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对语文的爱有多深——高中语文起始课教学案例
- 2019年
- 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尊重新课标,又要保证语文学科的主体地位,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非常重要,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直接影响。对高中语文起始课展开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你对语文的爱有多深""爱就要付诸行动"这两个环节。
- 吴巧阳
- 关键词:语文起始课
- 文言文情境代入式提问法探赜
- 2022年
- 情境代入式提问,能迅速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激发情感共鸣;读出个人见解,达成实现需要;自主建构体系,消解文言隔膜。还能将教师偶然迸发的思维火花转化为有理可依、有路可循的教学方法,从自发的“灵机一动”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动,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
- 吴巧阳
- 关键词:文言文提问法
-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途径被引量:1
- 2020年
- 进入高中,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从课文的类型上来说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篇幅大量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对古代文化要有深厚的积累和深度的理解;小说和散文的思想更加多元化和具有深刻性,这就需要学生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与人生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 吴巧阳
-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知识古诗词文言文
- 关于名作重读的对话被引量:2
- 2004年
- 语文教学不论怎么改革,总是离不开文本,如何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功力的体现。现在的语文教师培训总是过多地专注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之类,套用一个颇为时髦的概念就是忽视了语文教师的“元素质”。我所言的语文教师的“元素质”就是文本的解读能力。8年前钱理群教授身体力行地进行名作重读,现在许锡强老师又倡导名作重读,我理解的名作重读,就是名作新读,名作心读,名作自读,也就是用自己的视角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会名作,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新的见解,读出自己的个性,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 许锡强张平李亚亮吴巧阳卢菲菲楼茜屏徐俊慧
- 关键词:语文教师自读老师重读文本
- 山不过来,我过去——《发现》教学反思
- 2014年
- 仔细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语文》,我们就会发现,《意见》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总结探讨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 吴巧阳
- 关键词: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过程新课程实验教学建议语文
- 利用网络优势将时评的作用发挥极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文网络教学尝试
- 2020年
-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被迫转成网络教学。网络教学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现场反应,并且不能如平常般与学生自然地交流沟通,这让一线教师很焦虑,很迷茫,很无奈。笔者今年执教高三,上了几堂网络课后也深有感触。高三复习,作文是重头戏,也是个大难题。光说理论不行,还得经常实战。平时,学生就怕写作文,教师批改也痛苦。如今,采用网络教学,难度就更加大了。笔者设想:为什么作文复习一定要写完整的一篇作文呢?还有,作文复习为什么不借用网络上的优秀时评呢?优秀的时评一般都有两大特点:一是思考力,即理由充分有层次,也就是说作文要有深度;二是表达力,即话语简洁有力度,也就是说文字要老练,让读者读起来有味道、有震撼力。
- 吴巧阳
- 关键词:时评高三复习思考力表达力交流沟通
- 关于阅读: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 2022年
- 语文要得高分,需要长期阅读积累,多读,多思,多动笔,提升核心素养,舍此别无他法。文章从如何做到有效阅读、如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实施课堂阅读教学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平时的具体做法及案例,期待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理可依、有路可循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 吴巧阳
- 关键词:阅读教学
- 复习贵有道,遵路识斯真——以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观照当下高三语文复习
- 2019年
- 遵循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从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等复习课着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证有效且高质量地完成高三复习任务。
- 吴巧阳
- 关键词:教学最优化高三复习课
- 关注写作本体 注重教学指导 强调读者意识——美国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与识字课程框架》写作标准分析
- 2019年
- 分析美国马萨诸塞州于2017年通过的《英语语言艺术与识字课程框架》有关高中写作教学的表述可知,其具有如下值得我们关注的特点:一是以写作本体为主线设计课程;二是在各年级写作发展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很强的教学指导性;三是注重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 吴巧阳
-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程标准
- 学生作文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2015年
-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就是:不会审题.无法掌握材料要领,导致偏题甚至离题;面对作文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为凑字数在写,以致东拉西扯,毫无头序;为拿平均分,考前拼命记素材、记名句。最终导致作文能力越来越弱,以致恶性循环,丧失写作兴趣。
- 吴巧阳
- 关键词:学生作文作文题目作文能力平均分偏题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