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南朝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高血压
  • 4篇出血
  • 3篇脑出血
  • 2篇大型听神经瘤
  • 2篇神经瘤
  • 2篇手术
  • 2篇手术配合
  • 2篇听神经
  • 2篇听神经瘤
  • 2篇锥颅
  • 2篇显微手术
  • 2篇显微手术配合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高血压性
  • 2篇Γ刀
  • 2篇Γ刀治疗
  • 1篇动脉瘤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机构

  • 6篇淮南朝阳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淮南朝...

作者

  • 7篇张健
  • 5篇计跃
  • 3篇杨奎
  • 3篇黄本生
  • 2篇张玉华
  • 2篇伍炜
  • 1篇孙桂良
  • 1篇潘斯俭
  • 1篇王燕
  • 1篇陈琴
  • 1篇应克明
  • 1篇李祝霞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安徽省第九次...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1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性脑出血锥颅穿刺术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130例,采用锥颅穿刺术治疗66例(锥颅组),开颅手术治疗64例(开颅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术后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锥颅组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随访6个月,锥颅组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锥颅穿刺术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NIHSS评分,同时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裴本根张健蒋宏国计跃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锥颅穿刺术开颅术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与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31例(观察组).保守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2%vs70.00%,/=6.431.P<0.05)。两组洽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vs26.67%,χ^2=11.01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CT定位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较好,降低并发症.同时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裴本根计跃张玉华张健
关键词:穿刺抽液术保守治疗
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2011年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提高后组颅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行办法。方法:通过对1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过6~40个月的观察随访未出现明显的颅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结论: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够避免或减少颅神经损害,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γ刀治疗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有效补充。
裴本根袁同方黄本生张健蒋洪国杨奎计跃伍炜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手术Γ刀治疗
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头颅CT引导定位下早期行软通道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早期在头颅CT引导定位,局麻下行软通道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 ml分次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并持续引流。结果术后生存91例(82.7%),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标准: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5例,Ⅳ级l2例,Ⅴ级4例。Ⅰ级、Ⅱ级、Ⅲ级为恢复优良,恢复优良率为68.18%(75/91)。死亡1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简便、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
裴本根潘斯俭张健计跃蒋洪国杨奎黄本生袁同方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
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附16例报告)
目的: 研究综合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提高后组颅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行办法。方法: 通过对1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6~40个月的观察随访未出现明显的颅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结论: 显微手术配合γ...
袁同方王燕黄本生孙桂良裴本根张健伍炜应克明李祝霞陈琴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伽玛刀治疗颅神经损伤
文献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淮南朝阳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抑郁评估,并分为抑郁组以及无抑郁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病历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调查术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检出抑郁30例,占比35.29%;抑郁组、非抑郁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肿位置、出血量、性格类型、失语等因子差异显著(P<0.05),两组性别、婚姻、居住地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HISS评分≥15分、额叶血肿、内向型性格、失语、小学文化水平是术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抑郁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位置等,术后应重点关注抑郁高危患者的心理状态。
赵仁贵张健陈法兵杨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抑郁
Enterprise支架在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Enterprise支架在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对认知功能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南朝阳医院自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接受弹簧圈单纯栓塞治疗,B组患者进行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A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 d,B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GO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时具有更佳疗效,并且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裴本根张玉华计跃张健
关键词:动脉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