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传武

作品数:62 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肿瘤
  • 9篇介入
  • 8篇栓塞
  • 7篇血管
  • 6篇引流
  • 6篇生活质量
  • 6篇腺癌
  • 6篇疗效
  • 6篇活质量
  • 6篇癌症
  • 5篇动脉
  • 5篇脓肿
  • 5篇晚期
  • 5篇介入治疗
  • 5篇靶向
  • 4篇蛋白
  • 4篇抑郁
  • 4篇引流术
  • 4篇造影
  • 4篇置管

机构

  • 36篇同济大学
  • 24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天津市海河医...
  • 4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 1篇天津市泌尿外...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津南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61篇曹传武
  • 26篇李茂全
  • 19篇张家兴
  • 18篇王杰军
  • 16篇钱建新
  • 12篇徐霁充
  • 9篇徐家华
  • 9篇许青
  • 9篇骆益宙
  • 9篇邹建军
  • 8篇陆晨晖
  • 8篇顾小强
  • 7篇汝复明
  • 7篇潘慧
  • 6篇武清
  • 5篇张孝军
  • 5篇吕中伟
  • 5篇韩世龙
  • 4篇高勇
  • 2篇张小平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肿瘤
  • 4篇中华介入放射...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癌症进展
  • 2篇第四届全国肿...
  • 2篇第一届中国肿...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贫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部位、分期、营养状况、治疗方法、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319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大肠癌TNM分期法(2001年)进行分期,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大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贫血131例(41.06%),血红蛋白水平正常188例(58.94%)。升结肠癌(包括盲肠癌)64例(20.06%),其他部位大肠癌255例(79.94%)。低蛋白血症50例(15.70%),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269例(84.30%)。结论大肠癌贫血的发生与诊断部位、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应将女性和低蛋白血症考虑为大肠癌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
曹传武徐家华徐霁充张家兴王杰军李茂全
关键词:大肠肿瘤贫血血红蛋白
晚期胰腺癌介入综合治疗的相关策略、机制及应用产品研发
李茂全何丹农张小平纪建松薛雷李觉朱君马仙珏曹传武韩世龙林辉王实李雪张孝军韩建红
针对晚期胰腺癌(APC)预后极差的难题,围绕提高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生存质量的核心,项目组进行了动脉内持续化疗灌注(TAI)联合物理治疗长期探索,取得满意临床疗效;阐明了与该技术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改变与调控机理;开发了...
关键词:
关键词:胰腺癌介入治疗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5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治疗局限性肾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15例局限性肾肿瘤行后腹腔镜NSS。选择临床分期T1a,单发且肿瘤直径2.2~4.3cm(平均3.4cm)的局限性肾肿瘤,术前逆行肾盂插管持续灌注4℃生理盐水实现低温保护,采用血管束带阻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5~10 mm将肿瘤完整切除,可吸收缝线缝合及止血纱布压迫止血,2-0可吸收线做8字缝合肾实质,以Hem-O-lok间断结扎代替打结。结果手术成功13例,1例术中因出血明显中转开放,1例术后继发性大出血二次行经腹残余肾切除。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3例,后肾腺瘤2例。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2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8(21~35)min。术中出血量60~500ml(130ml);术后1例漏尿,留置双J管2周后自愈。平均住院时间7(6~14)d。术后随访15例,平均18(3~36)个月。患者术后肾功正常,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NSS操作难度大,采用间隔Hem-o-lok结扎代替打结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降低操作难度,术前逆行肾盂插管解决了肾低温保护和术后漏尿2个问题,有利于延长肾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
曹传武吴长利胡海龙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肿瘤
晚期肝/胃等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新方案的临床应用
李茂全吕中伟陆晨晖马仙珏曹传武徐霁充张小平朱学东潘慧刘玉金张孝军
概述:动脉内化疗灌注(TAI)是晚期实体肿瘤重要姑息性技术,但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原因是相关基础理论体系不完善和临床实验研究数据缺失。2007年起,项目组为验证和推广该技术,围绕常见实体肿瘤(肝/胃癌)进行了大样本、前瞻性...
