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兴

作品数:59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肿瘤
  • 13篇晚期
  • 12篇介入
  • 11篇栓塞
  • 11篇疗效
  • 11篇肝癌
  • 10篇化疗
  • 8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植入
  • 7篇热疗
  • 7篇腺癌
  • 6篇射频
  • 6篇灌注
  • 6篇CT引导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癌
  • 5篇恶性
  • 4篇导管
  • 4篇血管造影

机构

  • 41篇同济大学
  • 11篇同济大学附属...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上海市第十人...
  • 5篇浙江省肿瘤医...
  • 3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美国贝勒医学...
  • 1篇宿迁市工人医...

作者

  • 59篇张家兴
  • 25篇汝复明
  • 19篇曹传武
  • 18篇奚顺法
  • 18篇李茂全
  • 17篇童乾纲
  • 16篇顾伟中
  • 15篇郑家平
  • 14篇叶强
  • 11篇徐霁充
  • 10篇徐家华
  • 9篇吕中伟
  • 7篇武清
  • 6篇钱建新
  • 6篇许青
  • 6篇王杰军
  • 5篇樊树峰
  • 5篇蔡海东
  • 5篇潘慧
  • 4篇王永利

传媒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世界肿瘤杂志
  • 3篇第一届中国肿...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第四届全国肿...
  • 2篇全国第六次外...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短期疗效评估。资料与方法9例中,食管来源肿瘤2例,乳腺来源肿瘤2例,甲状腺来源肿瘤2例,肺来源肿瘤3例。每例颈部转移淋巴结3个以下,最大淋巴结直径1.5~6.5cm,平均4.2cm。采用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PS);Philips MX 8000螺旋CT;转盘式全封闭防辐射连击式植入器,18G粒子植入针。125I放射粒子半衰期为59.43d,平均能量27.4keV,组织穿透1.7cm,初始能率7cGy/h,共211粒。CT自C1水平向下扫描至T1水平,层厚5mm,利用TPS计算布源后,在CT定位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术后2个月复查CT及再次穿刺活检。结果治疗后2个月复查CT进行比较,9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无变化(NC)6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9%;2个月内无死亡病例;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1例,经换药后好转;无一例发生血管栓塞。术前与术后2个月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明确病灶内肿瘤活性降低。结论CT定位引导下能够准确地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有效地控制肿瘤转移灶的生长,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茂全张家兴徐家华陆晨晖潘慧曹传武汝复明徐霁充奚豪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131)I-chTNT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
2016年
目的:通过对14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瘤体内注射^(131)I-chTNT(^(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观察,探索一种新的胰腺癌治疗方法。方法:所有胰腺癌患者(n=14)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采用计算机断层扫面引导下瘤体内直接注射^(131)I-chTNT注射液(50m Ci)。结果:1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7%),部分缓解(PR)4例(29%),稳定(SD)7例(50%),进展(PD)2例(14%),有效率CR+PR 36%。结论:足够剂量的^(131)I—chTNT单克隆抗体瘤体内注射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徐霁充张家兴李茂全吕中伟曹传武虞岑琳张晶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胰腺癌放射免疫治疗
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肾脏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肾脏大出血的原因及肾动脉栓塞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21日我院23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肾脏大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肌酐、伴随疾病、肾...
曹传武徐霁充张家兴张孝军韩世龙李茂全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大出血肾动脉栓塞弹簧圈
手术联合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在中晚期胰头癌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开腹直视下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介入灌注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B超引导下,对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用2~3把2mm冷冻器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同时行胆肠内引流减黄及胃肠转流手术,术后常规联合动脉介入区域性化疗2~4次。结果:15例中肿瘤冷冻消融范围>70%以上者12例,冷冻范围在50%左右者3例。随访:4例失访,术后生存最短7个月,最长18个月,中位生存期13.4个月,总体生存率63.6%(7/11)。术后7±2天胆红素恢复正常;胆瘘1例;无胰瘘。术后4周CA19-9、CA125、CA242、CA50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于术中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效的。
武清张家兴钱建新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介入灌注
