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颖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痛风
  • 4篇蛋白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炎
  • 4篇关节炎
  • 4篇大动脉
  • 4篇大动脉炎
  • 3篇细胞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多发性大动脉...
  • 2篇性关节炎
  • 2篇生化
  • 2篇生化标志
  • 2篇生化标志物
  • 2篇双能CT
  • 2篇髓样
  • 2篇他汀
  • 2篇痛风患者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关节炎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孙颖
  • 13篇姜林娣
  • 7篇马莉莉
  • 5篇陈慧勇
  • 3篇张卓君
  • 3篇戴晓敏
  • 3篇周建军
  • 3篇丁玉芹
  • 3篇魏蕾
  • 3篇周易
  • 2篇邹和建
  • 2篇厉彦山
  • 2篇王臻
  • 2篇纪宗斐
  • 2篇曾蒙苏
  • 1篇侯君
  • 1篇历彦山
  • 1篇刘豪
  • 1篇丁玉琴
  • 1篇孔秀芳

传媒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第17次全国...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第十二届中华...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痛风患者足踝双能CT尿酸盐结晶沉积特点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应用双能CT分析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沉积特点,预测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相关的解剖和形态学特征。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痛患者84例(其中确诊痛风患者6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11例,单纯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5例),入选患者均完成足踝部双能CT检查。应用矿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解剖、形态学特征与关节炎症急性发作的关系。结果痛风组共发现278处尿酸盐结晶,最常出现结晶沉积的部位依次为第一趾中远端(18.2%)、第一跖趾关节(16.8%)、跟骨(17.5%)、胫骨下端(11.8%),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发现34处尿酸盐结晶沉积,分布趋势与痛风组相似。对患者结晶沉积部位与关节炎症急性发作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跖趾关节(χ2=8.47,P〈0.01)及胫骨下端(χ2=3.93,P〈0.05)出现结晶沉积的患者临床上更易出现相应部位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且第一跖趾关节附近的尿酸盐结晶如果沉积于肌腱(χ2=5.03,P〈0.05)或软组织(χ2=5.19,P〈0.05)中,更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而对于踝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如果其沉积于踝关节伸面(χ2=4.42,P〈0.05)或呈点状(χ2=4.76,P〈0.05)或为多个(χ2=4.97,P〈0.05)则更易出现关节炎症发作。并且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提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有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双能CT可以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的诊断及随防研究。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部位、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受累部位是否伴有软组织肿胀、骨侵蚀等因素,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有影响。
姜林娣周易孙颖丁玉芹周建军曾蒙苏邹和建
关键词:痛风双能CT尿酸盐结晶
脂肪因子与大动脉炎血管炎症相关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在大动脉炎血管炎症和管壁慢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59例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脂肪因子水平、临床资料与40例女性健康对照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并对各脂肪因子之间以及脂肪因子与炎症指标间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 大动脉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5±16) ng/ml与(7±5) ng/ml,U=300.00,P<0.01]和血清抵抗素水平[(11.5±8.3) ng/ml与(2.2±1.3) ng/ml,U=120.00,P<0.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内脂素和总脂联素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动脉炎初发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纤维蛋白原(r=-0.42,P=0.03)、ESR(r=-0.35,P=0.03)、CRP(r=-0.36,P=0.03)呈负相关,但与IL-6、MMP-3、MMP-9呈正相关趋势.治疗后瘦素与MMP-3呈正相关(r=0.86,P=0.01).大动脉炎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独立于ESR和CRP.结论 瘦素与大动脉炎血管壁损伤、抵抗素与血管炎症的相关性较强,有望成为疾病病情评估的指标.
马莉莉戴晓敏孙颖姜林娣陈慧勇孔秀芳魏蕾纪宗斐
关键词:动脉炎血管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6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究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疾病谱、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分析6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6,平均年龄为35岁(15-74岁),病程0-32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乏力(56.7%)、头晕或头痛(44.8%)、胸闷或胸痛(41.8%)、上肢血压不对称(35.8%),其次为肢体发冷(11.9%)、肢端麻木(13.4%)、间歇性跛行(9.0%)等。影像学检查发现,IV型最多(31.3%),其次为I型(19.4%),且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与影像学表现存在相关性。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病情稳定,未予特殊治疗;45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46例接受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有效36例(78%),平均CTX累积剂量为3.43 g;CTX治疗无效者改用硫唑嘌呤(5例,其中1例同时合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2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2例),1例患者改用秋水仙碱加来氟米特,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5例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维持期治疗以口服泼尼松2.5-15 mg/d,多数患者合用羟基氯喹200 mg/d或沙利度胺50-100 mg/d或甲氨蝶呤10-15 mg/周或硫唑嘌呤50 mg/d,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TA女性多发,临床表现异质,以IV型常见,ESR或CRP与疾病活动度并不平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使多数TA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孙颖戴晓敏马莉莉陈慧勇姜林娣
关键词:大动脉炎
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17及转录因子B细胞活化转录因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合成和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的作用及对B细胞活化转录因子(BATF)的影响。方法健康人和RA患者PBMCs在有或无辛伐他汀,甲羟戊酸作用下,予以佛波酯和离子霉素共刺激培养。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IL-17mRNA和BATFmRNA表达水平,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IL-17浓度;采用蛋白印迹法分析BATF蛋白在辛伐他汀作用后表达的变化。2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RA患者[(79.6±12.7)与(15.8±5.8)pg/ml,P〈0.05;(90.3±9.7)与(12.9±7.9)pg/m1,P〈0.05]和健康者[(69.2±12.2)与(8.1±2.2)pg/ml,P〈0.05;(76.6±14.7)与(10.2±7.2)pg/ml,P〈0.05]PBMCs经佛波酯和离子霉素激活48h或72h后IL-17水平显著升高。加入辛伐他汀作用后,20μmol/L辛伐他汀较10μmol/L辛伐他汀更明显地抑制了佛波酯和离子霉素所诱导IL-17的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甲羟戊酸与辛伐他汀共同作用于PBMCs后,IL-17产生水平升高不明显。辛伐他汀作用后BATF水平无明显减弱。结论辛伐他汀抑制外源刺激下PBMCs合成和分泌IL-17,这种作用并不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BATF的水平而发挥作用。
历彦山马莉莉孙颖何东仪姜林娣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辛伐他汀
痛风患者足踝双能CT尿酸盐结晶沉积特点分析
通过双能CT显示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预测临床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可能解剖和形态学特征。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痛患者84例(其中确诊痛风患者68例,非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1例,单纯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5例),入选患者...
