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桢

作品数:112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文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诗歌
  • 17篇新诗
  • 16篇文学
  • 12篇文化
  • 11篇都市
  • 10篇抒写
  • 9篇城市抒写
  • 8篇写作
  • 7篇诗学
  • 7篇女性
  • 7篇小说
  • 6篇代文
  • 6篇意象
  • 6篇中国新诗
  • 5篇叙事
  • 5篇现代诗
  • 4篇当代诗
  • 4篇城市
  • 3篇当代诗歌
  • 3篇当代文学

机构

  • 97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7篇卢桢
  • 5篇罗振亚
  • 1篇何平
  • 1篇黄平
  • 1篇刘波
  • 1篇吴聪聪
  • 1篇李斌
  • 1篇张柱林
  • 1篇刘阳扬
  • 1篇唐诗人
  • 1篇蒋登科
  • 1篇黄伟林
  • 1篇杨庆祥
  • 1篇金理
  • 1篇陈爱中
  • 1篇王威廉
  • 1篇马新朝
  • 1篇李少君
  • 1篇樊迎春

传媒

  • 9篇群言
  • 7篇南方文坛
  • 6篇诗探索
  • 4篇文艺争鸣
  • 4篇当代作家评论
  • 4篇扬子江(诗刊...
  • 3篇文艺评论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小说评论
  • 2篇文艺研究
  • 2篇诗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中国诗歌研究...
  • 2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魂自治者的风景美学——论李少君的诗被引量:1
2017年
在新世纪诗坛,李少君的写作多以自然景物作为兴发对象,富含遣情自然的现代诗思和追慕古雅的情感旨趣,同时不忘人间烟火,擅于从生活现场就地取材。其精准的控制力和恰适的分寸感,保证了情感表达的纯粹、洁净与精致。他以“文学自然”的方式调试内心的心灵速度,使之在高速运转的城市语境下实现“减速”,从而触发来自灵魂内部的澄澈感受。在诗人笔下,城市与乡村并未形成思维模式上的对立,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周旋在物质文化的琐碎细节中,
卢桢
关键词:灵魂诗坛美学自治自然景物情感表达
瓦尔特到底是谁?
2019年
1961年,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故乡萨拉热窝,他曾生动地写道:在萨拉热窝,如果你躺在床上,通宵不寐,那么你便可以学会辨认萨拉热窝之夜的种种声音。天主教大教堂的钟,以丰富坚实的声音敲着午夜两点。悠长的一分钟过去了。然后你会听到,稍稍微弱些,但带着颤音的东正教教堂的钟,也是敲着午夜两点。接着,稍稍刺耳,而且比较遥远些的贝格清真寺的钟敲了十一响。
卢桢
关键词:中国人
用诗歌叩击城市之门
2023年
冯娜:卢桢兄,你好,很高兴有机会和你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城市诗歌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当代诗歌写作和研究中,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关于“城市文学”“城市诗歌”的话题逐渐成为“显学”,有些杂志甚至开辟了“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等名目的专栏。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城市文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参照物是过去的以乡土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文学。
冯娜卢桢
关键词:城市诗歌都市文学乡土经验诗歌写作显学
活出来的诗歌——谈祝立根的诗作
2021年
读了祝立根的一些作品,可以捕捉到山、水、夜晚、梦境这些关键词。来自水边的漫游经验,以及故乡中的自然物象切近了诗人心中的远方,也表现出他试图在超验世界中言说自身、让灵魂自由发声的强烈愿望。在以往的阅读中,我感受到祝立根的诗歌非常强调一种个人化的经验式写作,用真实的生命体验为时代增添注脚,为个体的生存铭刻印记,既是他的诗观之一,也能有效建构起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对话性。
卢桢
关键词:对话性自然物象诗观关键词
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诗歌的语体建构被引量:1
2014年
现代诗人通过抒写都市及都市人的生存意识,拓展了诗歌的象征系统和精神空间;同时,诗人对都市空间、运动和变化的反映,也为新诗语体的生成与建构起到了"塑形"的作用。在都市文明的影响下,一部分新诗人率先建立起和现代都市风貌、速度、节奏相对应的语体结构,成为新诗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质。
卢桢
关键词:都市文化中国现代诗歌都市意象语言节奏
早期新诗人的海外风景体验与文学书写被引量:2
2022年
海外风景体验高度参与了早期新诗人“体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为写作者的外部感觉经验、内在心理经验以及诗歌表达经验之间的联络与转化建立起有效的通路。异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拓展了诗人认知风景的视域,受传统风景观念与域外旅行理念的双重激发,他们确立了蕴含比较意识的文化视野,并通过古典诗学传统、故国乡土记忆、异国文化视角和民族国家观念这四种滤镜,实现了观景“装置”的更新。体现在述景策略上,诗人时常以“旅行者”的形象选择、组织视觉信息和想象素材,既从多视点拟现真实立体的风景,又注重由“旅行”所指涉的漫游、漂泊等心理体验出发,将其沉淀为一类稳定的象征模式,从而扩大了早期新诗中写景一脉的表现范畴,对后继者产生了深刻影响。
卢桢
关键词:乡土记忆视觉信息异国文化早期新诗文学书写心理体验
都会与田园的经验遇合:新诗审美的一个向度被引量:1
2013年
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城乡的划分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显著特点。"无论是从哲学还是文学想象等多层面上,它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吴思敬在论述新诗百年发展时也说过:"新诗从诞生以来。
卢桢
关键词:文学想象意象群城市诗中华民国史山水田园诗
“穆旦与百年中国新诗: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九届研讨会”综述
2016年
为全面阐释穆旦的为诗为人之道,梳理穆旦研究的学术脉络,对穆旦研究这一'显学'进行学理估衡,同时深入总结百年新诗的经验和教训,进而为繁荣当下诗歌创作提供助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南开大学穆旦新诗研究中心于2016年6月18日至19日在南开大学举办了'穆旦与百年中国新诗: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九届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齐聚南开。
卢桢
探秘森林深处的布拉索夫
2019年
特兰西瓦尼亚在罗马尼亚语中的意思是'森林深处',此地多为山区,群山间星罗棋布着座座小城,规模最大的是布拉索夫—中欧保留中世纪文明最集中的城市,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首府,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笔下的吸血鬼之都。布拉索夫以经受火焰洗礼的黑教堂为中心,至今还保留着中世纪的街道景象,只是修缮不力,逢着阴天,便显得格外破败,仿佛一页生霉的老明信片。游客们来到布拉索夫,中心目的大概都只有一个--追踪中世纪的要塞,特别是那充满了强烈传说色彩的吸血鬼城堡。
卢桢
关键词:斯托克
批评是一场旅行
2022年
在《恶之花》的终篇《远行》中,波德莱尔写下“到未知世界之底去发现新奇”。身居深渊之底,无论地狱还是天堂,那种“发现”异质经验的可能,正是我们不断追逐旅行的动力。这句诗如箴言一般,给予文学批评者某些重要的启示。他可以把自己理解为旅行者,视批评为一场内蕴丰富的旅行。为了准备这场旅行,他理应调动所有的理论装备,充分激活感受的能力,栖身于文本的细致结构和内部肌理之间,揣度文学应然的理想风貌。
卢桢
关键词:波德莱尔旅行者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