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4篇急性
  • 3篇血管
  • 3篇脑卒中
  • 2篇血浆
  • 2篇血性
  • 2篇手术
  • 2篇缺血
  • 2篇康复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骨折
  • 2篇发病
  • 2篇TOAST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电图
  • 1篇多普勒检查
  • 1篇胸腰椎
  • 1篇血管瘤

机构

  • 12篇苏州市立医院
  • 4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4篇刘毅
  • 6篇裴少芳
  • 5篇郝跃峰
  • 3篇庞智
  • 2篇董万利
  • 2篇顾永泉
  • 1篇徐颖
  • 1篇肖其华
  • 1篇周华
  • 1篇吴乾
  • 1篇袁振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肌内效贴复合修复材料
一种肌内效贴复合修复材料,包括肌内效贴片、棉纱、棉纱固定布、弹性布;所述肌内效贴片包括棉布层以及涂覆于棉布层内表面的医用胶层;所述弹性布位于棉布层以及棉纱固定布之间;所述弹性布连接棉布层以及棉纱固定布;所述肌内效贴片设有...
袁振郝跃峰刘毅庞智杨卫星张乐驰卞宁
文献传递
一种利于插拔的胃空肠管
一种利于插拔的胃空肠管,包括柱形管体、膨胀泡;所述膨胀泡为复数个;所述膨胀泡位于柱形管体外侧壁;所述膨胀泡外表面设有缓溶膜层;所述膨胀泡为中空结构;所述膨胀泡包括半透膜壁;所述半透膜壁设有酸缓溶结;所述膨胀泡外侧壁设有固...
袁振郝跃峰庞智杨卫星刘毅管骏涛王娟
文献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登记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TOAST标准进行分型,分为5组(亚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SVA组)、其他原因卒中组(SOE组)和不明原因卒中组(SUE组)。检测各亚型的Fib水平,并分析LAA组Fib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构成中,最多为LAA组(42.2%),其次分别为SVA组(23.3%),CE组(18.8%)和SUE组(14.3%)。与对照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组Fib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中,LAA组的Fib水平最高,与其他亚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LAA组为研究对象,Fib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结论血浆Fib的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血浆Fib的水平,可以为急性脑卒中各亚型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刘毅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卒中TOAST分型
脑电图检查在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癎定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癎在术前脑电图(EEG)检查对于致癎灶定位的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以癫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20例。术前进行1至2周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严格根据癫癎手术要求进行定位评估,切除致癎灶,对EEG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癫癎发作完全消失(满意)12例,癫癎发作减少50%以上(良好)6例,效果差2例,无l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以癫癎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致的EEG定位评估有利于提高疗效。
顾永泉肖其华刘毅董万利黄思庆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脑分水岭梗塞颅颈部MRA、彩色多普勒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颅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及彩色多普勒检查36名脑分水岭梗塞患者(患者组)和36名正常人(对照组)的颅颈部血管情况,比较二者的影像学资料差异。结果 MRA检查显示患者组中共有32人发现脑血管异常改变,而对照组中只有1人。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患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86±0.17mm)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0.71±0.11mm)(P<0.05)。结论颅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脑分水岭患者的颅内动脉病变的筛查,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毅裴少芳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塞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彩色多普勒
胸腰椎骨折手术3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3种手术方式: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椎旁入路开放手术、经皮手术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文献发表时间为1982年1月至2017年6月,并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6期)。并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5项观察性研究,共1 11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手术时间更少。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但术中X线暴露时间更长。与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更低,末次随访Oswestry残疾指数更低,而该3项指标,经皮手术组与椎旁入路开放手术组相比则无差异。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Cobb角矫正度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比更小,但经皮手术组的Cobb角矫正度丢失更低。经皮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的置钉错位率和术后感染率均无差异。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手术与椎旁入路开放手术的疗效相当,相比于传统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的优点,但需严格掌控适应证,且经皮手术与椎旁入路开放手术均不推荐用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
宗路杰郝跃峰刘毅袁振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META分析
卒中后睡眠障碍被引量:17
2019年
睡眠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原因不完全清楚,主要与梗死部位、神经递质、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它主要分为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和非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两类,其中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是较常见的类型。在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辅相成。临床医师应增强意识,尽早识别卒中后睡眠障碍类型,予以干预,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亚丽裴少芳刘毅
关键词:卒中睡眠障碍发病机制
tDCS后效应对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后效应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15例。所有治疗组都进行系统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1给予作业治疗(OT)及tDCS治疗,OT在tDCS治疗前进行(即OT+tDCS),观察组2给予tDCS治疗后联合OT训练,OT在tDCS治疗后即刻开始(即tDCS+OT)。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及Jebsen-Taylor手功能(JTT)评定,评估患者手功能及运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U-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且观察组2评分更高于观察组1(P<0.05)。治疗后,3组患者JTT手功能评测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测试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且观察组2治疗前后时间差值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tDCS后效应期加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
叶阗芬余齐卫刘毅袁振徐颖
关键词:卒中手功能后效应
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及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 调查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分析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2632例,调查每例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45岁的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分析,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老年脑卒中(≥60岁)患者作为对照,关注性别及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肾脏病、及其他少见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006~2009年度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66.37岁,比2002~2005年度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69.52岁提前了2.15岁,(t=2.76,P〈0.01,统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45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比率越来越高,2006~2009年间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2002~2009年间青年脑卒中发病比率3.5%增加了1.3%个百分点,(u=2.65,P〈0.01,统计有显著性差异).青年脑卒中伴有高血压42.8%(48)、高血脂33.6%(38)、不良生活习惯28.3%(32)、糖尿病15.9%(18)、心脏病14.2(16/113)、肾脏病13.2%(15)、等是本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是本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裴少芳金兴中刘毅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年龄分布青年
血浆脂蛋白(a)与缺血性卒中新TOAST分型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缺血性卒中新TOAST各分型的相关性。方法1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新TOAST标准进行分型,检测各亚型Lp(a)水平,分析Lp(a)与各亚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该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构成中,最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AT)64例、其次为小血管病变(smallarterydisease,SAD)46例、其他原因明确的卒中(strokeofotherdeterminedetiology,SOD)29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26例、和原因不明性卒中(strokeofundeterminedetiology,SUD)5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Lp(a)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中,AT组Lp(a)水平最高,与其它各亚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以AT为研究对象,Lp(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浆Lp(a)的水平与新TOAST分型中AT亚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为及时准确的病因学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毅裴少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