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峰

作品数:58 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20篇文化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地理
  • 11篇城市
  • 9篇教学
  • 8篇教育
  • 6篇理教
  • 6篇教师
  • 5篇旅游
  • 5篇课程
  • 5篇课堂
  • 5篇高中地理
  • 4篇地理教师
  • 4篇政治
  • 4篇政治教育
  • 4篇治教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地理教学
  • 3篇地理课
  • 3篇省际
  • 3篇省际边缘区

机构

  • 57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省教育科...

作者

  • 57篇李俊峰
  • 14篇焦华富
  • 5篇韩玉刚
  • 4篇梁梦鸽
  • 4篇高凌宇
  • 3篇方凤满
  • 3篇丁娟
  • 2篇王红
  • 2篇张光生
  • 2篇韩卢敏
  • 2篇刘学梅
  • 2篇杨硕
  • 2篇陶世杰
  • 2篇甘伟
  • 1篇韩会然
  • 1篇吴儒敏
  • 1篇吴群芳
  • 1篇焦化富
  • 1篇杨成凤
  • 1篇许琴

传媒

  • 10篇地理教育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7篇经济地理
  • 5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教学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双导师制的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及对策探讨——以安徽师范大学国家级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例
2012年
双导师模式在财会、会计、法律等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取得很多明显的成效,而在师范类专业相对来说应用较少。师范类“双导师制”指为在校师范生配备地理专业出身的大学教师作为校内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学术引导及品德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同时聘请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作为校外导师,负责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教材、讲课的方法和技巧等。
李俊峰方凤满
关键词:双导师制特色专业建设地理科学应用型本科
产业演进对旅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以黄山市为例被引量:18
2014年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借助GIS等手段,对黄山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结合黄山市1978-2012年城市产业发展的动态数据资料,就黄山市产业演进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发现:城市产业演进,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和组织形式的演化与更替,影响了城市空间的物质与功能要素,进而推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旅游城市的功能,从而引起城市用地结构的变迁;旅游产业的升级改变了生产资源在城市产业间的流动,引发城市产业空间格局的变化;旅游产业组织方式的优化进一步促使城市产业空间的融合和集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演进对旅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模型和相应的逻辑函数。
丁娟焦华富李俊峰
关键词:产业演进城市空间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确立的三重基础——基于价值观教育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价值宣传、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功能,它确立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价值观既是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紧密连接。价值宣传、价值导向、价值规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体现。价值宣传、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分别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外在彰显、关键支撑和现实保障。
李俊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误区剖析——以黄山市黄山区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推动了乡村旅游进一步的发展。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例如黄山市黄山区乡村旅游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存在着村庄建设千篇一律、乡村建设城镇化、追求形象工程和乡村建设空心化等问题。对影响乡村旅游深入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误区进行剖析,有助于探寻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途径。
韩卢敏李俊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
基于Web地理图片的中国入境游客POI空间格局被引量:28
2015年
通过社交图片网站(Flickr)的数据开放接口,借助计算机程序采集、整理了2008—2013年境外旅游者上传的中国入境游相关照片数据,利用这些照片中的地理位置坐标信息,采用DBScan聚类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入境游客地理兴趣点(POI),并结合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入境游客POI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其分布密度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并已形成"一级中心集聚带、二级中心集聚区、三级点状飞地"的空间格局;2在一级中心集聚带中所包含的三大核心区内部,其入境游客POI分布同样具有空间的异质性和不均衡性;3在入境游POI分布具有高度空间集聚性的同时,在时间序列上的集聚性具有逐步均衡性发展的趋势;4细分客源市场的POI选择不仅具有高集聚性,同时由于选择偏好的差异从而在空间上的集聚差异显著。
丁娟李俊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空间分异
由开发和应用校本教材《利辛地理》得到的启示
2013年
“校本课程开发”一同,最早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被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论证。我国的课程建设是依据课程设置权限不同而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体现了我国教育权力的下放,也体现了教育民主化与后现代主义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多是在活动课、实践课、选修课和社团活动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宏伟工程,
张超树何孟春孙赛群李俊峰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地理国家课程后现代主义
铜陵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评价及战略对策
2006年
随着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扩大和调整,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重视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有效推进城市化和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关键所在,它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区域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运用定量方法,比较分析了铜陵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企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城市环境等8个方面区域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铜陵市具有良好的区位竞争优势,在皖江城镇带中具有较高的区域竞争力水平,产业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但总量规模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是阻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李俊峰方凤满
关键词:城市
基于文理分科前夕地理学情的调查分析
2014年
一、研究背景文理分科是目前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必备环节。其作用褒贬不一,为众多教育家争执焦点之一。具体操作一般在高一结束或高二开学进行,旨在让学生具备一定公民基本素养,并且对各科有相对清楚认识基础上进行选择。但笔者实习所在学校的文理分科很有特点:一是文理分科时间早(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后),二是重理轻文现象严重。该校为安徽北部地区一所农村私立高中,离市区55km,交通闭塞;
王红李俊峰
关键词:文理分科地理普通高中教育重理轻文现象
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度评价
2017年
针对女性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从经济、社会和文化3个层面构建城市融合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整体城市融合度低于芜湖市原住民,芜湖市失地农民尚未完成完全的城市化。经济融合程度相对较高,与芜湖市原住民差距最小,社会与文化融合程度较低,较芜湖市平均水平差距大。而就业满意度、社交范围、安置政策以及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影响女性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芜湖市制定惠及更多失地农民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俊峰梁梦鸽
关键词:失地农民女性
高铁网络可达性测度及经济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高速铁路的开通给沿线城市的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可达性测度以及修正的经济潜力模型,利用GIS对安徽省高铁可达性以及经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高铁开通后安徽省可达性显著提高,但总体格局保持不变,呈现出以合肥为中心,淮南、芜湖等地为副中心的"多核心"模式。池州、铜陵两城市可达性上升幅度最大,黄山紧随其后,芜湖、滁州变化最小。高铁开通后,滁州可达性排名下降5名,下降幅度最大,合肥、淮南、黄山最为稳定,其他城市均有小幅变化。(2)可达性的提升对城市经济潜力造成了一定影响,总体呈现出以合肥为中心的外围扩展模式。池州、铜陵经济潜力增长最为显著,黄山位列第3,可达性的提升直接影响了池州、铜陵、黄山三市的经济发展。高铁开通后,合肥、芜湖经济潜力排名始终位于前二,传统经济中心地位不变。马鞍山排名上升4名,幅度最大,池州、黄山两市处于末端,经济潜力仍然较为薄弱。(3)高铁开通后,时空收敛效应明显,可达性的提升令城市经济潜力增长显著,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呈现不完全契合关系。
陶世杰李俊峰
关键词:高铁可达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