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善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9篇腺癌
  • 7篇肿瘤
  • 6篇腺肿瘤
  • 6篇甲状腺
  • 5篇乳腺癌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腹股沟
  • 4篇修补术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疝修补
  • 4篇疝修补术
  • 4篇甲状腺癌
  • 4篇分化
  • 4篇分化型
  • 4篇分化型甲状腺
  • 4篇分化型甲状腺...
  • 4篇腹股沟疝

机构

  • 18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济南市中心医...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4篇孙善平
  • 14篇崔兆清
  • 12篇周长鑫
  • 11篇章阳
  • 9篇解磐磐
  • 5篇姚玉民
  • 4篇陈启
  • 4篇李文磊
  • 4篇张伟
  • 4篇焦德
  • 4篇田斌
  • 3篇陈连胜
  • 3篇李蕊
  • 3篇孙涛
  • 3篇臧益秀
  • 3篇鲁庆阳
  • 3篇刘保国
  • 3篇关众
  • 3篇王晓
  • 2篇任玉波

传媒

  • 4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上皮膜抗原(EMA)、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探讨EMA、EGP-2和CK19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乳腺癌患者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NM分期、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和PR表达状态等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细胞表达率与TNM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P<0.05)。3指标联合检测相对于2项或单项检测敏感度及准确性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EMA、EGP-2和CK19可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可能在乳腺癌预后预测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孙善平臧益秀王晓陈连胜田斌孙涛金广超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CA-15-3抗原角蛋白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上皮膜抗原/(EMA/)、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探讨EMA、EGP-2和CK19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取65例乳腺癌患...
孙善平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上皮膜抗原角蛋白
文献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得名于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具有较快的迁移速率。作为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的胞核内,其分布广泛、功能众多,不仅参与细胞核内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及修复等,而且对核小体结构的形态维持发挥重要作用。在理化因素及细胞内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可释放或分泌至细胞外,进而引发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发挥众多生物学效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HMGB1不仅作为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而且其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预后都关系密切。本文就目前HMGB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善平苏庆长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肿瘤生物学效应
S100A4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价值
目的:分析S100A4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强弱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推测S100A4蛋白是否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并对比S100A4蛋白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探讨S 100A4蛋白在乳...
刘保国李文磊周长鑫孙善平彭显更章阳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我院2005至2011年临床确诊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2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乳腺钼靶片及乳腺彩超,两名乳腺病理专业医师进行病理阅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浸...
崔兆清章阳孙善平鲁庆阳解磐磐周长鑫
文献传递
EMA和EG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上皮膜抗原(EMA)、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研究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乳腺癌及28例乳腺增生组织中EMA和EGP-2的表达水平。结果EMA和EGP-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生组织,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41%和91.30%,而在增生组织中则分别为21.43%和25.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指标的强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NM分期明显相关,TⅢ+Ⅳ组明显高于TⅠ+Ⅱ组;在癌组织中EMA和EGP-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74,P<0.01)。结论EMA和EGP-2的高表达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检测两者有助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
臧益秀孙善平王晓陈连胜田斌孙涛
关键词:乳腺肿瘤上皮膜抗原
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米炭组术中向患侧甲状腺内注入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照组则不予注射,均规范行原发灶处理及Ⅵ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数量、转移情况以及甲状旁腺意外切除率。结果纳米炭组平均每例检出淋巴结6.7枚(淋巴结黑染率为69.89%),对照组为3.6枚,P<0.05;纳米炭组共检出直径<2 mm淋巴结95枚(35.32%),对照组为30枚(22.90%),P<0.01。纳米炭组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50%,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21.19%、24.31%,P均>0.05;黑染与未黑染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74%、22.22%,P>0.05;纳米炭组病理检查标本中未发现甲状旁腺,对照组检出3枚甲状旁腺,但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染色效果良好,提高了淋巴结检出数量,从而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Ⅵ区淋巴结状态,提高了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为合理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及后续综合治疗提供帮助。
孙善平章阳崔兆清陈启张伟焦德周长鑫解磐磐刘保国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示踪剂纳米炭
Corona Mortis血管的解剖学特征及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CoronaMortis血管又称“死亡冠”血管,是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熟悉CoronaMortis血管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疝外科医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疝外科医师对CoronaMorris血管的解剖学知识及损伤后处理办法掌握不够全面。现查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CoronaMorris血管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以期增强疝外科医师对其了解并提高术中、术后的处理水平。
孙善平崔兆清章阳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解剖学特征疝修补手术手术安全性损伤后处理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和EGP-2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和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乳癌组)和2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病组)EMA和EGP-2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乳癌组外周血EMA和EGP-2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96%和28.30%,而在良性病组外周血表达率分别为0和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A和EGP-2 mRNA的检出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参数呈正相关;EMA和EGP-2 mRNA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性在乳腺癌组分别为52.83%和66.23%,相对于EPG-2 mRNA单项检测敏感度及准确性有明显升高,但与EMAmRN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MA和EGP-2联合检测时准确性明显升高,故两者可作为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有可能对乳腺癌的疗效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臧益秀孙善平王晓陈连胜田斌李均
关键词:乳腺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碘与甲状腺常见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常见疾病类型与甲状腺组织含碘量(组织碘)、尿碘的关系,并分析甲状腺疾病组织碘、尿碘相关性及组织碘、尿碘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1-01-01-2012-08-30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甲状腺手术标本108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4例,良性甲状腺疾病64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45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11例和桥本甲状腺炎8例),测定甲状腺组织碘、尿碘、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含量,并对所得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织碘的均值为(296.48±82.28)μg/L,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的(154.92±77.77)μg/L,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尿碘的均值为(248.41±92.05)μg/L,也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的(141.02±81.95)μg/L。在良性疾病组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组织碘的均值为(168.96±79.46)μg/L,显著高于滤泡性肿瘤组的(98.64±50.70)μg/L,组织碘与尿碘存在一致性,组织碘、尿碘与甲状腺功能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疾病间的组织碘、尿碘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碘参与了甲状腺恶性疾病的发生,且组织碘与其相对应的疾病人群中尿碘含量呈一致性表现,提示尿碘检测能够反映甲状腺组织含碘量,可用于甲状腺疾病性质的筛查,有助于个体化补碘的指导。
章阳解磐磐丁洁崔兆清孙善平周长鑫刘保国姜宝法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尿碘甲状腺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