姜林娣周易孙颖丁玉芹周建军陈慧勇邹和建
辅助T细胞多巴胺受体(DR)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辅助T淋巴细胞(T helper cells,Th cells)不同亚群细胞膜表面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水平,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指标及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5位初诊或3个月内未接受DMARDs治疗的RA患者(DAS28〉3.2),12位健康对照及13位同期年龄匹配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表面DR1~DR5的表达情况,分析Th细胞DR表达水平与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功能状态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组Th2细胞百分比为1.28%(0.74%~2.68%),较健康对照组(中位数0.18%,四分位数间距0.11%~0.31%,P〈0.001)及OA组(中位数0.48%,四分位数间距0.03%~1.47%,P=0.029)明显升高。RA组Th2细胞DR2表达水平为25.40%(四分位数间距3.79%~37.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3.74%,四分位数间距0.00%~12.98%,P=0.006)及OA组(中位数3.45%,四分位数间距0.00%~20.55%,P=0.040)。RA组Th2细胞DR4表达量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OA组(健康对照组vs.RA组,P=0.022;OA组vs.组,P=0.010)。Th2细胞与关节肿胀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和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呈正相关(分别为r=0.421,P=0.036;r=0.396,P=0.050)。Th1细胞DR5百分比分别为2.22%(四分位数间距0.57%~12.24%)与SJC及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呈正相关(分别为r=0.492,P=0.012;r=0.445,P=0.026)。Th2细胞DR1和DR3百分比分别为11.15%(四分位数间距2.93%~36.20%)、9.80%(1.62%~23.05%),均与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69,P=0.018;r=-0.464,P=0.019)。结论 RA患者Th2细胞多巴胺受体DR2和DR4明显升高,Th细胞DR水平与RA患者SJC、CDAI及HAQ存在相关性。
魏蕾孙颖马莉莉纪宗斐张卓君戴晓敏吴万龙岳涛朱琦沈杰姜林娣
关键词:辅助T细胞多巴胺受体疾病活动度
髓样相关蛋白8/14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髓样相关蛋白8/14(myeloid—related protein 8/14,MRP8/14)对痛风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及对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40例、痛风间歇期患者24例以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血清MRP8/14水平,其中32例急性期患者在症状缓解前后均行测定。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患者血清MRP8/14水平高于间歇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P〈0.01);急性发作患者症状缓解后MRP8/14水平低于发作期(P〈0.01);间歇期患者MRP8/14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P8/14水平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无明显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出,MRP8/14诊断痛风急性发作的最佳分界值(cut-off值)为504.00m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770-0.93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77.8%。结论:MRPS/14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升高,且独立于ESR及hs—CRP水平,而MRP8/14在间歇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接近于健康人,可作为急性发作的生化标志物。
张卓君孙颖陈慧勇马莉莉魏蕾姜林娣
关键词:痛风急性发作生化标志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大动脉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种锌依赖性的肽链内切酶,近来因其特有的理化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近研究发现MMPs可以参与炎症反应、血管重构等生理病理过程,提示它可能与某些炎症相关的血管疾病如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瘤,甚至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有着不容忽视的相关性。本文重点阐述MMPs的基本生化特性,其在炎症反应与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以及MMPs在大动脉炎病情评估方面的的价值,希望能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孙颖姜林娣
关键词:大动脉炎病情评估
甲氨蝶呤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合成与代谢
探讨甲氨蝶呤(MTX)或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ⅡR:Fc)对关节软骨破坏与修复的影响以及关节软骨代谢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入选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7例,分别应用MTX或rhTNF-Ⅱ...
厉彦山陈慧勇王臻孙颖姜林娣
Cyclophosphamide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methotrexate as induct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Takayasu's arteriti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cyclophosphamide(CTX)for active Takayasu's arteritis(TA).Methods TA w...
孙颖马莉莉马玲瑛孔秀芳陈慧勇吕鹏林江刘豪闫炎纪宗斐杨程德戴生明万伟国邹耀红金雪娟姜林娣
关键词: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