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安

作品数:52 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缺损
  • 12篇皮瓣
  • 12篇组织缺损
  • 10篇软组织
  • 10篇外科
  • 10篇骨折
  • 9篇软组织缺损
  • 9篇手术
  • 9篇关节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动脉
  • 5篇外科皮瓣
  • 5篇显微外科
  • 4篇逆行
  • 4篇腓肠
  • 4篇疗效
  • 3篇血管
  • 3篇血管蒂
  • 3篇疏松性

机构

  • 49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南阳市第九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解放军...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作者

  • 51篇李志安
  • 25篇李振武
  • 19篇伍成奇
  • 15篇黄立新
  • 14篇杨国志
  • 12篇尹锐峰
  • 10篇任书信
  • 8篇裴飞舟
  • 6篇马俊
  • 4篇梁国久
  • 4篇张长成
  • 4篇王峰
  • 3篇尹锐锋
  • 3篇李克坤
  • 2篇乔保中
  • 2篇裴志强
  • 2篇赵红
  • 2篇尹瑞锋
  • 2篇尹瑞峰
  • 1篇山富彦

传媒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 4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利用端侧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方法 应用端侧吻合法修复6条神经 ,即把有长段缺损的神经远端修为 45度斜面 ,于邻近连续神经干开窗行端侧吻合。结果  6条损伤神经优 4条 ,良 2条。
黄立新伍成奇李志安任书信梁国久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端侧吻合
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促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在其背部皮下植入孔径为200-300、350-450、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4μg骨形态发生蛋白),大小约5mm×5mm×1mm,重约40mg。分别于植入后第1、2、3、4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植入物及周围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分析局部新生血管化情况。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化面积,组内比较:A组第2、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周,仅C组有血管化面积;术后2-4周,B、C组增加的面积高于A组(P〈0.05),C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并形成清晰可见的骨小梁。结论孔径为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能够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
杨国志张长成李振武赵瑞强刘军廷尹锐峰李志安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组织工程骨骨缺损
前臂骨间前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李志安伍成奇李克坤
关键词:骨间前动脉皮支皮瓣背侧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前臂逆行转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婴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婴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5例3岁以下婴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好,质地良好,厚薄均匀,色泽与周边正常皮肤相似。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婴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裴飞舟李志安李振武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婴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尿毒症患者合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处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15处骨折病例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5例。手术前后均规律透析(3次/周),术中注意血容量变化,术后处理全身情况。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切口延期拆线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但较正常病人愈合时间长,最长愈合时间为24月。1例应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烦躁不配合而出现人工髋关节脱位,发现后即行牵引复位,经治疗缓解后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尿毒症合并骨折患者经术前正规治疗及术后恰当处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裴飞舟李振武尹瑞峰李志安
关键词:尿毒症骨折手术
指甲下血管球瘤误诊14例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李志安伍成奇黄立新
关键词:误诊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与内固定植入物及性别的关系被引量:16
2016年
背景:随着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修复术中的失血量已经显著减少,但无论是哪种修复方式围修复期仍存在着较大量的隐性失血,而对于该方面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临床上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与患者性别及内固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12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隐性失血量、治疗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并对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与患者性别、内固定方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的治疗前隐性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治疗后隐性失血量及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而显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隐性失血量及总隐性失血量男性均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内固定方式与隐性失血呈相关性(P<0.05)。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与患者性别和内固定方式密切相关,男性患者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女性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
王峰李振武尹锐锋李志安
关键词:内固定器骨钉骨科植入物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评估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骨密度(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经PVP手术治疗患者161例,术后随访是否合并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将患者分为新发骨折组和非新发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新发骨折组BMD QCT值明显低于非新发骨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D值患者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BMD T值小于-2.5SD患者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T=-1.0^-2.5SD患者,而T=1^-1SD患者最低;全部患者术后3、7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评估作用。
杨国志李振武尹锐峰李志安裴飞舟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外固定器结合股前外侧皮瓣急诊修复胫腓骨骨折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06年
李志安伍成奇李克坤马俊裴志强
关键词:外科皮瓣
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手部骨及软组织缺损16例被引量:3
2006年
李志安伍成奇李克坤马俊裴志强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髂腹股沟手部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