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莲

作品数:26 被引量:18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超声
  • 12篇盆底
  • 9篇女性
  • 8篇提肌
  • 8篇肛提肌
  • 8篇产后
  • 8篇超声检查
  • 6篇骨盆
  • 5篇骨盆底
  • 5篇分娩
  • 4篇超声观察
  • 3篇断层
  • 3篇直肠
  • 3篇直肠肌
  • 3篇三维超声
  • 3篇脱垂
  • 3篇女性盆底
  • 3篇盆底器官脱垂
  • 3篇盆膈裂孔
  • 3篇器官

机构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应涛
  • 23篇徐莲
  • 21篇刘菲菲
  • 16篇陶均佳
  • 12篇胡兵
  • 10篇李勤
  • 5篇白云
  • 1篇吴氢凯
  • 1篇张睿

传媒

  • 6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方法选取POP患者50例(POP组)和非POP患者50例(对照组),使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其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盆底器官情况,获取不同时期尿道倾斜角(UIA)和肛直角(ARA)等角量参数。结果 POP组与对照组盆底器官运动偏转方向一致。POP组中11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11/50),张力期有39例(39/50);对照组中3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3/50),张力期有16例(16/50)。POP组各期UIA均小于对照组(P﹤0.05),缩肛期UIA偏转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张力期前腔脱垂患者UIA偏转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OP组各期ARA及其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张力期后腔脱垂患者ARA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动态观察POP运动异常,间接反映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状态,为POP的诊断及盆底功能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陶均佳徐莲刘菲菲胡兵应涛
关键词:超声检查盆底器官脱垂
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及结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5例正常未育女性及50例晚孕女性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观察两组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及结构的声像图的差异。结果晚孕组与正常组相比,盆膈裂孔形态趋圆,位置偏移;耻骨直肠肌走行弯曲,可发生撕脱;盆底结缔组织疏松;阴道形态异常;盆底器官可发生轻度脱垂。结论与正常未育女性相比,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及结构发生改变,裂孔趋向松弛。盆底三维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观察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的影像学方法。
李勤应涛徐莲刘菲菲胡兵
关键词:超声检查骨盆盆膈裂孔妊娠末期
产后不同时期女性肛提肌收缩功能的超声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产后不同时期女性的肛提肌收缩功能,评估产后不同阶段女性肛提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46例产后女性,在产后6~8周及产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选取43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采集静息期和收缩期的盆膈裂孔图像,测量盆膈裂孔前后径(L)和面积(A),计算肛提肌收缩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改变量(AL)和面积改变量(AA),比较不同组别间△L、△A的差异。结果产后6~8周组、半年组及未育组的L、A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未育组、产后半年组△L、△A均大于产后6~8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半年组与未育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女性肛提肌收缩功能较差,产后半年女性肛提肌收缩功能可恢复。
白云刘菲菲李勤徐莲胡兵应涛
关键词:超声检查骨盆底肛提肌
经会阴超声评价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器官的位置和运动
刘菲菲徐莲陶均佳胡兵应涛
三维超声评估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应涛陶均佳徐莲刘菲菲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超声定量评估
徐莲刘菲菲陶均佳胡兵应涛
三维超声评估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及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分析盆底肌收缩期盆膈裂孔形态学超声参数变化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所有超声数据后处理及测量由一名医...
应涛陶均佳徐莲刘菲菲
文献传递
应用三维超声和基于MRI的三维模型观察产后女性肛提肌损伤
目的本课题应用三维超声和基于MRI的三维模型立体全面的观察产后女性肛提肌损伤的情况,比较两者诊断肛提肌损伤的一致性,旨在提供盆底肌损伤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80名阴道分娩初产妇和30名未育女性分别进行超声及MRI检查...
严雨霖应涛白云徐莲
文献传递
三维超声观察分娩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初步应用
目的 应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学变化及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探讨超声在阴道分娩期间女性盆底结构观察中的应用,以期为分娩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入选于上海市第六人民...
应涛陶均佳刘菲菲徐莲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并讨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63例经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估系统初步诊断和疑似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观察并测量张力期膀胱的位置、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测量静息期及张力期尿道倾斜角,并计算张力期尿道旋转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诊断。结果经会阴超声根据膀胱的位置、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旋转角度诊断55例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其中膀胱颈移动度增大15例,尿道漏斗状开放9例,膀胱脱垂37例。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前盆腔解剖信息,是一种能够有效识别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分型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刘菲菲徐莲应涛陶均佳胡兵
关键词:超声检查骨盆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