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9篇细胞
  • 6篇原发性
  • 5篇胆管
  • 4篇预后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细胞瘤
  • 3篇胆囊
  • 3篇胆囊癌
  • 3篇胆囊肿瘤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细胞瘤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原发性胆囊癌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酶链反应
  • 3篇囊肿
  • 3篇聚合酶

机构

  • 23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七人...

作者

  • 25篇佟玉兰
  • 22篇田雨霖
  • 18篇郭仁宣
  • 13篇郭克建
  • 6篇沈魁
  • 6篇何三光
  • 4篇李继光
  • 4篇张浩
  • 4篇许元鸿
  • 3篇王兆元
  • 3篇张德洲
  • 3篇董明
  • 3篇杨茂栋
  • 3篇郑新宇
  • 2篇刘小方
  • 2篇赵梅芬
  • 2篇周建平
  • 2篇王勇
  • 1篇高喜廉
  • 1篇张丽霞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实用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被引量:4
2001年
周建平苏东明李继光郭仁宣佟玉兰
关键词:结肠癌病例报告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38例原发性胆囊癌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测定。结果PCNA在原发性胆橐癌中的表达阶性率为45.6±36.1%,表达呈异质性,且PCNA指数无论是高、中、低分化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P<0.05%)。生存期分析表明,PCNA高值组生存划短,预后不佳。PCNA指数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在各病理组织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表达在原发性胆囊癌鉴别诊断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许元鸿郭仁宣郭克建佟玉兰田雨霖范波
关键词:胆囊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外科治疗(附53例报告)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报告肝门部胆管癌53例。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出现黄痘,由于本病少见容易误诊,本组来院前误诊34例(64.2%)。51例B超检查中47例见肝内胆管扩张。CT检查5例,均有肝内胆管扩张,4例于肝门部见有团块影。53例中31例采取手术治疗,肿瘤切除10例(32.3%),切除术后死亡2例,切除术后出院的病人均获长期随访。本文着重探讨术中如何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注意事项及术式选择。
田雨霖沈魁佟玉兰郭仁宣张德洲何三光
关键词:胆管瘤外科手术
c-myc基因与胆管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c myc基因与胆管癌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 mycmRNA在30例胆管癌中的表达,同期胰头癌切除之胆管10例做正常对照。结果:c mycmRNA在胆管癌中的表达率为53.3%,对照组中无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c mycmRNA阳性率与胆管癌细胞分化程度、原发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c myc基因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与胆管癌有关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王耀辉孔凡民佟玉兰
关键词:癌基因超表达杂交胆管癌
c-fos基因在胆管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张浩郭仁宣郭克建佟玉兰王兆元田雨霖
关键词:肝癌预后C-FOS基因
PCNA和EGFR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1999年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原发性胆囊癌(primarygall-bladdercarcinoma,PGC)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
许元鸿郭仁宣郭克建佟玉兰田雨霖韩力
关键词:胆囊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EGFR预后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0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1991年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少见,早期缺乏症状,多数病人就诊较晚,常以腹部肿块或肿块压迫邻近组织、脏器出现症状时才获诊断,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均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切除率很重要.强调运用各种影象学检查技术,尤其是B超,在腹部肿块的诊断中应视为首选检查方法.在治疗上作者的观点是:对恶性肿瘤应尽可能地彻底切除,并广泛切除受累的邻近组炽.若为良性肿瘤则不应实行危及患者生命的冒险手术,不要勉强行肿瘤完整切除.
张德洲佟玉兰田雨霖王立明崔雪林赵梅芬何三光沈魁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87例病理分析
1991年
腹膜后富有多种组织和器官,如脂肪、纤维性结缔组织、肌肉、血管、淋巴及神经等组织和胰、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上述组织和器官均可发生肿瘤,故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类型颇多.我院自1977年1月至1991年1月,对87例原发性腹膜后非器官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对全部病例标本做了病理组织学检查。
王兆元李辛薇钟鸣张德洲佟玉兰田雨霖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病理
规则性脾脏部分切除术(附2例报告)被引量:9
1996年
由于对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的发现和对脾功能的重新认识,临床医师开始探讨脾脏部分切除术的可能性。在脾内存在数个'无或少血管分布'的裂隙,为临床实行脾脏部分切除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目前脾脏部分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新术式,甚至有的学者已在探讨经腹腔镜的脾脏部分切除术。但其外科手术技术及操作尚不规范也未统一,手术失败率较高。近年来我院为2名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成功地实施了择期的脾脏部分切除术,我们称之为规则性脾脏部分切除术。现就此术式的基本手术技术作一介绍并加以讨论。
李继光田雨霖佟玉兰杨茂栋
关键词:脾切除术部分切除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5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1993年
报告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5例的诊治结果,其中14例可扪及腹部肿块,3例伴有急性胰腺炎,2例伴有黄疸。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本病,其中3例为恶性。B超检查阳性率为100%,定位准确率66.6%;CT检查8例均为阳性,定位准确率75%。12例良性者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经适时手术,除恶性外,预后均良好。
佟玉兰徐刚田雨霖郭克建郭仁宣慈福承何三光沈魁
关键词:外科手术胰岛肿瘤细胞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