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童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8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息脉推判疾病预后探讨 被引量:1 2022年 中医学十分重视脉诊在诊病中的作用。“息脉”体现切脉以呼吸为准则,以探知疾病发生、发展。息脉对于疾病预后及死亡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息脉的分析、探讨,或可为危重患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杜亚君 张童燕关键词:脉诊 疾病预后 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从少从多对于治法的意义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医学治法的分类与机制。方法:由《内经》入手,查阅历代医家的注解,将治法进行分类总结,探讨其机制,并举例说明。结论:中医治法根据"从少从多"可分为正治法、反治法、正治反佐法和反治正佐法。 苗鹏伟 张波 韩复生 张童燕关键词:素问 治法 黄芩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黄芩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微炎症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条芩组和枯芩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造模完成后4周,条芩组、枯芩组大鼠分别予相应的药液灌胃,给药量为2.7 g生药(4.5 mL药液)/(kg·d),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2周。分别在灌胃前(造模完成后4周),灌胃后4、8、12周测量4组大鼠体质量,观察实验过程中4组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反应、体毛色泽、食欲及大小便等一般情况;比较4组大鼠灌胃前,灌胃后4、8、12周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最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条芩组和枯芩组大鼠一般状态及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灌胃8周后,条芩组Cr、BUN水平及枯芩组Cr、BUN、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枯芩组IL-6水平低于条芩组及正常组(P<0.05)。灌胃12周后,条芩组Cr、IL-6、CRP水平及枯芩组Cr、BUN、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芩能有效降低CRF大鼠血清IL-6和CRP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其延缓肾衰竭进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姜楠 杨美娟 张童燕 高常柏 梁丙楠 张宇 马波 王方维 贾晓媛 付滨关键词:黄芩 微炎症状态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标准化病人运用于中医考试的系统评价 2019年 背景:标准化病人运用于中医考试的质量目前无评估。目的:评估研究质量。方法:以“标准化病人”“考试”和“中医”为关键词在全文搜索万方,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andardized patient”和“exam”为关键词全文搜索PubMed,进行COSMIN清单评估。结果:纳入9个研究,研究评分较低。结论:本研究运用的COSMIN清单对于将来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的提高,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张童燕 侯雅竹 杜亚君 刘晓敏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中医 考试 中医科学化与辨证论治理念之形成 被引量:7 2012年 西医传入后日益压缩的生存空间,迫使中医界开始科学化探索。60年前,在"整理发掘,加以提高"精神和西医学习中医政策倡导下,体现科学性的辨证论治被提出,引发学界关注。随后,其学术地位在各类中医教材编写过程中被逐步确立,并广泛传播。辨证论治理论是中西文化碰撞下的时代产物,是中医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付滨 张童燕 杨美娟关键词:中医科学化 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常见症的中医阐释 2024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医上属于“疫病”,中国自古便有对疫病的记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疫邪性质以湿为主,基本病机为正气未复,余邪未尽,主要病位在肺脾,本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常见症从生理到病理进行阐释,指导中医临床论治。 周胜元 张硕 孙浩羽 付鲲 倪道艳 张童燕关键词:疫病 常见症 辨证 “关格”医案梳理 被引量:1 2010年 医案记载病情及医事活动,直接反映古代医生对疾病的见解。“关格”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己见,归纳起来一共四种:脉象:“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灵枢》);呕吐与小便闭共见:“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伤寒论》);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不食、呕吐与大小便闭共见:“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悉数医案中所提及之“关格”多为上逆下闭之病,未见论脉象之案,所以医案中的“关格”是一种病,非脉象。古代医生眼中的“关格”病有以下特点: 张童燕关键词:医案 关格 辨病 症状 鬼箭羽的本草学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历代本草,对鬼箭羽的名实、正品和混伪品、产区、功能主治进行考证。鬼箭羽的名称来源一共有3种说法,且明清以前均以“卫矛”为正名。考证其原植物形态,可推测药材来源包括了卫矛科植物变种,目前鬼箭羽的混伪品共有5种。在临床应用方面,现代作了较多的拓展,鬼箭羽是一味临床应用潜力较大的中药。 陆钰婷 高常柏 张童燕 付滨关键词:鬼箭羽 卫矛 混伪品 产区 功能主治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0 2015年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胜任能力评估中。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OSCE的相关文献报道,发现引入标准化病人后的OSCE具有传统笔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包括标准化病人表现不稳定、不均衡影响考试信度效度,考试的资源密集型这一特点影响其大范围推广等。文章就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医学教育及医师培训提供借鉴。 刘健 付滨 张童燕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标准化病人 信度 基于循证理念的“2+6”教学模式在内科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5年 循证医学核心理念是在众多研究数据中找到最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是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临床能力。基于该理念,创立"2+6"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实训课中,为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发挥桥梁作用。 王宝娟 付滨 杨美娟 张童燕 庞晓瑜 孟琳关键词:循证理念 标准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