动脉化疗栓塞辅助手术切除对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ransax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可切除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因肝癌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根据是否辅以TACE治疗分为TACE组(230例)和非TACE组(156例)。TACE组再根据手术与TACE的先后关系分3个亚组:仅术前行TACE者71例为术前TACE组,仅术后行TACE者86例为术后TACE组,术前术后均行TACE者73例为联合TACE组。为比较TACE对肿瘤坏死的影响,术前未行TACE者242例归为A组(非TACE组+术后TACE组),术前行TACE者144例归为B组(术前TACE组+联合TACE组)。应用寿命表计算累积生存率,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Ⅹ^2检验比较A、B两组肿瘤的坏死率。结果B组(18/144)较A组(0/242)有较高的肿瘤完全坏死率(P〈0.01)。肿瘤完全坏死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优于不完全坏死者(P〈0.01)。患者1、3、5、10年累积生存率:联合TACE组分别为90.4%(66/73)、72.9%(42/73)、51.9%(22/73)和25.4%(2/73),术前TACE组分别为74.0%(50/71)、46.2%(28/71)、27.3%(5/71)和0(0/71),术后TACE组分别为88.0%(73/86)、59.6%(39/86)、36.7%(11/86)和0(0/86),非TACE组分别为75.8%(110/156)、63.4%(48/156)、31.O%(13/156)和23.9%(10/156)。联合TACE组疗效最好,优于非TACE组及单纯术前TACE组和术后TACE组(P值均〈0.05)。术前或术后TACE组累积生存率与非T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联合术后TACE辅助手术部分肝切除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仅单一术前或术后TACE对患者的远期生存无显著影响。
刘玉金张秀美张家兴程英升杨仁杰李茂全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肝切除术
氩氦靶向消融治疗盆腔转移性肿瘤30例分析
目的:探讨美国氩氦刀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术中直视下或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30例中术后 CT 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
武清钱建新张家兴曹传武顾小强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盆腔肿瘤
文献传递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盆腔转移性肿瘤30例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探讨冷冻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术中直视下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表明30例中术后CT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年生存率80%(24/30),3年生存率13.3%(4/30).其中5例完全性冷冻者,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80%(4/5);不完全性冷冻者最长生存22月.完全性冷冻者术后经CT增强扫描,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区为一低密度区和无血管区,1月后肿瘤坏死区逐渐吸收缩小,5~6月后完全吸收形成纤维化疤痕点.不完全性冷冻25例中冷冻范围达70%以上者19例,冷冻范围达50%左右者6例.术后发热反应3~10天,为肿瘤吸收热;会阴部皮肤冻伤1例,臀部化脓2例.骶尾部转移瘤冷冻后一过性大小便失禁2例.难治性盆腔转移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手段,若能完全冷冻灭活局限性肿瘤组织可显著提高生存率.不完全性冷冻范围大于70%以上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武清钱建新张家兴曹传武顾小强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盆腔肿瘤转移性肿瘤
经导管血栓清除联合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经导管血栓清除术联合尿激酶 (UK)持续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3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为髂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 ,行下腔静脉 (IVC)滤器置入术 ,再顺静脉血流穿刺患侧股静脉 ,成功后 ,综合运用球囊导管扩张和拖拉、大腔导管负压抽吸等技术 ,以及冲击溶栓等方法对髂静脉血栓进行清除 ,直到满意为止。再逆静脉血流穿刺股静脉 ,进行股静脉血栓清除术 ,具体操作同髂静脉血栓清除术。最后 ,将溶栓导管留置股静脉血栓远端 ,进行UK后续持续溶栓。间隔 2 4~ 72h造影复查 ,并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行血栓清除和持续UK溶栓治疗。溶栓期间 ,每隔 4~ 6h监测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值 ,同时观察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处的出血情况和生命体征。结果  13只IVC滤器置入位置均在右肾静脉下方 1~ 2cm ,展开良好。患侧股静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 12例 ,失败 1例 ,成功率92 .3% (12 / 13)。 13例患者均接受 1次以上血栓清除术 ,共 36次 ,平均 2 .8次。UK持续溶栓维持 3~ 14d ,平均 9d。痊愈 2例 ,显效 9例 ,有效 2例 ,无效 0例。患者住院期间 ,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严重出血现象 。
童乾纲郑家平汝复明张家兴奚顺法叶强顾伟中
关键词:股静脉血栓清除术溶栓治疗髂静脉FIB静脉血
手术联合氩氦靶向消融术在晚期胰头癌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进展期胰头癌手术联合美国氩氦刀靶向消融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下 B 超引导,对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胰头癌用2mm 冷刀2-3把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消融,同时行胆肠内引流减黄及胃肠转...
武清张家兴钱建新许青王杰军
文献传递
经直肠超声引导经皮氩氦靶向冷冻治疗前列腺癌2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皮冷冻治疗近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使用美国 ENDOCARE 冷冻手术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用2mm 冷冻刀经皮靶向冷冻前列腺癌,观察①癌组织冷冻消融率;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手术前后 PSA、...
武清王雪松钱建新张家兴许青曹传武顾小强骆益宙王杰军
关键词:前列腺癌PSA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