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焕印

作品数:27 被引量:2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电子电信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雷达
  • 7篇遥感
  • 5篇噪声
  • 5篇孔径雷达
  • 4篇小波
  • 4篇滤波
  • 4篇合成孔径
  • 4篇合成孔径雷达
  • 4篇斑点噪声
  • 4篇SAR
  • 3篇无人机
  • 3篇小波变换
  • 3篇干涉SAR
  • 3篇干涉图
  • 3篇波变换
  • 2篇低空
  • 2篇散射
  • 2篇数字高程
  • 2篇数字高程模型
  • 2篇水分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电...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天津中科无人...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技部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27篇岳焕印
  • 19篇郭华东
  • 11篇王长林
  • 8篇李新武
  • 5篇杨虎
  • 4篇范典
  • 3篇韩春明
  • 3篇范景辉
  • 3篇刘广
  • 3篇阎福礼
  • 2篇李震
  • 2篇邵芸
  • 2篇廖静娟
  • 2篇向茂生
  • 2篇钟雪莲
  • 1篇叶虎平
  • 1篇李新吾
  • 1篇卢华复
  • 1篇王绍强
  • 1篇刘浩

传媒

  • 7篇高技术通讯
  • 5篇遥感学报
  • 2篇遥感信息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ICESAT论析
水稻主要产于热带一亚热带地区,全球90%以上的水稻产地分布在亚洲(中国粮食构成中稻米高于40%)。大量研究表明星载雷达是迄今水稻长势监测的最佳的空间技术,一个面向多国多用户的水稻监测雷达小卫星(RICESAT)的提出成为...
郭华东廖静娟韩春明董庆李新武李震邵芸岳焕印范湘涛
基于点目标自动提取的机载SAR图像残余运动估计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对前期提出的估计单幅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残余运动误差的点目标多斜视方法(MTPT)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手工选点工作量大、受噪声影响严重的缺点,对其做了以下改进:在图像中自动选择点目标以减少工作量,并对所测得的相位进行滤波和加权平均以去除噪声,同时采用循环计算的策略来提高算法的适应性。实际的机载SAR数据试验结果显示,即使是对于点目标稀少的地区,改进的MTPT算法也能正确地估计SAR图像中的残余运动误差。同时,该方法在计算精度和稳健性上明显优于加权相位曲率自聚焦(WPCA)方法。
钟雪莲向茂生岳焕印郭华东
关键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点目标
利用ERS-1/2重轨干涉SAR数据提取DEM及其精度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介绍了重轨干涉 SAR数据的图像配准、干涉图生成、基线估计及 DEM生成的原理 ,利用 1996年获取的西藏玛尼地区的ERS-1/2串行干涉 SAR数据提取了 DEM。并选控制点计算了所获得的 DEM的误差。最后对影响 DEM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岳焕印郭华东王长林阎福礼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图像匹配干涉图基线估计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与监测被引量:11
2003年
应用图像差分技术、NDVI斜率、生物量斜率计算了过去 2 0年间 (1981~ 2 0 0 1)我国西部植被的变化状况 ,总结了计算结果的相关特征。统计表明三种方法所揭示的植被变化信息基本一致 ,而且前 10年 (1981~ 1991)与后 10年 (1991~ 2 0 0 1)相比 ,植被生长状况呈负相关 ,并且前 10年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后 10年。对比主成分分析结果 ,认为生物量斜率方法比图像差分方法、NDVI斜率方法较为准确 ,相对于主成分变换计算简明、生物物理意义明确 ,更适合于植被变化的检测和监测。在讨论卫星更替等外部因素对NDVI影响的基础上 ,对生物量斜率分割图像的统计揭示了我国西部在 1981- 2 0 0 1的 2 0年间的植被演化状况 :林地、草地都发生了高比例、大面积的退化 ,只有很小比例的植被得以改善 ,表现出局部改善。
阎福礼李震邵芸范湘涛卢华复岳焕印李新吾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环境监测遥感
对地观测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被引量:14
2001年
对地观测技术可提供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有其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对地观测技术在洪涝灾害,沙尘天气、森林火灾的监测与评估和地震形变场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对地观测技术是建立数字减灾系统不可或缺的强大信息源。
岳焕印郭华东刘浩王长林
关键词:对地观测技术洪涝灾害沙尘天气森林火灾自然灾害
噪声条件下的干涉SAR相位解缠被引量:14
