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涛

作品数:133 被引量:59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5篇超声
  • 37篇女性
  • 33篇盆底
  • 26篇超声检查
  • 17篇骨盆
  • 16篇骨盆底
  • 15篇尿道
  • 14篇三维超声
  • 14篇分娩
  • 12篇阴道
  • 12篇直肠
  • 12篇提肌
  • 12篇尿动力
  • 12篇肛提肌
  • 11篇影像
  • 11篇影像学
  • 11篇失禁
  • 11篇尿失禁
  • 11篇盆膈裂孔
  • 10篇压力性

机构

  • 1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滨州医学院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22篇应涛
  • 75篇胡兵
  • 28篇李勤
  • 25篇刘菲菲
  • 23篇徐莲
  • 21篇陈磊
  • 19篇陶均佳
  • 17篇周永昌
  • 17篇冯亮
  • 14篇朱家安
  • 12篇姜立新
  • 11篇金三宝
  • 11篇郑元义
  • 9篇陈曾德
  • 9篇李佳
  • 9篇沈国芳
  • 8篇伍星
  • 8篇闻恽
  • 7篇白云
  • 6篇徐佑璋

传媒

  • 18篇中华超声影像...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临床超声医学...
  • 7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声学技术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医学综述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0)mm](P<0.0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吴氢凯张荣程慧冯洁应涛李勤罗来敏惠宁
关键词:女性盆底分娩方式
创伤性尿道狭窄术后吻合口形态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照
2001年
目的 评价创伤性尿道狭窄术后吻合口形态超声诊断的可靠性。方法 对68例创伤性尿道狭窄术后排尿困难者尿道吻合口形态进行超声观察,并与再次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尿道吻合口形态表现共4种,即狭窄疤痕形成(43例)、假道(12例)、尿道活瓣(4例)和狭窄合并关闭不全(9例)。超声形态表现类型和定位诊断均经手术证实。超声对手术吻合口狭窄疤痕长度和深度估测的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7,0.86,P<0.01。结论 尿道超声成像是评价尿道狭窄术后吻合口形态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指导术后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正确处理。
胡兵周永昌陈曾德金三宝徐佑璋张炯朱家安应涛陈磊
关键词:创伤性尿道狭窄排尿困难
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方法选取POP患者50例(POP组)和非POP患者50例(对照组),使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其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盆底器官情况,获取不同时期尿道倾斜角(UIA)和肛直角(ARA)等角量参数。结果 POP组与对照组盆底器官运动偏转方向一致。POP组中11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11/50),张力期有39例(39/50);对照组中3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3/50),张力期有16例(16/50)。POP组各期UIA均小于对照组(P﹤0.05),缩肛期UIA偏转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张力期前腔脱垂患者UIA偏转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OP组各期ARA及其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张力期后腔脱垂患者ARA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动态观察POP运动异常,间接反映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状态,为POP的诊断及盆底功能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陶均佳徐莲刘菲菲胡兵应涛
关键词:超声检查盆底器官脱垂
未产妇阴道不同水平横断面的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在不同水平未产妇的阴道横断面的声像图表现,了解在不同水平位置阴道横断面形态的特征,为女性盆底结构的形态学观察提供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李勤应涛胡兵
文献传递
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及结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5例正常未育女性及50例晚孕女性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观察两组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及结构的声像图的差异。结果晚孕组与正常组相比,盆膈裂孔形态趋圆,位置偏移;耻骨直肠肌走行弯曲,可发生撕脱;盆底结缔组织疏松;阴道形态异常;盆底器官可发生轻度脱垂。结论与正常未育女性相比,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及结构发生改变,裂孔趋向松弛。盆底三维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观察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的影像学方法。
李勤应涛徐莲刘菲菲胡兵
关键词:超声检查骨盆盆膈裂孔妊娠末期
正常及损伤后肛提肌的断层超声、MRI与三维重建的影像学研究
应涛
一种可穿戴可视化的超声无创监控仪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超声波扫描设备。一种可穿戴可视化的超声无创监控仪器,包括:柔性超声探头、与柔性超声探头相接的超声扫描主机,所述超声扫描主机与显示设备相连。使用时将超声探头贴于要监控器官表面...
郑元义蔡晓军陈静贾龙洋王韧陈磊吴建荣高维应涛胡兵
文献传递
一种四肢断层超声三维透视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本发明涉及超声扫描成像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四肢断层超声三维透视成像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侧设置有三维超声扫描模块。所述三维超声扫描模块包括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有多个,均布于桶体内侧,多个超声扫描模块的超声探头位于同一...
郑元义蔡晓军应涛王振海郑禕静郝俊年吴建荣李佳李艺黄巍峰胡兵
文献传递
肾盂赘生物的腔内导管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的比较
腔内导管超声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为深入研究肾盂病变开辟了新的检测途径.本文报告有手术随访结果的10例肾盂赘生物腔内导管超声诊断结果,旨在了解肾盂赘生物导管超声的检测特性、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资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
胡兵应涛朱家安陈磊冯亮周永昌
文献传递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李勤王亚欣应涛沈国芳姜立新伍星蒋业清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