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成

作品数:35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1篇小麦
  • 29篇冬小麦
  • 16篇冬小麦新品种
  • 12篇选育
  • 11篇丰产
  • 7篇杂交
  • 7篇系谱
  • 7篇系谱法
  • 7篇抗旱
  • 6篇育种
  • 5篇有性杂交
  • 5篇稳产
  • 5篇抗旱丰产
  • 4篇栽培
  • 4篇品种选育
  • 3篇蛋白亚基
  • 3篇选育报告
  • 3篇亚基
  • 3篇栽培技术
  • 3篇品系

机构

  • 35篇陇东学院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固原市农业技...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35篇张成
  • 24篇孟建军
  • 24篇刘自成
  • 24篇杨虓
  • 21篇乔岩
  • 20篇施万喜
  • 5篇杨芳
  • 1篇姚志龙
  • 1篇赵建萍
  • 1篇宋曦
  • 1篇王汉宁
  • 1篇卢启科
  • 1篇徐丽蓉
  • 1篇马剑
  • 1篇柴薇薇

传媒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陇东学院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种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东地区部分冬小麦品种(系)HMW-GS的组成与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本实验通过SDS-PAGE技术,对陇东地区部分冬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亚基组成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冬小麦品种(系)存在16种亚基组合类型,以N,7+8,2+12亚基含量丰富,其出现频率占品种(系)总数的36.50%,而含5+10亚基的亚基组合类型只有3种,仅占品种(系)数量的9.62%。Glu-1位点遗传多样性单一,Glu-A1位点仅有2种等位变异形式,N亚基频率最高(71.15%);Glu-B1位点有4种等位基因变异形式,7+8亚基频率最高(59.62%);Glu-D1位点上有6种等位基因变异形式,2+12亚基频率最高(61.54%)。通过对地方品种、育成品种(系)和引进品种HMW-GS组成比较发现,地方品种亚基的组成类型呈现出组成单一,优质亚基少的特点;而外引品种和育成品种亚基类型较为丰富,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优质亚基。
乔岩张成徐丽蓉
关键词:冬小麦GLU-1亚基组合
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1号
2018年
陇育11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以自育国审品种陇育5号作母本、太13907作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经系谱法连续选择育成的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品种。其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05。
施万喜张成孟建军刘自成杨虓乔岩
关键词:抗旱丰产冬小麦品种杂交育种系谱法
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生产影响要素及育种目标与策略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对自然因素分析指出,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干旱少雨,低温寡照,病虫危害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小麦育种实践,提出小麦产量结构模式,旱地品种特征特性和抗旱、抗寒、抗病、优质育种目标。提出了旱作种质引进创新,选择当地品种作亲本,采用聚和杂交,利用逆境定向选择,多生态水、旱交替选育,实行穿梭育种,多元化抗锈育种,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的育种策略。
张成
关键词:冬小麦自然因素育种目标
陇东旱地冬小麦新品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研究陇东地区冬小麦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对2011~2012年度陇东地区旱地冬小麦参试品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度与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农艺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是:穗粒数﹥千粒重﹥基本苗﹥容重﹥饱满度﹥穗长﹥株高﹥条锈病﹥小穗数﹥旗叶面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穗粒数、千粒重和基本苗)对所考察性状总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5%,反映了考察性状绝大部分信息。研究表明:选择穗粒数、千粒重及基本苗分蘖成穗率综合优势较高,株高、穗长适中,容重和饱满度较好的品种(系)是提高陇东旱地冬小麦产量的重要保证。
杨芳张成乔岩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陇东旱地冬小麦品种“陇育4号”产量与氮、磷、密度三因子数学模型的优化解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冬小麦陇育4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并进行模拟寻优,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与施磷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贡献最大,播种量对产量贡献仅次于氮肥,磷肥对产量贡献最小。建立的氮肥、播种量和磷肥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要因素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筛选出陇育4号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产量稳定在300~360kg/666.7m^2的栽培高效农艺措施方案为:播量24.1~28.5万基本苗/666.7m^2,N9.6~13.5kg/666.7m^2,P2O56.4~10.6kg/666.7m^2。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区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增氮控磷才能确保陇育4号个体与群体关系之间的协调性、氮磷肥使用效率和稳产性。
乔岩杨芳杨芳张成孟建军施万喜杨虓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模式数学模型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选育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陇育5号冬小麦新品种是以西峰20号作母本,庆农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2—2014年的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4 779.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7.0%。该品种全生育期269~275 d,株型紧凑,结实性好,抗旱、抗寒,适宜在甘肃陇东、定西及宁夏固原、山西长治及晋城等地推广种植。
姜华孟建军施万喜刘自成杨虓张成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被引量:1
2015年
陇育5号是由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用西峰20号作母本,庆农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并经多年、多点生态适应性、抗逆性鉴定、品质分析等育种程序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麦2012012)。2014年通过国家北部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国家北部旱地冬小麦生产试验。1特征特性陇育5号属强冬性、中熟多穗型品种。
施万喜张成孟建军刘自成杨虓乔岩
关键词:抗旱丰产系谱法选育旱地冬小麦多穗型品种有性杂交
陇东庆农号小麦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比较分析,庆农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1.2%~24%,株高降低5~10cm,蛋白质含量提高0.08%~1.89%,赖氨酸含量提高0.13%~0.22%,抗旱、抗病性增强。指出选择适应当地条件品种作亲本之一;进行抗旱、抗寒、抗青干定向选择;保证足够穗数,提高穗粒数和粒重,产量三要素协调是育种的关键。今后应加强选育优质专用品种,挖掘穗粒数和粒重的增产潜力,进一步协调丰产与稳产的关系。
张成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策略
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0号被引量:2
2020年
陇育10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9年以宁县农技中心选育抗旱、抗寒性强的宁麦9号为母本,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矮秆、大穗太13907中间品系材料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8。
孟建军张成施万喜刘自成杨虓乔岩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系谱法选育矮秆农技中心有性杂交
抗旱优质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庆农8号
2006年
张成孟建军刘自成杨虓
关键词:优质丰产抗旱品系比较试验父本杂交育种目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