2002年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相位解缠结果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干涉相位图进行了噪声抑制 ,随后用Flynn最小不连续算法对滤波结果进行了相位解缠。对比中值滤波和G .Bo自适应滤波算法 ,以及预处理共轭梯度相位解缠算法的结果证明 ,经验模态分解滤波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噪声 ,而且可以保持相位的细节信息和相位条纹的边缘信息 ,同时表明 ,在噪声条件下 ,Flynn相位解缠算法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真实相位。
岳焕印郭华东韩春明李新武王长林
关键词:噪声干涉SAR经验模态分解滤波相位解缠雷达遥感
CNN影像输入尺寸和分辨率对川西针叶林植被分类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受多云、多雨、多雾的影响,难以通过卫星影像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选取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典型区域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北部高分辨率RGB影像,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植被分类;为进一步挖掘卷积神经网络在无人机遥感影像上的潜力,选择语义分割方法(U-Net)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和不同尺寸下的样本集构建植被分类模型,建立森林指纹库。结果表明:(1)结合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CNN模型进行分类能够获得高精度分类结果。在空间分辨率为5 cm,尺寸为256×256像素的情况下达到最优,总体精度为93.21%,Kappa系数为0.90;(2)选择合适的尺寸大小能够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在5 cm的空间分辨率下,尺寸为128×128像素的模型总体精度为82.30%,Kappa系数为0.76;尺寸为256×256像素的模型总体精度为93.21%,Kappa系数为0.90;(3)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升高对模型精度的提升是有限的。当空间分辨率从10 cm升到5 cm时,模型的总体精度提高了0.02,Kappa系数提高了0.03,模型的分类精度并没有明显提升。(4)对于区域内代表性不足的植被类型来说,受空间分辨率和尺寸大小的影响要远高于区域内优势树种,特别是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最大。在20 cm的空间分辨率下落叶灌木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低于70%。综上,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RGB影像结合CNN模型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植被分类能够取得高精度分类结果,本研究可为该区域植被分类提供一种自动、准确的方法。
石伟博廖小罕王绍强王绍强王东亮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被分类空间分辨率
重轨InSAR干涉测量中的大气信号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给出了干涉测量中大气相位延迟与单次雷达测量时大气相位延迟的关系,并利用ERSTandem数据对重轨干涉测量中的大气信号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实验数据的结果表明,干涉测量中大气相位延迟信号与地面高程有关,随高度增高干涉测量中的大气相位延迟信号变小;在重轨干涉测量中大气信号的结构函数和功率谱函数均呈现指数分布规律,并且在山区和平地,在不同的尺度呈现出不同的指数分布特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重轨InSAR干涉测量中的大气信号模型。
刘广郭华东岳焕印范景辉
关键词:ERSTANDEM结构函数功率谱
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0
2008年
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降以及地下开采活动的原理;利用重轨差分InSAR技术获得了峰峰矿区地表ENVISAT和JERS 1的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分析了在矿区地表沉降过程中ENVISATC波段和JERS 1 L波段形变干涉相位图的相干特性、相位特性以及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和L波段雷达数据可以实施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但是C波段雷达受到空间干涉基线的限制更加严格,如果要实现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需要充分利用每个卫星回访时期的雷达数据,建立长时序的星载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序列,才能较好地实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刘广郭华东Ramon HanssenZbigniew Perski李新武岳焕印范景辉
基于静态小波分解的SAR干涉图滤波被引量:2
2002年
在干涉图的静态分解小波域进行了中值滤波 ,并和另外 3种滤波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斑点噪声 ,并能很好地保持相位的细节信息和条纹的边缘 ,保持相位的纯洁性 ,而且大大地减少了残余点的数量 。
岳焕印郭华东范典李新武王长林
关键词:SAR干涉图斑点噪声中值滤波合成孔径雷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