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卉
-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肿瘤位置低或无法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不得不接受肠造口手术。造口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评价其身心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仅只关注对患者的护理,更多的是关注患者所具备的自我护理能力来进行自我护理。因此,护士不仅要对造口病人实施心理和造口护理,同时。
- 朱卉
- 关键词:自我护理能力肠造口造口护理现代医学模式护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9月在我科住院的肠造口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1年2~5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6~9月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造口袋的更换、扩肛技巧、饮食选择、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及家属尽快掌握造口护理知识,达到有效自我护理状态;个性化护理还可以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增强护士工作成就感。
- 李耀芬陈贺艳朱卉郭欣穆晓晶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肠造口
- 肠造口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肠造口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拟提出以现代护理学理论框架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促进肠造口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实践意义。方法:对99例肠造口患者发放抑郁自评量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9例肠造口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4.02±8.09)分,高于国内常模,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自理情况、医疗支付方式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情绪,且不同资料的患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加以改善。
- 王立妍朱卉庞晓丽
- 关键词:肠造口抑郁护理干预
- 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朱卉赵娜冯程
-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治疗师延续性护理
- 循证护理在肠造口周围皮炎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为肠造口患者制订合理的造口周围皮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本组患者造口情况,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检索式,计算机检索PubMed、SCI、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结果检索出有关造口周围皮炎相关因素、预防和治疗的指南1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前瞻性研究7篇、回顾性研究2篇。参考检索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为62例肠造口患者制订合理的皮炎预防及治疗措施:术前造口定位、术前教育、术后及出院时指导的全程分期式护理。出院1个月之内共有7例发生了造口周围皮炎,均于皮炎发生1周内好转。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造口周围皮炎。
- 刘海波朱卉胡芳
- 关键词:循证医学肠造口术皮炎
-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与护理负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占全身癌肿第3位,50%~60%的直肠癌病人需做结肠造口术。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加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约10万,累计造口病人已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病人家属带来极大的压力。研究显示,癌症病人家属所承受的压力并不轻于病人,有的甚至比病人更重[2]。很多研究集中于癌症病人家属的护理负担和情感痛苦,评估护理负担和家属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的报道较少[3]。
- 冀雅楠朱卉胡芳
- 关键词: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家属生活质量护理结肠造口病人结肠造口术
- 肠造口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干预被引量:5
- 2012年
- 肠造口手术是将排便出口移至腹部,因为改变了正常的排泄途径,所以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即"失禁"状态[1]。患者及家属对肠造口认知缺乏、造口袋使用的不熟练等原因导致肠造口周围容易发生皮肤问题(如皮肤损伤、炎性反应等),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负面影响。2011年1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肠造口患者306例,出现肠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有8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李耀芬朱卉陈贺艳
- 关键词:肠造口皮肤问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