干预时间呈负线性关系(P<0.05)。3个部位梗死患者的躯体角色评分低于单个、2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3个部位梗死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单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单个部位梗死患者的总评分高于2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也高于3个部位梗死患者(P<0.01)。直接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命力评分高于溶栓治疗患者(P<0.05)。结论急诊AMI患者发病时年龄大、平均动脉压低和梗死范围广与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较低有关;尽早治疗和直接介入治疗与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较高有关。
叶珩廖洪涛陈纯波曾红科方明何楷然黄国华詹伟锋胡北柳学林晓军孙诚
关键词: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