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勍

作品数:23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学成
  • 6篇化学成分
  • 5篇中药
  • 4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代谢组学研究
  • 3篇色谱
  • 3篇中药复方
  • 3篇相色谱
  • 3篇甘遂
  • 2篇地鼠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质谱
  • 2篇鼠尾
  • 2篇鼠尾草
  • 2篇鼠尾草属
  • 2篇通脉

机构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23篇彭勍
  • 15篇刘建勋
  • 10篇苗兰
  • 9篇林力
  • 9篇孟硕
  • 7篇任钧国
  • 7篇孙明谦
  • 6篇张颖
  • 5篇张鹏
  • 3篇王金辉
  • 2篇沈硕
  • 2篇张蕾
  • 2篇李国玉
  • 2篇李军梅
  • 2篇郝淑娟
  • 1篇于峥
  • 1篇蔡晓青
  • 1篇范晓迪
  • 1篇麻柔
  • 1篇马跃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见穿化学成分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石见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口ODS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石见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emodin 1),大黄酚(chrysophanol 2),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 3),戈米辛N(gomisin N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熊果酸(ursolic acid 6),β-谷甾醇(β-sitosterol 7),胡萝卜苷(daucosterol 8)。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唇形科Lamiaceae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鼠尾草属Salvia中分离得到。
彭勍任钧国刘建勋
关键词:鼠尾草属化学成分大黄酚
甘遂的C21甾体类化学成分(摘要)
甘遂为大戟科[euphorbiacea]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有泄水逐饮的功效,现代临床也用于治疗晚期食道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慢性...
彭勍李国玉张珂孟鹤刘赞王航宇王金辉
文献传递
甘遂炮制减毒机理的研究
研究甘遂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差异,进一步阐明甘遂炮制减毒的原理.利用1H-NMR,HPLC对甘遂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进行分析.在1H-NMR谱中,甘遂清炒品、醋炒品在δ3.50~δ4.00范围内的氢信号总面积与生...
彭勍吴霁莫黄健王金辉
关键词:甘遂
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2023年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多以辨证论治,其用药方式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又多以功效来表述。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既包括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对证候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多围绕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药效成分开展研究,而对证候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证候表征的生物学基础缺乏研究,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基于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中医临床为依据、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以功效为导向,在尽可能全面明确中药复方功效的证候表征生物学基础后,整合网络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解析、确证发挥功效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该研究思路突出了中医临床应用复方治疗疾病的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用药特点,期望为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孟硕苗兰林力孙明谦彭勍张颖任钧国刘建勋
关键词:证候中药复方
祛瘀化痰通脉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祛瘀化痰通脉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功效配伍的科学性。方法:实验选用叙利亚金黄地鼠,分为正常、模型、复方、祛瘀、化痰和解毒组6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形成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造模4周,灌胃给予祛瘀组(1.11 g·kg^(-1)),化痰组(0.39 g·kg^(-1)),解毒组(0.07 g·kg^(-1)),祛瘀化痰通脉方组(1.42 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6周。收集血清测定血脂,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收集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金黄地鼠体质量增长明显(P<0.05,P<0.01),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P<0.05,P<0.01),菌群相对丰度门、科、属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祛瘀化痰通脉方能控制高脂血症金黄地鼠体质量变化,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P<0.05,P<0.01);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P<0.01),增加拟杆菌科、紫单孢菌科、理研菌科、巴氏杆菌属等菌群丰度(P<0.05,P<0.01),降低红蝽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各配伍组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脂、肠道菌群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解毒组降血脂作用和化痰组菌群调节作用更接近复方组。结论:祛瘀化痰通脉方及配伍组从不同角度对金黄地鼠高脂血症发挥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有关,复方组作用最为显著,化痰组次之,本研究亦为中药复方祛瘀化痰通脉方配伍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苗兰彭勍孙明谦张业昊张颖任常英刘建勋林力
关键词:高脂血症肠道菌群复方配伍