关键词: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免疫治疗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短期疗效评估。资料与方法9例中,食管来源肿瘤2例,乳腺来源肿瘤2例,甲状腺来源肿瘤2例,肺来源肿瘤3例。每例颈部转移淋巴结3个以下,最大淋巴结直径1.5~6.5cm,平均4.2cm。采用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PS);Philips MX 8000螺旋CT;转盘式全封闭防辐射连击式植入器,18G粒子植入针。125I放射粒子半衰期为59.43d,平均能量27.4keV,组织穿透1.7cm,初始能率7cGy/h,共211粒。CT自C1水平向下扫描至T1水平,层厚5mm,利用TPS计算布源后,在CT定位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术后2个月复查CT及再次穿刺活检。结果治疗后2个月复查CT进行比较,9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无变化(NC)6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9%;2个月内无死亡病例;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1例,经换药后好转;无一例发生血管栓塞。术前与术后2个月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明确病灶内肿瘤活性降低。结论CT定位引导下能够准确地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有效地控制肿瘤转移灶的生长,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茂全张家兴徐家华陆晨晖潘慧曹传武汝复明徐霁充奚豪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131)I-chTNT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
2016年
目的:通过对14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瘤体内注射^(131)I-chTNT(^(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观察,探索一种新的胰腺癌治疗方法。方法:所有胰腺癌患者(n=14)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采用计算机断层扫面引导下瘤体内直接注射^(131)I-chTNT注射液(50m Ci)。结果:1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7%),部分缓解(PR)4例(29%),稳定(SD)7例(50%),进展(PD)2例(14%),有效率CR+PR 36%。结论:足够剂量的^(131)I—chTNT单克隆抗体瘤体内注射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徐霁充张家兴李茂全吕中伟曹传武虞岑琳张晶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胰腺癌放射免疫治疗
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肾脏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肾脏大出血的原因及肾动脉栓塞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21日我院23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肾脏大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肌酐、伴随疾病、肾...
曹传武徐霁充张家兴张孝军韩世龙李茂全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大出血肾动脉栓塞弹簧圈
扶正运化方联合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消融联合扶正运化方治疗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multiple ground-glass nodules,mGGNs)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肺部mGG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融联合扶正运化方治疗)和对照组(仅进行消融),每组各54例。扶正运化方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主病灶以及合并结节的变化,检测血液T细胞计数以及血清Ig、炎症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消融联合扶正运化方可以显著提高原位腺癌合并低至中危GGNs的主病灶清除率(60.0%vs 13.3%,P=0.030)、ⅠA期的疾病控制率(100%vs 87.50%,P=0.047)和血液T细胞总数(P<0.001),降低血清IL-6和IL-17A的水平(P<0.001),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水平(P=0.003)。2组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气胸、胸痛和咯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结论:消融联合扶正运化方可以有效消除肺部mGGNs主病灶,抑制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费鸿翔王菲申长兴李明曹传武范理宏
关键词:消融
氩氦靶向消融治疗盆腔转移性肿瘤30例分析
目的:探讨美国氩氦刀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术中直视下或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30例中术后 CT 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
武清钱建新张家兴曹传武顾小强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盆腔肿瘤
文献传递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盆腔转移性肿瘤30例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探讨冷冻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术中直视下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表明30例中术后CT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年生存率80%(24/30),3年生存率13.3%(4/30).其中5例完全性冷冻者,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80%(4/5);不完全性冷冻者最长生存22月.完全性冷冻者术后经CT增强扫描,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区为一低密度区和无血管区,1月后肿瘤坏死区逐渐吸收缩小,5~6月后完全吸收形成纤维化疤痕点.不完全性冷冻25例中冷冻范围达70%以上者19例,冷冻范围达50%左右者6例.术后发热反应3~10天,为肿瘤吸收热;会阴部皮肤冻伤1例,臀部化脓2例.骶尾部转移瘤冷冻后一过性大小便失禁2例.难治性盆腔转移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手段,若能完全冷冻灭活局限性肿瘤组织可显著提高生存率.不完全性冷冻范围大于70%以上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武清钱建新张家兴曹传武顾小强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盆腔肿瘤转移性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