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儿童
  • 7篇学龄
  • 7篇学龄前
  • 6篇队列研究
  • 5篇学龄前儿童
  • 3篇孕期
  • 3篇孤独症
  • 3篇出生队列
  • 3篇出生队列研究
  • 2篇孕前
  • 2篇社会
  • 2篇怀孕
  • 2篇怀孕期间
  • 2篇儿童孤独症
  • 1篇性别
  • 1篇依恋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模式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期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昆士兰理工大...

作者

  • 10篇孙艳丽
  • 7篇曹慧
  • 7篇严双琴
  • 7篇陶芳标
  • 6篇倪玲玲
  • 6篇顾春丽
  • 6篇邵婷
  • 6篇陶慧慧
  • 4篇黄锟
  • 3篇童世庐
  • 2篇陶勇浩
  • 1篇姚余有
  • 1篇王晓燕
  • 1篇郝加虎
  • 1篇江澜
  • 1篇李晴

传媒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状况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问题的发生状况,分析睡眠问题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对就读于马鞍山市91所幼儿园12363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评价儿童睡眠问题),运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学龄前版(BRIEpP)评定儿童的执行功能发育状况。结果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大,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功能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女童的执行功能得分显著低于男童(P〈O.05)。睡眠质量越好,入睡时间越短,睡眠障碍越少,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差(OR=1.93,95%CI:1.51~2.48)、入睡慢(OR=2.05,95%CI:1.52~2.78)、睡眠障碍多(OR=1.54,95%CI:1.35~1.76)是执行功能可疑的危险因素,其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对执行功能的发育有负面影响。家长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陶勇浩倪玲玲严双琴陶慧慧顾春丽邵婷曹慧孙艳丽童世庐陶芳标
关键词:睡眠学龄前儿童
2014—2015年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及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描述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的类型,了解其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于2014年4月—2015年6月,对就读于马鞍山市91所幼儿园12363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普查,运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BRIEF-P)评估儿童的执行功能发育状况,运用自编食物频率表(FFQ)评估儿童的饮食模式。运用二分类非条件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与其执行功能发育异常的关联。结果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大、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功能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可分为5种类型。"加工型"、"饮料型"和"零食型"饮食摄入越少,"素食型"和"健康型"饮食摄入越多,执行功能得分越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工型"饮食(OR=1.44,95%CI 1.20~1.72)、"饮料型"饮食(OR=1.22,95%CI 1.03~1.46)和"零食型"饮食(OR=1.28,95%CI 1.08~1.52)是执行功能的危险因素,"素食型"饮食(OR=0.80,95%CI 0.67~0.95)和"健康型"饮食(OR=0.84,95%CI 0.71~0.98)是执行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与饮食模式密切相关,"素食型"和"健康型"的饮食模式对其执行功能的发育有益。
陶勇浩倪玲玲严双琴陶慧慧顾春丽邵婷曹慧孙艳丽童世庐陶芳标
关键词:饮食模式学龄前儿童
母亲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样行为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发生孤独症样行为(SAT)的关联。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使用《妊娠特有焦虑量表》(PAQ)评定母亲孕早期、孕晚期妊娠特有焦虑情况。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进行随访,采用家长填写的《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对队列儿童进行SAT的筛查,共随访有CABRS评定结果的学龄前儿童3663名。采用二分类非条件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早期、孕晚期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SAT的关联。结果母亲孕早、晚期妊娠特有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25.5%(935/3663)、13.9%(501/3592),母亲孕早、晚期均出现妊娠特有焦虑的检出率为7.7%(278/3592)。学龄前儿童的SAT阳性率为7.9%(290例)。控NJL童性别、居住地、孕期增补叶酸、早产、孕期接触二手烟、父(母)亲文化水平、父(母)亲工作性质、家庭月收入等混杂因素后,母亲孕早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是学龄前儿童发生SAT的危险因素(OR=1.51,95%CI:1.11~2.04),孕晚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与儿童发生SAT无关联(OR=1.36,95%CI:0.82~2.22);与母亲仅孕早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或孕晚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的单独作用相比,母亲孕早期和孕晚期都存在妊娠特有焦虑症状对儿童发生SAT存在联合作用,导致儿童发生SAT的风险增加,其0R(95%C1)值为2.02(1.36—2.98)。结论孕期暴露妊娠期特有焦虑是儿童发生SAT的危险因素。孕妇在妊娠期应该尽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胎儿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孙艳丽邵婷姚余有陶慧慧倪玲玲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陶芳标
关键词:妊娠焦虑儿童学龄前孤独性障碍队列研究
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探讨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方法孕妇和孕期基本信息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该队列进行随访,最终3797名儿童纳入本次分析。相应性别及月龄儿童BMI高于WHO标准中BMI第85百分位数界定为超重,高于第95百分位数界定为肥胖(排除病理性及继发性肥胖者);参考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新修订的孕期增重推荐值判定母亲孕期增重情况。运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随访到的3797名母亲中,孕前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2.6%(858名)、7013%(2671名)、6.2%(234名)和0.9%(34名)。有孕期增重数据的3563名母亲中,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度者分别占12.4%(443名)、25.9%(922名)和61.7%(2198名)。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11.5%(437名),肥胖率为10.8%(411名)。控制分娩孕周、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6月龄母乳喂养和目前家庭月收入混杂因素后,母亲孕前超重肥胖(OR=2.01,95%CI:1.53~2.65)和孕期增重过度(OR=1.65,95%CI:1.35—2.03)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前低体重是保护因素(OR=O.49,95%CI:0.39~0.62)。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增重不适宜对儿童超重肥胖存在联合作用:与仅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或孕期增重不足的单独作用相比,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过度或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
