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耀

作品数:166 被引量:1,72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天文地球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8篇GPS
  • 33篇地壳
  • 25篇地壳运动
  • 22篇全球定位系统
  • 13篇电离层
  • 13篇卫星
  • 12篇形变
  • 12篇天体
  • 11篇天体测量
  • 11篇空间大地测量
  • 10篇天体测量学
  • 9篇地球
  • 9篇定轨
  • 9篇天文
  • 9篇天文台
  • 9篇全球板块运动
  • 9篇板块运动模型
  • 8篇地球参考架
  • 8篇气象
  • 7篇导航

机构

  • 159篇中国科学院上...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上海市气象局
  • 7篇中国地震局
  • 7篇上海市地质调...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6篇朱文耀
  • 37篇宋淑丽
  • 28篇程宗颐
  • 27篇金双根
  • 17篇熊永清
  • 16篇王小亚
  • 13篇熊福文
  • 12篇章红平
  • 11篇黄珹
  • 10篇丁金才
  • 9篇严豪健
  • 8篇冯初刚
  • 8篇张强
  • 7篇平劲松
  • 6篇符养
  • 6篇张阿丽
  • 6篇张华
  • 5篇廖新浩
  • 5篇李延兴
  • 5篇杨志根

传媒

  • 17篇天文学进展
  • 1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2篇天文学报
  • 9篇大地测量与地...
  • 6篇科学通报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测绘学报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自然杂志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全球定位系统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地震学报
  • 2篇测绘通报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科学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17篇2003
  • 17篇2002
  • 10篇2001
  • 15篇2000
  • 9篇1999
  • 12篇1998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的初步监测结果及其应用展望被引量:5
2004年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 (SGCAN)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连续实时的综合性服务GPS网络 ,该网包括 :由 1 4个GPS基准站组成的 ,以上海为中心覆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PS气象服务网 ;由 5 0个基准控制点建立的上海高精度(点位精度达厘米级 )三维大地测量控制网 ;2 0个基准监测点建立的上海高精度地壳形变和地面沉降监测网 ;另外 5个GPS基准站作为上海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GPS基准站 ,实时连续发布高精度GPS改正信息 ,满足整个上海地区GIS用户 (包括工程测量、交通航运和公安消防等 )快速实时 (或准实时 )的定位和导航需要 .该网已于 2 0 0 2年 6月投入正常运行 ,在GPS气象、地壳形变和地面沉降方面已经获得初步结果 ,也将为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值天气预报初始场和监测、治理地面沉降提供充足的信息 .
宋淑丽朱文耀丁金才程宗颐
关键词:GPS基准站地面沉降监测网
利用GPS斜路径观测值层析水汽三维分布
<正>引言水汽三维分布信息对于改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始场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气中水汽的时空变化特别强,常规观测手段的时空分辨率比较低,原来因观测值数量和精度的限制使得改进短期天气预报的工作受到阻碍。GPS技术的兴起为...
宋淑丽朱文耀
文献传递
东亚构造块体运动模型及其推论
2003年
利用地震滑动矢量、转换断层走向和洋中脊扩张速率反演出太平洋、菲律宾、北美、鄂霍茨克、阿穆利亚、南中国和日本本州块体相邻板块间的相对欧拉矢量,该结果与利用最近20年内空间技术实测速度场、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000速度场、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以及日本GPS地球观测网(GEONet)的速度场等建立东亚构造块体运动模型基本一致,反映东亚构造块体现今运动特征,基于模型分析东亚构造块体相对运动,进一步揭示东亚构造块体现今运动规律。
金双根朱文耀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地壳运动速度场
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运动模型的初建
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站和中国邻近地区GPS站的水平速度场以及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6的速度场等现代空间大地测量的监测结果,初步地建立了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该模型与前人的地质学模型相比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反映...
张强朱文耀
关键词:地壳运动构造块体欧拉矢量
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中国地壳运动的监测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甚长基线涉(VLBI)等现代空间大地测时技术监沿中国现今地壳运动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在我国首次获得了中国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可靠的定...
朱文耀程宗颐熊永清张强王小亚杨志根
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运动模型的初建被引量:41
2000年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站和中国邻近地区GPS站的水平速度场以及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6的速度场等现代空间大地测量的监测结果,初步地建立了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该模型与前人的地质学模型相比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中国及邻近地区的板块、亚板块和活动构造块体的水平运动特征和趋势.
张强朱文耀
关键词:地壳运动构造块体
利用GPS技术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
朱文耀程宗颐
关键词:GPS技术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变特征的GPS监测和分析被引量:20
2007年
本文介绍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变的监测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监测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振幅达5~6mm的垂向季节性运动的地球物理机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对大气压、积雪和土壤湿度质量负载、非潮汐海洋质量负载、以及基岩的热胀冷缩等地球物理机制因素引起地壳垂向季节性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较好地解释GPS的监测结果,对两者间存在的一些系统偏差做了定性分析.而对上海市区4个GPS基准站监测到的振幅近10mm的垂向季节性变化,在扣除地球物理因素后,剩余5mm垂向季节性变化与上海近几年每年定期采、灌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的周期变化有关.
熊福文朱文耀
关键词:GPS长江三角洲
区域GPS网实时计算可降水量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1
2003年
目前地基GPS气象学测得的可降水量 (PWV )精度好于 2mm ,但在利用区域GPS网实时计算每个测站上空的PWV时 ,要涉及到很多常规GPS资料处理时所忽略的问题 ,如需考虑数据处理软件和计算方式的选择、站坐标的确定和约束、轨道的使用方法、网外辅助站最佳数量的确定、海潮对实时计算PWV的影响以及实时应用于气象服务时的端部效应等问题。利用上海GPS综合应用网获取的 2 0 0 2年 6、7月份长江三角洲地区入梅前后的数据 ,分析了利用区域性的GPS网实时计算高精度的PWV时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
宋淑丽朱文耀
关键词:GPS气象学可降水量数据处理
分析昆明GPS站相对欧亚板块的运动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国际联测和综合处理 ,得到昆明GPS站地壳形变速率每年以( -4 .3± 0 .5)mm下沉趋势 ,水平分别以 3 7.5mm ,方位 1 47°± 1 .°5运动。利用最新国际地球自转服务 (IERS)发布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 0 0 0速度场 ,建立最新反映全球板块模型 ,基于最新的ITRF2 0 0 0地球参考架和欧亚板块的欧拉矢量 ,估计得到昆明站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为每年 -0 .0 1mm呈下降趋势 ,水平形变速率为每年 ( 8.1± 0 .2 0 )mm ,方位 1 3 7°± 1 .°5;并进一步分别基于几百万年地质地磁模型NNR -NUVEL1A和ITRF96、ITRF97模型的欧亚板块的欧拉矢量 ,得到较一致的结果 ,说明全球板块运动稳定性与模型的可靠性。
金双根朱文耀缪元兴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全球板块运动模型欧亚板块GPS站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