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营

作品数:77 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地震
  • 32篇地球化
  • 32篇地球化学
  • 25篇土壤气
  • 16篇化学特征
  • 14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断层
  • 12篇裂带
  • 9篇断裂带
  • 8篇同位素
  • 7篇首都圈
  • 7篇高温高压
  • 6篇通量
  • 6篇流体
  • 6篇
  • 5篇泥火山
  • 5篇气体地球化学
  • 5篇火山
  • 5篇HG
  • 4篇地震活动

机构

  • 5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1篇中国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防灾科技学院
  • 6篇中国地震台网...
  • 5篇陕西省地震局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河北省地震局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辽宁省地震局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3篇杭州超钜科技...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作者

  • 77篇李营
  • 36篇陈志
  • 28篇周晓成
  • 27篇杜建国
  • 20篇崔月菊
  • 10篇刘雷
  • 10篇谢超
  • 7篇孙凤霞
  • 6篇韩晓昆
  • 5篇高小其
  • 5篇孙凤霞
  • 4篇李静
  • 4篇张晓东
  • 3篇邵志刚
  • 3篇刘红
  • 3篇车时
  • 3篇颜龙
  • 3篇李丽
  • 2篇王海燕
  • 2篇王海涛

传媒

  • 8篇地震
  • 6篇矿物岩石地球...
  • 5篇地震地质
  • 5篇地震研究
  • 5篇地震学报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地震监测...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年份

