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动图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充血性
  • 2篇米力农
  • 2篇超声心动图
  • 2篇充血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塞患者
  • 1篇心力衰竭病人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起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机构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兴斌
  • 4篇曾焕琼
  • 3篇黄德嘉
  • 2篇饶莉
  • 2篇林蓉
  • 2篇方元
  • 2篇文山
  • 2篇姜建
  • 2篇曾智
  • 1篇张立
  • 1篇尹秋熙
  • 1篇张庆
  • 1篇初宁
  • 1篇段璞
  • 1篇邓锡伟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产米力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临床疗效被引量:10
1994年
为验证国产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对40例CHF患者分①血流动力学观察组10例,采用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自身交叉试验,②临床观察组30例,又等分为米力农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观察组用米力农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27.4%,平均肺动脉压下降24.5%,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20.6%,心脏指数增加12.8%,均P<0.05;临床观察组中的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11例(11/15,73.3%),而安慰剂对照组仅4例(4/15,26.7%),两相比较,P<0.05。表明:应用国产米力农,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和心功能。
文山黄德嘉尹秋熙曾智姜建曾焕琼方元段璞邓锡伟刘兴斌
关键词:米力农充血性血液动力学心脏功能
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0年
为验证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采用随机双盲法将3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分为米力农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米力农组每博量由38.5±5.34增加到64.93±6.46ml,心排血量由3.39±0.42增加到5.28±0.55L/min,心脏指数由2.01±0.42增加到3.21±0.57L/min2,射血分数由0.23±0.05增加到0.35±0.06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安慰剂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米力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1例(11/15例,73.3%),而安慰剂组仅4例(4/15例,2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显示,米力农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和心功能。
曾焕琼文山黄德嘉刘兴斌方元
关键词:米力农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药物疗法
双心室起搏在严重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双心室心脏起搏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及其在严重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III或IV级 ,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间≥ 12 0ms。经锁骨下静脉将左心室外膜起搏电极置于心脏后侧支静脉 ,按常规方法安置右心房和右心室电极。起搏器程控为DDD工作方式 ,AV间期设置为 10 0ms。在 12个月随访中 ,观察临床、心电图、运动试验 (6min步行距离 )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  (1) 4例均成功安置双心室心脏起搏器 ,术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缓解 ,并于手术后 9~ 2 0d出院。出院前停用所有静脉用药 ,包括利尿剂、强心剂和扩血管药 ;(2 )随访 :4例心功能均改善一级 ,6min步行距离增加 76~ 2 84m。超声心动图显示 :左心室和左心房前后径分别减小 3~ 7mm和 2~ 7mm ,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 4%~ 7%。结论 对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 ,以心房为基础的双心室起搏能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黄德嘉曾智刘兴斌初宁林蓉饶莉姜建张立
关键词:严重心力衰竭双心室起搏
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塞患者的乳头肌收缩功能及其与二尖瓣返流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 2 0例正常人和 2 5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前后乳头肌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长度 ,计算出缩短分数。结果表明 ,心肌梗塞患者乳头肌功能是降低的 ,乳头肌功能降低是心肌梗塞患者二尖瓣返流原因之一。
曾焕琼刘兴斌林蓉张庆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肌梗塞二尖瓣返流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 ,发展快 ,由于其发生部位和器官受压及组织穿破程度不同 ,其临床表现复杂 ,易被误诊 ,如不能及时诊断 ,正确处理 ,易引起死亡。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对我院收治的 1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析 ,以加强诊治工作。
曾焕琼刘兴斌饶莉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