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病毒性肺炎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病毒性肺炎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鼻腔、咽喉后向下发展引起的肺部炎症。2019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在治疗COVID-19感染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预后良好。对于病毒性肺炎,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如抗病毒、抗细菌及真菌治疗,而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并不仅仅针对病毒本身,而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如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等来达到治疗作用。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中药及其复方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发现栀子、板蓝根和金银花等单味中药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良好,中药复方如清肺口服液、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清燥救肺汤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中药复方共包含152味中药,以入肺经的药物频次最多,其中甘草、黄芩、苦杏仁、金银花和麻黄使用最多;作用机制主要与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有关,本研究为今后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朱萱萱孟硕李军梅任钧国刘建勋彭勍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7
2010年
目的:研究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肉豆蔻70%乙醇渗漉物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二甲氧基苯基)-1,2-丙二醇(1)、反式-3,4-二甲氧基肉桂酸(2)、2-羟基-3-甲氧基-5-(2-丙烯基)苯酚(3)、去氢二异丁香酚(4)、愈创木素(5)、邻苯二甲酸(6)、熊果酸(7)。结论:化合物1~3、6为首次从肉豆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用圆二色谱法测定了其绝对构型。
张蕾徐云峰沈硕曾毅梅彭勍郝淑娟李宁王金辉
关键词:肉豆蔻化学成分种仁
肾上腺素致慢性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进行模型判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大鼠血浆代谢物,通过数据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加(P<0.01),代谢组实验结果显示血瘀证模型组在牛磺去氧胆酸、硫酸吲哚酚、苯硫酸酯和α-亚麻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上与正常组区分明显。结论:肾上腺素致慢性血瘀证大鼠体内的胆汁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均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
杨会珍胡广苗兰彭勍任常英孙明谦林力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血瘀证
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生姜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中的质量标志物
2023年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生姜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基于GC-MS鉴定生姜和干姜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应用SIMC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3个不同产地的生姜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差异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生姜、干姜产生功效差异的作用机制。基于Q-marker筛选原则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预测生姜、干姜挥发油的Q-marker。结果:通过GC-MS从生姜挥发油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从干姜挥发油中鉴定出43个化合物,以差异成分作为Q-marker候选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生姜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作用于核心靶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G)、雌激素受体1(ESR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和钙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干姜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作用于核心靶点单胺氧化酶B(MAOB)、MAOA、ESR1等,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预测柠檬醛(citral)、α-松油醇(α-terpineol)、杉木醇(tau-muurolol)、依兰烯醇(ylangenol)为生姜挥发油Q-marker,香叶醛(geranial)、玫瑰呋喃(rosefuran)、白菖醇(shyobunol)为干姜挥发油Q-marker。结论: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明确生姜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及分子机制的差异,预测的Q-marker为生姜和干姜的挥发油质量标准建立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朱萱萱苗兰孟硕李军梅祁昱彤王心威任钧国彭勍刘建勋
关键词:生姜气相色谱-质谱法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及其配伍组分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预防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临床合并用药隐患,初步探讨中药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及其组方药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丹参组、人参组、延胡索组及双参宁心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14d,给予大鼠混合探针药:咖啡因、氯沙坦、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分别对应大鼠体内5种CYP450s酶亚型CYP1A2、CYP2C6、CYP2C11、CYP2D2和CYP3A1/2。检测探针药及特异代谢物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比较探针药及代谢物的药代参数及代谢率的变化,评价重复给予双参宁心胶囊对大鼠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和各组方药对5种探针药的体内代谢率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双参宁心组咖啡因代谢物PXT达峰时间显著推迟(P<0.05),奥美拉唑的末端消除半衰期显著延后(P<0.05),右美沙芬代谢物的峰浓度和AUC值显著增加(P<0.05,P<0.01),这与人参和延胡索给药后趋势较一致;丹参组和延胡索组咖啡因表观分布容积均显著升高(P<0.01,P<0.05);人参和延胡索组氯沙坦及其代谢物的峰浓度和AUC值均升高(P<0.05,P<0.01)。结论:重复给予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对大鼠体内CYP1A2、CYP2C6、CYP2C11、CYP2D2和CYP3A1/2酶活性不存在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是3个组方药对代谢酶作用的综合结果,初步提示临床上应用双参宁心胶囊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苗兰彭勍张颖孙明谦任常英林晓斐刘建勋林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