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俊圣

作品数:36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殡葬
  • 12篇教育
  • 11篇课程
  • 7篇职业教育
  • 6篇思政
  • 5篇生死
  • 5篇教学
  • 4篇哲学
  • 4篇树人
  • 4篇立德
  • 4篇立德树人
  • 4篇高职
  • 3篇院校
  • 3篇生命
  • 3篇殡葬服务
  • 2篇党建
  • 2篇仪式
  • 2篇政教
  • 2篇生死哲学
  • 2篇专业课

机构

  • 28篇重庆城市管理...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30篇任俊圣
  • 14篇陈玉婷

传媒

  • 4篇医学与哲学(...
  • 3篇知识经济
  • 3篇文化创新比较...
  • 3篇长沙民政职业...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当代教研论丛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创新教育研究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殡仪课程体系改革与思考
2014年
运用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国内四所高职院校殡仪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概述殡仪专业课程开发的核心步骤。人的全面发展顾及不足、职业发展问题搁浅和课程体系开发难度大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自身及其在殡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殡葬行业的背景中给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思路。
任俊圣陈玉婷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殡葬课程
现代殡葬仪式的变革及样例被引量:1
2022年
现代殡葬仪式照搬了特定历史精神必然遭受现实的反诘和排斥,变革殡葬仪式是殡葬活动自身的治疗、是自我内在矛盾的化解。变革殡葬仪式将获得高效产出,在社会产出方面,提升殡葬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促成厚养薄葬和移风易俗、策应“美好生活”;在企业效益方面,强化殡葬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确认殡葬行业的营利正当性及盈利的必要条件、促进殡葬服务主客关系的和谐;在个体意义方面,维稳情绪以慰藉、历练情感以坚贞、度过人生的转折、获得孤独的解药。该文为了具化“变革”的精神和“仪式”的形式,以“生者自励仪式”进行例析,说明了该仪式的设计理念及实现、仪式场景、器物和人员、司仪脚本与襄仪指引、仪式规程、司仪工作要求等要素。
任俊圣
关键词:遗体告别仪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与优化被引量:12
2015年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工作过程课程的优化形态,较之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性,是职业教育"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升华和质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包括:确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促进了教育客体的社会化、凸显了职业院校的社会功用。构建工作过程知识、整合课程价值取向、发挥职业载体作用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优化路向。
任俊圣陈玉婷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优化研究
2024年
考虑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需求,整合国内外劳动教育的思想资源,检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调研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优化思路和具体建议。基础理论课程是现行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载体,以“劳动”作为载体的教育受课程条件的限制,也被职业院校丰富的、较为长期的实习实训课程所稀释,因此有必要对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进行纠偏,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控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需发挥特定专业大类情境和职业发展诉求的优势,建议将劳动教育专业教学相结合,以专业教师作为师资结构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实习实训的劳动教育效能,注重对劳动的内在体验和主动追求,体现智力劳动、智慧劳动,建立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制度保障体系。
黄婷婷任俊圣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教学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育人机制与的路径探索被引量:10
2018年
以育人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视角审视中观性的课程,将课程作为育人的核心载体。课程育人机制即确立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这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目标预设、课程内容设置、授课方式方法、课程考核模式。根据课程育人的基本要素,阐释了高职院校课程育人的一般路径,以"殡葬心理分析"课程为例进一步辨明了课程育人的具体路径。
任俊圣陈玉婷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育人殡葬
“课程思政”内涵的演进及其体用的发展被引量:3
2022年
“课程思政”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和实践的创生词,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来达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已成为大专院校立德树人之根本教育任务的教学理念表述。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本体是“立德”与“树人”两者关系的调适,其教学效用是促进各类课程的德育效果。课程思政教学处理的现行模式有两种,一是在各类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其显露,二是寻找课程思政元素以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这两种模式均扩大了“德”和“才”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适用阈,忽视了“德”与“才”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于大专院校专业特点,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成为挖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策略的教育发展。
任俊圣
关键词:教育教学立德树人专业课
高校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发展被引量:4
2023年
“课程思政”是协同“立德”与“树人”关系的新时代教育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行为认识论、教育价值论、教学方法论已达成了教育哲学共识。基于教育管理的组织实施、基于教改动力的教学调试、基于方法更新的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策略分别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以点带面”。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正在起步,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参照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模式取得了高速启动、迅速推进的收益,但未能显现继续教育的特色而出现了同质化现象。高校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应该且可能获得特色发展,继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并力求反作用于高校继续教育的总体质量。为此,根据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定位、学生群体、课程教学的特质分析,提出了高校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方法、教学改革策略、课程建设步骤的特色发展方向。
任俊圣陈玉婷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教育管理课程
论殡葬服务的客体被引量:2
2010年
殡葬行业内外对殡葬服务客体的界定不明确,出现殡葬服务业"赚死人钱"等不恰当的说法。殡葬服务的客体是丧家,"丧家"作为服务客体的认同受到殡葬服务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和丧家的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殡葬服务客体误解。澄清殡葬服务的客体,不仅是殡葬实践工作的理论准备,也是改善殡葬业自身形象的需要。
任俊圣
关键词:殡葬死者心理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基于高职专科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双高”建设背景,然后分析了“立德”与“树人”的教育哲学关系,接着说明了“树人”分化的历史阶段性,以及“立德”的不变与变量选择,最后论述了“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
任俊圣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及分类实施
2023年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丰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建构了与思政课程的外部关系,引领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及相关研究受具体课程微观视角的牵制,发展效果和速度受到了制约,有必要在广阔的视角下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化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指引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结构和过程的改革,对教学价值、教学逻辑、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其基本目标包括丰富教学价值内涵、延伸教学逻辑链条、提升教学模式容量。受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的显著取向使得“树人”与“立德”之间的张力更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更迫切、形势更复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施有必要参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专业大类作为分类变量,依据“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课程思政与职业社会化相协同”、“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化、常态化”的原则,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分类体系。分类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在“前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课程的内部结构、课程的自身建构、课程的外部环境共三个向度的教学扩容处理。
陈玉婷任俊圣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专业课程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