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介入
  • 2篇心脏介入术
  • 2篇志贺菌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微生物敏感性...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细胞
  • 2篇敏感性
  • 2篇介入术
  • 2篇护理
  • 2篇癌组织
  • 1篇心脏介入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循证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娜
  • 2篇程玉谦
  • 2篇王淑香
  • 2篇祁伟
  • 2篇梁帆
  • 2篇郑海燕
  • 2篇郭文学
  • 2篇杜华欣
  • 2篇辛琪
  • 2篇王兴芬
  • 1篇王俊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00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无创血压监测,观察组应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监测实时性、准确性、受外界影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监测实时性、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受外界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术中采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的方式,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以更加全面地对病情进行判断,提高病情诊断准确性。
张娜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循证护理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脏介入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8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针对患者病情通过循证支持,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针对心脏介入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腹胀等常见并发症,运用现有的证据支持,制订最佳护理方案,提高服务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好转出院。结论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张娜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并发症循证护理
胃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和意义
2009年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中占重要地位,并且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导力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提呈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及20例胃炎组织中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和临床病理学意义。
郑海燕王兴芬辛琪张娜杜华欣
关键词:T淋巴细胞树突细胞淋巴转移
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和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胃癌组织中的DC和VEGF。结果胃炎组织中的DC数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0.05),肠型胃癌中DC数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炎组织低于胃癌组织(P<0.01),肠型胃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弥漫型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胃癌组织中DC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C数减少、VEGF表达增多,二者相互作用,促进胃癌的发生及转移。
郑海燕王兴芬辛琪张娜杜华欣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树突状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诊断成人细菌性痢疾414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某地区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致病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以2010年7—9月就诊于某院肠道门诊的414例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症状体征、病原检测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患者以青壮年居多(50岁以下者322例,占77.78%);左下腹压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典型临床表现较少见;志贺菌培养阳性率为16.43%(68/414),其中宋内志贺菌65株(95.59%),福氏志贺菌3株(4.41%)。志贺菌株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等耐药率均>95%,甚至高达100.00%;对头孢菌素及部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但对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敏感性较以往下降。结论该地区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较以往有所不同,志贺菌流行菌型变迁、耐药菌株增加,应引起医务工作者注意。
张娜程玉谦梁帆郭文学王淑香祁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志贺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
志贺菌临床株耐药性分析及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志贺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探讨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的突变及流行情况。方法:K-B纸片扩散法测定2009—2010年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119株志贺菌的药敏情况,对氟喹诺酮耐药志贺菌的gyrA、parC基因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S、aac(6′)-ib-cr、qepA进行扩增、测序,将PMQR阳性菌株与大肠埃希菌J53ARZ进行质粒接合试验,比较接合前后受体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119株志贺菌对萘啶酸敏感率最低(1.72%),其次为氨苄西林(2.52%)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3.36%)。福氏志贺菌与宋内氏志贺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差别较大,5株志贺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耐药,均为福氏志贺菌,其中2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4株同时存在gyrA83、87位点及parC80位点突变,1株缺乏gyrA87位点突变。PMQR基因阳性菌3株,包括1株qnrS及2株aac(6′)-ib-cr阳性菌,接合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临床株对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耐药率低于5%。喹诺酮耐药机制既有染色体介导靶位酶突变,也存在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
梁帆程玉谦张娜王俊王淑香郭文学祁伟
关键词:志贺菌属喹诺酮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