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风仪

作品数:42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手术
  • 13篇入路
  • 11篇肿瘤
  • 10篇外科
  • 9篇显微手术
  • 9篇显微外科
  • 8篇切除
  • 8篇外科手术
  • 8篇显微外科手术
  • 7篇垂体
  • 6篇腺瘤
  • 6篇出血
  • 6篇垂体腺瘤
  • 5篇脑出血
  • 4篇手术治疗
  • 4篇颅底
  • 4篇解剖学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表达
  • 3篇应用解剖学

机构

  • 38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马钢集团控股...
  • 1篇安徽省天长市...
  • 1篇安徽省全椒县...
  • 1篇南京市第一人...

作者

  • 42篇朱风仪
  • 35篇刘宁
  • 18篇赵春生
  • 17篇周明卫
  • 14篇傅震
  • 12篇耿晓增
  • 11篇骆慧
  • 8篇戴如飞
  • 7篇吴幼章
  • 5篇程刚
  • 4篇张晓彪
  • 4篇蒋健
  • 4篇陈新成
  • 4篇陈海峰
  • 3篇陆小明
  • 3篇胡卫星
  • 3篇于频
  • 3篇鲁艾林
  • 2篇曹胜武
  • 2篇陈晓雷

传媒

  • 11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江苏医药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解剖学研究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建立和评价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方法:35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30只及假手术组5只。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实验组大鼠脑内囊注入自体血制成脑内囊出血模型。观察此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神经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SEPs)改变。结果:实验组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左侧内囊区不规则或椭圆形血凝块,大致有一个低倍视野范围,出血灶边缘脑组织疏松水肿,病变明显重于假手术组。神经病学评分为(2.74±0.46)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EPs显示,实验组各波潜伏期较手术前和假手术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用立体定向术回注自体血制成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更接近临床脑出血,且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戴如飞刘宁王东赵春生朱风仪吴幼章
关键词:脑出血内囊
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区腹侧畸形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的要点,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进行解剖学观察;并应用该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口咽入路手术可以达到斜坡下部至颈3椎体上缘,双侧椎动脉到中线的距离C1,2水平约20.1mm,C2,3水平约16.2mm;16例患者中痊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脑脊液漏,1例严重的舌肿胀,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的首选方法。
陈晓雷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骆慧
关键词:口咽入路显微手术畸形颅颈交界区
内窥镜下经口咽至中下斜坡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至中、下斜坡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窥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斜坡常规开窗20 mm×30 mm,对应脑干侧前方的解剖结构为:口咽→咽后壁软组织→骨性标志(枕骨大孔前缘→下斜坡→咽结节→中斜坡)→硬脑膜→非骨性标志(VI^X II颅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之间解剖毗邻关系);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及后四项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1.0±4.1、78.3±4.3、33.7±4.3、27.2±2.1、13.2±2.0、25.7±2.3、19.7±1.3、23.3±2.1、10.5±2.0、25.2±3.7、17.2±2.7 mm。结论应用内窥镜经口咽入路可完成中下斜坡脑干腹侧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以处理椎基底动脉瘤及体积较小且血供一般的病变为佳。
陈新成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蒋健骆慧
关键词:口咽入路斜坡神经内窥镜
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与神经内镜解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前颅底的显微解剖与神经内镜解剖,为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经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对15具成人尸头进行显微解剖和神经内镜下解剖,比较两种解剖所暴露的范围。结果显微解剖在嗅沟、鞍区和外侧裂存在一定范围的视野盲区;内镜有充足的照明,可将手术视野放大,无视野盲区,清楚地显示周围的解剖结构,而且看得更远。但内镜的图像为二维图像,缺乏景深。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可以互补各自不足。结论额外侧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前颅底和鞍区的病变安全、微创。
江晓春朱风仪张亚卓刘庆良宋明赵春生周明卫陈新城方兴根徐善水刘宁
关键词:额外侧入路颅底显微解剖神经内镜
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1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资料,其中183例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82例、Ⅲ级77例、Ⅳ级21例和Ⅴ级3例。结果共199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1例行动脉瘤切除包裹术。Glasgow预后分级恢复良好者97例(46.19%)、轻残80例(38.09%)、重残24例(11.43%)、死亡9例(4.29%)。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对不同类型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的判断及处理措施,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刘宁鲁艾林朱风仪周明卫程刚陈云祥尤永平赵春生陆小明陈海峰耿晓增傅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
儿童颅咽管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 2 1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法。结果 肿瘤全切除 11例 ,次全切除 7例 ,大部分切除 3例。术后发现尿崩症者 14例 ,占 6 6 % ,4例出现下丘脑损伤 ,占 19% ,其中死亡 1例。结论 儿童颅咽管瘤的外科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难题 ,手术的选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 ,经济状况 ,手术医师的经验以及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综合考虑。
耿晓增刘宁鲁艾林赵春生朱风仪段宝奇尤永平傅震
关键词:儿童颅咽管瘤外科治疗
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术中垂体柄和垂体的保护
2004年
目的 总结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中对垂体柄及垂体的辨识和保护。方法 自 1998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 ,采用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7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 ,术中仔细辨识垂体柄及垂体并予保留。结果 肿瘤全切 6 3例 (83% ) ,5 4例 (71% )垂体柄及垂体得到辨认和保留。术后尿崩发生率为 6 1% ,39例 (5 1% )出现血钠紊乱 ,大部分在1周内恢复。功能性腺瘤术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结论 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 ,有利于术中辨识和保留垂体柄及垂体 ,对垂体柄位置、形态及肿瘤的切除范围的认识和理解 ,仔细耐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垂体柄及垂体保留率的关键。
陈海峰刘宁朱风仪程刚周明卫耿晓增付震
关键词:腺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P53及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复发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VEGF、P53和PCNA蛋白在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及3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侵袭组中VEGF和PCN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30(53.3%)和13/30(43.3%),非侵袭组中分别为8/30(26.7%)和5/30(16.7%),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侵袭组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两组中分别为7/30(23.3%)和0/30(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复发组的VEGF、P53和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第一次手术组分别为5/9(55.5%)、2/9(22.2%)、5/9(55.5%),在第二次手术组分别为5/9(55.5%)、5/9(55.5%)和4/9(44.4%);非复发组分别为6/21(28.5%)、0/21(0%)和4/21(19.0%)。复发组VEGF和PCNA蛋白表达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两次手术组间比较无差异;P53蛋白表达在第一次手术组与非复发组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但第二次手术组则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1)。结论 VEGF、P53和PCNA蛋白异常表达与垂体腺瘤的发生、侵袭和复发改变有关,检测这3项指标可对肿瘤侵袭和预后进行评价。
戴如飞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
关键词:垂体腺瘤癌基因蛋白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
经眶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窦肿瘤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经眶颧入路显微切除海绵窦肿瘤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眶颧入路显微切除的19例海绵窦肿瘤,对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手术切除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17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原有脑神经症状38%得到改善,43%同术前,19%加重,出现重的脑神经症状5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经眶颧入路可以较好地显露并全切除海绵窦肿瘤,熟知该入路的巨-微解剖、肿瘤与海绵窦结构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熟练的显微手术技能是全切除肿瘤并有效地保护脑神经的关键。
刘宁朱风仪
关键词:海绵窦颅底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窦肿瘤眶颧入路肿瘤全切除
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 16例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 ,对肿瘤的生长特点、临床症状及手术切除方法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6例均达到全切除肿瘤 ,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多数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可由颈后中线入路手术全切除 。
朱风仪陈志勇刘宁程刚胡卫星耿晓增傅震
关键词: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切除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