邵婷陶慧慧倪玲玲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郝加虎陶芳标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怀孕期间超重队列研究
母亲孕期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探讨母亲孕期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孕期焦虑和抑郁症状。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进行随访,采用家长填写的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共随访有SDQ评定结果的3~6学龄前儿童3653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异常率分别为6.3%(229/3653)、7.5%(274/3653)、7.6%(278/3653)、2.8%(103/3653);困难总分异常率为7.6%(277/3653);亲社会行为异常率为10.9%(398/3653);影响因子异常率为27.4%(981/3577)。母亲孕早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7%(100/3653)、4.7%(171/3653);母亲孕中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0%(66/3375)、3.6%(122/3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孕龄、户口、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与母亲孕早、中期均无焦虑症状症状儿童的相比,母亲孕早、中期均有焦虑症状儿童情绪症状异常的风险较高,0R(95%CI)值为5.90(2.00~17.48);与母亲孕早、中期均无抑郁症状症状儿童的相比,母亲孕早、中期均有抑郁症状儿童情绪症状异常的风险较高,0R(95%CI)值为3.07(1.30一7.28);与母亲孕中期无焦虑症�
陶慧慧邵婷倪玲玲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陶芳标童世庐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怀孕期间队列研究
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EF)的影响。方法孕妇来自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出生队列(The China-Anhui Birth Cohort Study,C.ABCS)人群,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人群进行随访研究,共随访到学龄前儿童3803名,其中,32名学龄前儿童无EF评定结果,最终有3771名纳入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期母婴健康记录表》调查学龄前儿童父母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与职业暴露情况。采用父母填写的《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量表》(BRIEF-P)调查学龄前儿童EF发育情况。运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与儿童EF的关系。结果3771名学龄前儿童自我抑制控制指数(ISCI)、认知灵活性指数(FI)、元认知指数(EMI)、总执行功能(GE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8%(182例)、2.3%(88例)、16.5%(623例)、8.6%(324例)。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I.86,95%C!:1.36~2.54)、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3.60,95%CI:1.45~8.95)是学龄前儿童ISCI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6.72,95%CI:2.50~18.07)、孕前6个月父亲接触铅(OR=2.10,95%CI:1.25~3.54)是学龄前儿童兀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1.42,95%CI:1.18~1.71)、孕前6个月父亲接触铅(OR=1.30,95%CI:1.02~1.65)是学龄前儿童EMI得分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1.58,95%C1:1.24~2.01)和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2.39,95%CI:1.03~5.58)是学龄前儿童GEC异常�
倪玲玲邵婷陶慧慧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陶芳标童世庐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队列研究孕前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样行为的孕前和孕期危险因素的出生队列研究
目的:  描述孤独症样行为的流行现状,分析孤独症样行为儿童母亲在孕前及孕期的危险因素,探讨孕前及孕期危险因素的暴露与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样行为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建立的马...
孙艳丽
文献传递
婴儿期社会性反应评估对18月龄孤独症行为预测作用队列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识别孤独症在婴幼儿早期的行为发育特点,为早期干预赢得时机。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建立队列,记录各阶段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分阶段填写适当的《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并计算得分,在儿童18个月龄时,用《CHAT-23问卷》进行孤独症行为的筛查,计算3、6、9、12个月龄儿童社会性反应得分,并根据百分位数P25和P75将其划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采用χ~2方法分析18个月龄儿童的孤独症行为在各月龄不同分组中的分布情况,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月龄内婴儿的社会性反应与18月龄孤独症行为的关联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月龄(3个月±7 d)的婴儿1 207人,截止到18月龄,追踪到队列儿童共1 085人,筛查出孤独症行为儿童99人,检出率9.1%;3、6、9、12月龄的低分组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依次为16.1%、13.3%、13.7%和1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中低分组的孤独症行为检出率均高于高分组,且各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组是发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危险因素,3、6、9和12月龄的RR值(95%CI)分别为2.94(1.50~5.75)、3.28(1.32~8.09)、2.38(1.16~4.88)和4.90(2.08~11.49)。结论 虽然孤独症行为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在儿童12月龄内某些特定行为对ASDs具有预测作用,可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孙艳丽江澜王晓燕曹慧李晴严双琴陶芳标
关键词:婴儿
266例腹水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266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期待找到某些原因导致腹水的特点,给我们临床诊断不明病因的腹水患者提供一些参考思路,以便选择针对性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2月我院...
孙艳丽
关键词:腹水病因性别年龄
文献传递
儿童依恋对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儿童早期母婴依恋不仅仅是一种生存适应,还与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育息息相关。安全型依恋模式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行为和认知功能发育,并增强儿童乃至成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家庭稳定性;不安全型依恋可能降低儿童学习的效能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依恋对儿童终身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影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正在被揭示,为人们将其研究转化为育儿行为提供理论根据。
孙艳丽陶芳标
关键词:依恋认知发育社会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