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自成

作品数:5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庆阳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6篇小麦
  • 38篇冬小麦
  • 14篇冬小麦新品种
  • 11篇选育
  • 11篇丰产
  • 7篇杂交
  • 7篇系谱
  • 7篇系谱法
  • 7篇抗旱
  • 6篇小麦品种
  • 5篇性状
  • 5篇有性杂交
  • 5篇栽培
  • 5篇稳产
  • 5篇抗旱丰产
  • 5篇旱地
  • 4篇冬小麦品种
  • 4篇育种
  • 4篇栽培技术
  • 4篇品种选育

机构

  • 50篇陇东学院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作者

  • 51篇刘自成
  • 40篇杨虓
  • 24篇张成
  • 23篇孟建军
  • 20篇施万喜
  • 16篇乔岩
  • 4篇杨九虎
  • 3篇谢惠民
  • 2篇张红霞
  • 2篇卢启科
  • 1篇王晓娟
  • 1篇陈伟英
  • 1篇米发杰
  • 1篇杨杰
  • 1篇窦有恒
  • 1篇吕多玉
  • 1篇赵建萍
  • 1篇宋曦
  • 1篇李志军
  • 1篇齐晓慧

传媒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甘肃农业科技
  • 5篇甘肃农业
  • 4篇中国食物与营...
  • 4篇陇东学院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量元素对小麦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Zn2+、MoO42-、BO32-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方法]供试小麦品种分别为陇育0456和陇育4号.ZnSO4·7H2O、Na2MO4·2H2O、H2BO3 、1%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均分别为0.1%、0.3%、0.5%.[结果]浓度0.1%的Zn2+对小麦种子发芽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0.3%、0.5%的Zn2对小麦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浓度0.1% ~0.5%的MoO42-、BO32-对小麦种子发芽均有胁迫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胁迫作用增强;BO32-对小麦种子发芽胁迫作用最大,MoO42-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居中.[结论]同一离子不同浓度对同一品种小麦种子萌发有不同效应.同一离子同一浓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发芽效应不同.不同离子同一浓度对同一品种小麦种子发芽率亦不同.适宜的微量元素种类及浓度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刘自成杨虓杨艳丽
关键词:小麦种子
抗旱优质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庆农8号
2006年
张成孟建军刘自成杨虓
关键词:优质丰产抗旱品系比较试验父本杂交育种目标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6号
2016年
陇育6号由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利用西峰27号为母本、89-235-11-2-1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后代选择、产量比较、品质分析、抗性与生态适应性鉴定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
刘自成杨虓张成施万喜孟建军乔岩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后代选择母本
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被引量:1
2017年
陇东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常年冬小麦播种面积约30万hm^2,该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属我国北部冬麦区的边缘地带,地形、地貌、自然生态条件较为复杂,低温冻害、干旱少雨、条锈病、红矮病、黄矮病时有发生,干旱是导致该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历经12年试验研究,选育出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原代号陇育0456。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6015。
张成孟建军施万喜刘自成杨虓乔岩
关键词:抗旱丰产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生态条件播种面积低温冻害
陇东旱塬冬小麦育成品种(系)HMW-GS组成研究
2013年
采用SDS-PAGE技术对陇东旱塬地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HMW-G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份材料中HMW-GS有8种,分别为:Null、1、2*、7+8、7+9、5+10、2+10;亚基组成以Null、7+8、2+12(40%)和Null、7+9、2+12(30%)为主,大部分缺乏5+10,1,17+18,14+15等优质亚基。优质亚基(1、7+8、5+10)在地方品种白齐麦和早先育成品种庆丰1号中出现,而在近年育成的品种中却没有出现,在今后小麦育种中应加强对这2个优质亚基的应用。
刘自成杨虓谢惠民
关键词:冬小麦HMW-GS育成品种陇东旱塬
正宁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相关气象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多年来正宁县及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和条锈病发生规律,分析了该县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的气象因素及病菌孢子传播途径,并提出了该县小麦条锈病流行暴发与气象因素的因果关系及防病措施。
杨虓刘自成杨杰
关键词:条锈病气象
抗旱、丰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3号
2019年
陇育13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根据陇东旱塬地冬小麦生产对品种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等要求,于2008年以自育高代品系9917-2-2-1-1为母本、临旱512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旱、丰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8。
孟建军张成施万喜刘自成杨虓乔岩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冬小麦生产系谱法选育有性杂交抗旱
对冬小麦新品种陇育3号的综合评价
2012年
应用9166-1-1×罗马尼亚1号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陇育3号,中熟,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群体整齐,成熟落黄好,株型紧凑,株高90cm左右,长芒、穗纺锤形,穗层整齐,红粒、角质,千粒重38克,容重827g/L.在旱作丰产稳产性,抗寒、抗冻性、抗病性、抗倒性、抗穗发芽性和成熟落黄等方面优于当地推广品种兰天4号、西峰20号、27号、28号,长6878,陇鉴301等,品质优良.在适种区平均产量238.12kg,较对照西峰27号平均增产14.97%.适宜在甘肃的庆阳、平凉、定西,宁夏的固原,陕西的延安等旱地推广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杨虓刘自成张成孟建军施万喜乔岩
关键词:丰产稳产冬小麦
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2016年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明确冬小麦抗寒性是否与芒性状有关。[结果]所有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返青期,其中有芒品种陇鉴102、西峰27号及无芒品种GB20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有芒品种陇育3号及无芒品种中梁30、天00102-2-2-1-1最弱。而有芒小麦和无芒小麦群体间在越冬期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冬小麦的芒性状与其抗寒性没有关系,生产上不能将其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依据。
杨虓贾娜娜刘自成
关键词:冬小麦低温胁迫抗寒性
陇东旱地冬小麦品种“陇育4号”产量与氮、磷、密度三因子数学模型的优化解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冬小麦陇育4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并进行模拟寻优,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与施磷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贡献最大,播种量对产量贡献仅次于氮肥,磷肥对产量贡献最小。建立的氮肥、播种量和磷肥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要因素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筛选出陇育4号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产量稳定在300~360kg/666.7m^2的栽培高效农艺措施方案为:播量24.1~28.5万基本苗/666.7m^2,N9.6~13.5kg/666.7m^2,P2O56.4~10.6kg/666.7m^2。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区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增氮控磷才能确保陇育4号个体与群体关系之间的协调性、氮磷肥使用效率和稳产性。
乔岩杨芳杨芳张成孟建军施万喜杨虓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模式数学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