  • 10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陵市土壤气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2021年
该文对安徽铜陵市土壤气CO_(2)、Rn和Hg的浓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该地区的土壤气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铜陵市土壤气CO_(2)、Rn和Hg浓度的背景值分别为0.2%、4.5 kBq/m^(3)和7.7 ng/m^(3)。(2)研究区的土壤气浓度整体具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大的趋势。在研究区东北部分土壤气CO_(2)的浓度达到了低窒息风险,氡污染程度达到了中度,其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局部富集的铀元素;在研究区的人口密集区出现了土壤气汞浓度较大的中度污染区,其主要污染源是燃煤、船舶运输、生活垃圾以及矿区的固体废物排放。研究结果对铜陵市的城市建设规划与污染防治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刘峰立欧阳澍培李营周晓成颜玉聪
关键词:土壤气地球化学
我国地震构造地球化学监测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8年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地球化学目前有元素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等研究方向。近些年来随着便携式化学测试仪器的普及,又衍生出构造地震地球化学?依据气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相关理论方法,通过流动观测网、温泉或热水井固定观测点,来观测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深浅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组分的物质来源,构建断裂带活动的流体运移动力学模型,通过示踪性元素及源解析方法,获得有关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断裂带活动性分段特征;基于多期观测结果为震情趋势跟踪研判提供依据。
高小其刘耀炜孙小龙李营周晓成
关键词:化学监测地震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
新疆2012年新源-和静M_S6.6地震前后北天山泥火山气体地球化学变化
通过分析温泉和泥火山气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研究了北天山泥火山气体的来源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在2012年6月30日发生了新源-和静MS6.6地震。该地震前、后4天内两次观测了北天山泥火山活动状态,采集了两批温泉和泥火山...
杜建国周晓成陈志崔月菊刘雷李营
关键词:泥火山地震同位素
文献传递
夏垫断裂中南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为确定北京平原地区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夏垫断裂中南段的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其地震危险性,在齐心庄、潘各庄和大东关跨夏垫断裂布置了3条测量剖面,共计221个测点,在全部测点完成了土壤气体He、H2、CO2和Rn的浓度测量,确定了各剖面上土壤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背景值和异常界限。测量结果表明,夏垫断裂上出现多种土壤气体组分异常,利用多种土壤气体组分可以有效地勘探隐伏断裂。根据各剖面上He和Rn的异常幅度,推断夏垫断裂在潘各庄的活动性强于齐心庄和大东关,但由于测得的H2浓度峰值降低,结合地震剖面资料,推断夏垫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有所减弱。
韩晓昆李营杜建国周晓成李小强
关键词:夏垫断裂土壤气地球化学
首都圈地区土壤气Rn,Hg,CO_2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33
2017年
对首都圈地区跨18条活动断裂的35条剖面进行了土壤气浓度和通量测量,结果显示:各测量剖面土壤气Rn,Hg和CO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2—45.0kBq/m^3,3.9—24.9ng/m^3和0.154%—2.175%;其通量平均值分别为3.8—152.1 mBq/(m^2·s),0.1—42.6ng/(m^2·h)和8.5—89.4g/(m^2·d).研究区土壤气Rn,Hg和CO_2的浓度和通量均呈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与首都圈地区由西至东应力水平增高、地壳厚度逐渐减薄、沉积层厚度增大、地震活动逐渐增强等趋势相对应,这表明首都圈地区土壤气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上地壳物质结构、深部气体补给和地震活动,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及土壤类型的影响.
王喜龙李营杜建国陈志周晓成李新艳崔月菊王海燕张志宏
关键词:土壤气地球化学背景场首都圈
首都圈地震重点监测区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首都圈地区曾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其地震构造以隐伏活动断裂及其控制的隐伏断陷盆地为主,构造活动性较强.近年来,土壤气体广泛应用于勘探隐伏断裂和监测地震活动.在2011至2013期间,对首都圈地震重点监测区内的唐山断裂带、...
韩晓昆李营杜建国周志华
关键词:土壤气首都圈地球化学
在200℃和0.95~7.70GPa下天然斜绿泥石的拉曼光谱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在200℃,0.95-7.70 GPa下,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天然斜绿泥石晶体结构随压力的变化。在200℃,斜绿泥石481和786 cm-1谱峰随压力增加有规律地向高频方向偏移,拉曼位移(N,cm-1)与压力(P,GPa)的线性关系分别为:N=11.136P+482.6(R2=0.987 4)和N=5.055P+785.7(R2=0.983 7)。由于四面体层T阳离子与TOT层八面体M阳离子之间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使Si—Onb键能增强,导致硅氧四面体层中Si—Onb键伸缩振动的865 cm-1谱峰随压力没有明显的频移。481和786 cm-1谱峰分别对应斜绿泥石晶体结构中M4八面体中M—Obr伸缩振动和Si—Obr—Si伸缩振动,频移说明M—Obr和Si—Obr键长缩短。在实验条件下绿泥石没有发生相变。研究结果说明,在某些冷俯冲带,绿泥石至少在80-90 km深部可能稳定存在,绿泥石脱水及其产生的流体可能是俯冲带地震孕育和发生的重要因素。
谢超杜建国李营崔月菊陈志李静
关键词:高温高压拉曼光谱地震
一种气体通量连续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通量连续测量系统,包括:通量罩的出气口经第一三通电磁阀、采集气泵、气体传感器、第二三通电磁阀到通量罩的进气口构成气体通量测量回路;从通量罩的出气口经第一三通电磁阀、可调流量计、真空泵到系统排气口构成...
何镧李营刘佳琪张天顺
文献传递
张渤地震带高光谱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卫星高光谱数据分析了张家口—渤海(张渤)地震带CO和CH4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时间上,该地区CO总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变化,但是CH4总量的周期性季节变化不明显。空间上,研究区南部CO和CH4总量高于北部地区;由西向东气体总量增大,在平原和山区交界的地方变化明显。CO和CH4总量背景趋势时间上受气候和气象变化影响,空间上主要受控于区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地壳厚度等。研究结果不仅为研究区地震地球化学测量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而且对地震异常判识、断裂带分段活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崔月菊杜建国李营刘雷周晓成陈扬陈志韩晓昆
关键词:CH4地震活动性地球化学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3
2011年
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4个地点跨断层测量了土壤气中He、H2、N2、O2、CH4、C2H6、Rn和Hg的浓度及He、H2、CH4、Rn和Hg的通量。测量结果表明,N2/O2、Hg和Rn的背景值分别是4.2、50.4ng/m3和5.8kBq/m3;土壤气中He和CH4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端部有强烈异常,并且脱气强烈,通量分别达到6.9mgm-2d-1和390mgm-2d-1;土壤气中H2和Rn是指示海原断裂东南段破裂位置非常有利的气体组分,在靠断裂中部区域通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5mgm-2d-1和828.6mBqm-2s-1;土壤气中Hg在断裂带的异常可作为指示断裂破裂位置的参考信号,其通量最高达到211.2ngm-2h-1。
周晓成王传远柴炽章司学芸雷启云李营谢超刘胜昌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土壤气地球化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